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需要辦好主場外交

核心提示: 近年來,主場外交已經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開展主場外交能起到展示大國形象、獲得國際話語權、拉近和深化與伙伴國關系、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重要作用。成功的主場外交,需要主辦方統籌謀劃。其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近年來中國主場外交的重要議題,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中國主場外交的特色議題。

【摘要】近年來,主場外交已經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開展主場外交能起到展示大國形象、獲得國際話語權、拉近和深化與伙伴國關系、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重要作用。成功的主場外交,需要主辦方統籌謀劃。其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近年來中國主場外交的重要議題,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中國主場外交的特色議題。

【關鍵詞】主場外交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一帶一路”倡議 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D820 【文獻標識碼】A

2019年,中國主場外交如火如荼地開展,并已成為中國總體外交的重要內容之一。談到主場外交時,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表示,主場外交活動“提出了中國主張,發出了中國聲音。……鞏固了友誼,增進了信任,擴大了我們的朋友圈”。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主場外交的作用與影響。作為東道主,如何發揮主場優勢、提出中國主張、展現中國魅力,是中國外交必須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主場外交: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應有之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承辦國際大型活動已經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展示綜合實力的主要舞臺之一。近年來,中國也加大了主場外交的力度。2014年主辦亞太經合組織北京會議,2016年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2017年主辦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同年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特別是2018年,中國先后主辦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合組織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4次大型主場外交。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與國際社會的良性互動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度和美譽度。中國的主場外交能夠有眾多國家參與,當然離不開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中國提出中國方案的能力。這同時表明,世界也很想了解中國的看法和主張,中國也開始更多地影響世界格局的變化。事實上,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性時刻,通過主場外交,展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不懈努力,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推動區域合作和全球治理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中國發揮更大作用,中國也一直在努力成為國際事務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者。中國提供的越來越多的國際公共產品也使其在經濟全球化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認識到,從地區大國走向世界大國,中國需要加強自信和塑造能力。既然中國已經成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新興大國必須主動作為,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為解決各種全球性難題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樹立起開放、包容、自信的大國形象。主場外交,可以看作是中國積極作為的一種態度,也可以看作是中國捍衛國際格局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一種擔當。

主場外交的三大重要作用

主場外交有利于展示國家形象,提高國際影響力。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如何盡可能高效地將中國不斷增強的實力轉化為相應的國際影響力,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個挑戰。大型國際外交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磁鐵”,能夠吸引國際主流媒體和世界各國民眾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增強自身政治影響力和文化吸引力、改善或營造有利于本國的國際輿論環境的目的。東道國在開展主場外交期間,可以更直接地面對外國政要和國際輿論,為實現外交目標、維護國家利益創造條件。提高國際影響力,對正在努力走向國際舞臺中央的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主場外交,與會者親臨中國,親身感受中國的發展,有利于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外交理念、外交政策的理解,有利于展示中國開放、包容、自信的國家形象。同時,由于中國并不是當今國際體系的塑造者,因此在一些國際機制中處于弱勢地位,這也使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受到限制。要想改變這一狀況,需要推動國際機制改革,重新設定議程。隨著中國主場外交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將更加便捷。

