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杭州市江干區與湖北省恩施市繼續深化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名譽村長”創新品牌項目,邀請杭州市江干區的明星企業、社會組織的負責人到恩施市貧困村擔任“名譽村長”,激發社會力量扶貧情懷,有力助推精準扶貧,優先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他們既是愛公益的“貼心人”,又是搞經濟的“內行人”。根據杭州幫扶恩施州工作隊提出的社會力量“走親連心1+5”活動指導意見,辦好“五個一”實事,即帶強一個組織,壯大一個產業,辦成一件實事,奉獻一片愛心,帶動一批消費。全力保障東西部扶貧協作高質量推進。截至2019年9月,恩施市共聘請39位杭州明星企業家、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48個貧困村的“名譽村長”,社會幫扶資金2041.5萬元,“硒品入杭”銷售金額突破3720萬元,東部企業在恩施市落地投資額3.75億元。
一、需能互動,找準“三個結合點”
按照“恩施所需、江干所能”原則,找準需能互動的結合點,也就是把社會力量的扶貧情懷、資源優勢與貧困地區的現實需求、發展要求相結合。借助杭州市江干區“同心圓”工程在整合社會資源、凝聚社會力量方面的先進理念,構建杭恩“同心圓”共同體,發揮融通互助效應,增強結對幫扶的精準性、可持續性。
一是社會力量的扶貧情懷與貧困地區的現實需求相結合。中國自古以來倡導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扶貧是一件有情懷的實事,需要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激發“名譽村長”們扶貧情懷,顯示社會責任擔當。重點聚焦貧困村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比如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承根是白果鄉兩河口村的“名譽村長”,2019年6月20日,帶隊到恩施市舉辦金融精準扶貧培訓會,在去年捐贈60萬元修繕兩河口村小學教舍的基礎上,又捐贈價值4萬元的校服、跑鞋等物品。目前,他與公司團隊正在策劃進一步把兩河口小學打造成民族特色學校,在此基礎上,幫助村里建設茶葉加工生產線、生態農場,發揮國有企業在精準扶貧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從源頭助力脫貧。二是杭州地區的資源優勢與貧困地區的發展需求相結合。針對貧困村的產業發展要求,基于科學發展觀,規劃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比如“名譽村長”單位浙江新湖中寶集團投入300萬元益貧基金,與湖北百歲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中國農大、中國美院在盛家壩鄉楓香河自然村建設1000畝“政企社民”四位一體、高度融合產業基地,打造處處是產業、處處是景觀的益貧項目綜合體。現已建成職業農民培訓學校、電商培訓中心、農村文化大禮堂三位一體的綜合幫扶中心;新改建民宿20棟可提供100多張床位,在今年國慶節期間開始營業;種植藤茶、青錢柳等功能茶925畝;帶動周邊1000多戶農戶致富,戶均增收可達5000元以上。該典型案例入選了國務院扶貧辦案例選編。三是貧困地區的優質產品與杭州地區的市場需求相結合。結對幫扶是一件能互惠的好事,既是對口幫扶,也能互利共贏。“名譽村長”們到恩施市打造產業基地,幫助貧困村脫貧致富,恩施市扶貧農產品具有綠色、高山、生態、富硒等優點,大力推進“硒品入杭”,以直購直銷降低成本,滿足杭州市人民消費得起的高品質健康生活需求。比如“名譽村長”單位杭州華潤萬家2019年9月10日開始在其濮家店設立恩施市富硒農產品專柜,此次恩施市扶貧產品進入超市供應鏈系統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首例,真正打通消費扶貧“最后一公里”。
二、規范程序,創新“三項工作機制”
2019年以來,恩施市“名譽村長”項目不斷深入推進,村企合作成效不斷顯現。得益于創新實施了“三項工作機制”,并細化為“五步工作法”,使工作有章法,幫扶更精準。
一是需求導向的遴選機制,根據貧困村實際需求匹配社會力量。以解決貧困村的需求為扶貧工作重點,挖窮根,扶真貧,真扶貧。恩施市工作組走遍全市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的貧困村,尤其是19個深度貧困村。走村入戶,開展座談,征集需求,開會研討,確定各村迫在眉睫、急需解決的問題,尋找最合適幫扶的“同心圓”工程愛心企業或社會組織。比如為了破解劉家河村兒童就近上學難題,估算建設小學教學樓交鑰匙工程需要投資300萬元,工作組開會研討,初步圈定幫扶修建校舍最合適的浙江杰立建設集團,發揮江干區建筑行業協會企業的自身優勢。比如為了帶動更多社會力量投入社會公益服務,邀請江干區凱旋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凱益薈”到恩施市設立辦事處,并推薦公羊會等4個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名譽村長。二是效果導向的契約機制,依據簽訂協議落實合作項目。明確扶貧目標,簽訂幫扶協議,注重實際效果,解決實質問題,以幫扶過程的契約性、精準性確保幫扶結果的有效性、科學性。“名譽村長”單位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市江干區中宸城鎮建設有限公司與恩施市17個貧困村簽訂結對幫扶協議,為每個村捐贈10萬元,明確公益性崗位與殘疾人幫扶的方式與內容,明晰雙方的職責與權利,合計捐助公益性崗位198個,補助殘疾人284位。三是服務導向的跟進機制,定期走訪名譽村長完善過程服務。恩施市工作組以主動服務為宗旨,分項目、專人負責、及時跟進服務“名譽村長”的幫扶項目。項目實施以后,恩施市工作組負責同志多次上門走訪或電話聯系各位“名譽村長”,及時溝通項目落實情況,咨詢名譽村長的具體建議,完善過程管理,提升服務意識,促進村企結對工作。2019年,實現“名譽村長”的全程跟進、全面聯系、全體走訪。
