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指南》規定,要對0至6歲兒童和中小學生進行定期視力檢查,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確保“一人一檔”。中小學生視力篩查頻率每學年不少于一次。這一制度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劍有所指、解決痛點、呼應盼點,體現了國家層面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關口前移,在近視率迅速提升的關鍵點重點防控,彰顯了對青少年近視率著手進行防控的決心,體現的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決心。
全國對0至6歲兒童和中小學生進行定期視力檢查,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確保“一人一檔”的管理辦法可謂相當給力,是對上級部門提出的青少年護眼計劃的具體落實。為學生建立這樣一份特殊的“健康檔案”,無論對學校管理還是對學生個人都很有好處。
“一人一檔”,依據學生學籍號建立學生視力健康檔案,終身使用,能隨青少年入學實時轉移、動態管理,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視力健康檔案管理。在“一人一檔”中,通過視力檢測、視功能檢測、眼病檢測普查,確定學生視力、屈光狀態、眼軸長度、眼位、眼前節和眼底健康檢查及父母眼睛的屈光狀態等指標,這些與學生視力相關的最重要的信息,幾乎都給予全面記錄記載,形成紙質檔案進行編碼存放,并建立電子檢索目錄,這樣就能夠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要的學生視力信息檔案;也可以將檔案中的材料內容錄入到電腦,開發電子化檔案,形成動態電子信息庫,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紙質版檔案因客觀因素帶來的損失。應該說,如果拿到學生的視力健康檔案,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該學生的視力有一定的了解。
同時,青少年視力篩查,摸清青少年近視基本數據,建立“一人一檔”終身的視覺健康檔案,便于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視力情況,提出“一人一方案”的科學防護體系。每年定期開展學生體檢、視力篩查和體質健康監測,能及時更新篩查結果,完善醫院、學校、家長學生視力健康實時監測與預警機制。
“一人一檔”為孩子建立了一個動態更新的視力檔案,動態監測視覺發育變化,是精準化和科學化的必然選擇,解決了如何干預的問題。建立學生視力問題臺賬和監測檔案,將危險因素監測、調查與日常管理實施情況與監測數據相結合,進行綜合性動態分析,及時向學生家長、學校和相關部門反饋,提出精準預防近視指導或轉診建議,有近視高危因素者,應當予以高危預警,重點干預,達到既治標又治本的目的。
不僅如此,“一人一檔”方便家長盡早知曉近視防控的科普知識,盡早了解孩子的視力狀況。隨時關注孩子的眼睛發育和視力健康狀況,準確監測孩子的視力變化情況,動態觀察孩子在兒童青少年不同時期屈光狀態發展變化,早發現近視的傾向或趨勢,制定干預措施,努力減少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的發生與發展,對孩子的近視問題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青少年兒童是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希望。少年強則中國強。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決定著精彩世界在孩子心中的樣子。保護好眼睛,方能“看”到未來,保護眼睛,就是保護未來。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