主場外交有利于增強甚至掌握國際話語權。在多邊外交場合,掌握國際話語權既關鍵但又很難做到。由于可以制定對己有利的議事日程、規定有利于己的國際規則,主場外交往往可以使東道國的意志更易于實現。近年來,中國通過主場外交,有力地向世界傳遞出清晰的中國聲音,積極貢獻有價值的中國方案。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為例。會議期間,中非媒體進行了全方位報道。非洲各國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以及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在采訪中列舉了大量中非合作的成果,對中非合作寄予了極大期望。國際主流媒體也大量播發專題報道。有西方媒體報道說:“中國舉辦了有史以來在非洲大陸外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人數最多的峰會,非洲各國領導人滿意而歸,對‘八大行動’和共建‘一帶一路’贊不絕口。西方國家如不提高自身競爭力,將會失去非洲。”毋庸置疑,長期以來國際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始終掌握在西方媒體手中,通過主場外交,加強話語塑造、有效傳播和良性互動,吸引國際主流媒體目光,進而增強甚至掌握國際話語權,這一點已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主場外交有利于推動全球伙伴關系的構建。近年來,中國致力于構建全球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發展。截至2016年底,中國已同9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廣泛建立伙伴關系,一方面,可以推動新型國際關系的構建;另一方面,可以推動中國獲得與綜合實力相稱的國際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中國外交新命題。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必須提出主張、廣結朋友。主場外交恰恰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主場外交,廣泛宣傳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理念,展示多邊、合作、開放的中國意愿,有力推動國際格局多元化、世界經濟全球化,表明中國反對封閉的孤立主義、單邊外交、“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態度,這為中國主場外交增加了更重大的外交戰略功能。同時,建立和維護伙伴關系,需要廣泛利用雙邊舞臺,以實現雙邊和多邊互動。

主場外交從形式上講是多邊外交的一種,后者能夠為各國政要廣泛接觸提供重要舞臺。而中國恰恰是多邊格局和多邊外交的支持者和擁護者。利用主場外交,可以增進和與會各國的相互了解和交往,從而改善和提升雙邊關系。通過主場外交,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就任一年三次訪華。中國成為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執政以來唯一出訪兩次的非洲以外的國家。捷克總統澤曼就任總統以來五次訪華,中國成為澤曼出訪最多的國家。俄羅斯總統普京則幾乎參加了所有中國舉辦的重大主場外交。依托多邊舞臺,推動雙邊關系,廣泛建立和加強伙伴關系,主場外交正在并將會繼續助力中國外交的戰略轉型。

中國主場外交要重視議題設定

主場外交因有東道主優勢,可以通過設定議題、安排日程、提出規則等方式,展現本國的立場和訴求,提出解決國際問題的有效方案,甚至可以因此規避風險,引導方向,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要實現以上目標,需在籌備時對會議主題進行深入研討,并加強與參會的盟友和對手的互動,以凝聚共識,由此確定會議主題、形式和參會國家及層次。會議進行中,應通過場內場外的雙邊或多邊互動,加強與與會國的雙邊關系,推動會議達成成果,提升東道國國家形象。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近年來中國主場外交的重要議題。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例,38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共40位領導人出席圓桌峰會。來自150個國家、92個國際組織的6000余名代表參加論壇。利用主場外交,中方與各方形成283項成果清單。中緬經濟走廊、中泰鐵路等直接反映了會議的成果。目前,已有127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通過論壇,中國向世界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也為沿線國家提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主場外交的特色議題。從黨的十八大首提“人類命運共同體”,到黨的十九大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中國為國際社會奉獻的重要的中國主張。這一主張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從道義上強調了國際關系應有道德約束,這也拉近了與中國有著共同歷史遭遇和共同訴求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距離,使中國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同。近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主場外交談論最多、影響最大的話題之一。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國,中國有必要通過包括主場外交在內的各種外交形式,不斷深入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與外延,不斷向國際社會宣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所在,以期實現對這一概念的國際構建。

成功的主場外交,需要東道國精心統籌,需要民眾積極參與,更需要領導人的頂層設計。在開展主場外交時,不能搞“軍備競賽”,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泛化,抬高主場外交的成本。主場外交必須聚焦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圍繞外交重點,實現趨利避害。要想通過主場外交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在籌備前和召開后,對主場外交的效果進行認真地評估。搞好主場外交,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必然要求。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要提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國際影響力,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我們需要高度重視主場外交的作用,開展主場外交正逢其時。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太平洋研究中心副主任)

【注: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習近平首腦外交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構建研究”(項目批準號:18AGJ004)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9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19年1月1日。

②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人民日報》,2019年3月5日。

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責編/刁娜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張忠華]
標簽: 外交   中國   大國   主場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