為了規范工作程序,提升工作實效,在推進三項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工作組細化了一套“需求研判—上門走訪—村企對接—簽約落地—跟蹤服務”的“五步工作法”。
三、精準幫扶,推進“三大扶貧行動”
針對各貧困村實際困難,“名譽村長”們精準對接、精確出招,注重系統扶貧,積極參與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等為重點的“三大扶貧行動”,優先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一是幫助解決貧困村教育條件差問題,開展教育扶貧。據統計,已有7家“名譽村長”單位參與了教育扶貧,捐款金額達到528萬元。2019年4月,“名譽村長”浙江新彤機器人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鑫邀請恩施市大峽谷風景區管理處的貧困學生代表到杭州“走出大山聽音樂會”,捐贈價值50萬元的校服,并承諾今后為每位學生每年提供6套校服,為貧困學生提供助學金,為學校教師提供免費體檢,并在村里設立了村企合作辦公室,安排一位公司主管長期在村里工作。2019年1月,“名譽村長”單位華潤萬家參加“情系恩施·溫暖過冬”公益活動,為鴉丘坪小學、梨樹小學捐贈了40余臺取暖器。又捐資21萬元在新塘鄉海信希望小學啟動“課間小食堂”公益項目,讓每位學生上學日每天領到一份課間加餐,改善學生膳食營養。二是帶動購買貧困村土特產品,促進消費扶貧。現有8家“名譽村長”單位參與了消費扶貧行動,消費扶貧金額合計2140萬元。恩施市屯堡鄉鴉丘坪村“名譽村長”浙江貝貝集團董事長張良倫,借助旗下社交電商“貝店”,銷售恩施富硒農特產品。2019年8月22日,貝店電商平臺單日銷售恩施富硒小土豆近60萬斤,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貝店平臺上已銷售恩施農特產品百萬余斤。張良倫還帶著電商團隊深入鴨丘坪村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電商培訓。濱江房產集團總經理朱慧明是屯堡鄉田鳳坪村“名譽村長”,在走村連心活動中,從貧困村、貧困戶手中購買800余份土特產作為公司年終福利,精準帶動貧困戶增收。三是謀劃發展貧困村產業長遠發展路徑,實施產業扶貧。目前,已有31家“名譽村長”單位參與了產業扶貧,投資金額達到2.2億元。“名譽村長”單位浙江新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湖北金果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注資5000萬元,組建成立恩施州龍馬新果實業有限公司,杭州企業占70%股份,形成“杭州企業持大股、恩施本地企業持小股”的多方控股合作模式。同時,杭州市安排3000萬的農業產業基金投入到公司,用于廠房建設和購置設備,打造了可供借鑒的“飛地經濟”模式。公司抹茶生產可以加工春、夏、秋三季,有效解決了恩施市夏茶、秋茶摞荒問題,填補了抹茶產業空白,年產量達500噸,抹茶產品遠銷日本、歐盟等地。今年上半年農戶鮮葉收入達到280萬元,加上就業、務工、分紅、土地流轉等收入,當地農戶受益500萬元以上。“名譽村長”杭州益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新榮與本土企業仙芝堂“聯姻”成立湖北百歲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名譽村長單位牽頭組建電商聯盟,在恩施市深山貧困村建基地,參與建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恩施玉露茶、養生功能茶、富硒小土豆等萬畝產業園,并搭建了“1+8+X”的益貧電商平臺,公司還承諾每銷售100元就捐獻1元,捐款重點解決“一老一小一殘”等三類群體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在政府引導與民間自發的雙輪驅動下,越來越多的“名譽村長”來到恩施市,黨建結對、消費扶貧、產業合作、旅游幫扶、就業轉移等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但解決了村里的實際困難,還幫助村里壯大產業,這種升級的“村企結對”很給力。今后,杭州市江干區與湖北省恩施市將進一步擴大“名譽村長”覆蓋面,遴選更多優秀企業家、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貧困村“名譽村長”,聚焦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實施精準幫扶,打造“名譽村長”助力脫貧這張金名片。(人民論壇:吳祺、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恩施市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