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撐——基于湖南“三農”宣傳工作的思考
做好“三農”宣傳工作,必須全面分析當前“三農”宣傳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機遇,進一步提高認識,凝聚共識,不斷提高“三農”宣傳的質量和水平,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茲結合湖南實際,談點認識,作些思考。
提高認識,正確站位,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宣傳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湖南省各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緊緊圍繞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大局,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積極有序地開展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在營造氛圍、推進工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當前,湖南省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的變化,特別是輿論環境的深刻變化,對“三農”宣傳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三農”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植物疫情、轉基因、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引起社會的重點關注,特別是今年的非洲豬瘟事件和嚴重的洪澇災害等成為輿論熱點;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拓展了新聞宣傳的前沿陣地。能不能與時俱進地提高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的能力和水平,關乎“三農”事業的興衰成敗,也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一場考驗。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把宣傳工作作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主動適應新變化和新要求,抓住機遇,不斷加強和改進“三農”宣傳工作,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撐。
貫徹落實新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要“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創新對外宣傳方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入闡明了宣傳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方向目標、使命任務,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認真做好“三農”宣傳工作。湖南是傳統農業大省,農業農村文化源遠流長,要大力去推介和宣傳。要根據中央和農業農村部的要求,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三農”工作發展大局,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貼近農村、服務農業、依靠農民,加快構建上下貫通、一體聯動、機制靈活的農業大宣傳格局,引導全社會關心“三農”、支持“三農”,這些都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農業宣傳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導,指明了工作方向。各級要切實增強做好農業宣傳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緊密結合實際,創新宣傳理念,改進宣傳方式,切實把上級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有關要求落到實處。
準確把握新風向。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發展迅猛,以驚人的深度和廣度改變著輿論生成方式和傳播方式,同時也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涉農突發事件中,媒體和社會質疑不斷,如以前的“鎘大米”事件,今年的非洲豬瘟疫情輿論等,涉農突發事件的出現,往往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我們不適應媒體發展的新形勢,不善于利用新媒體,主動發聲不夠、不及時。為此,我們要在認識上高度重視,切實轉變觀念,把互聯網等新興媒體作為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手段,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務求在利用新興媒體上贏得主動。
創新實施新舉措。實踐證明,“三農”宣傳工作已經成為促進政策出臺、推動工作開展、調動各方面力量重視支持“三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重大舉措。當前,抓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優勢特色千億產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脫貧攻堅等主要目標任務已離不開宣傳工作的輔佐。每年的湖南省委一號文件發布時或農業生產的重要節點等關鍵時刻,以及涉農突發事件發生后,我們都策劃了相應的宣傳活動,積極組織各大媒體大力宣傳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大力宣傳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的典型事跡,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三農”各項中心工作任務的開展。今后,在努力實現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我們要繼續把宣傳工作放在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重大活動的組織、重點工作的開展、重要項目的實施,都要將宣傳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工作計劃。只有將宣傳工作擺到這樣的位置,提到這樣的高度,我們才能以更深刻的認識、更開闊的思路、更有效的舉措來推動中心工作的開展。
強化責任,勇于擔當,著力提高“三農”宣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新聞宣傳輿論工作,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堅持注重創新、統籌兼顧,重點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主動發聲,做好新聞輿論引導工作。主動發聲,做好新聞發布,是及時引導輿論、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充分用好政府信息資源、做好新時期農業農村新聞宣傳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務農民群眾、提高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做好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工作。既要與當地宣傳部門做好溝通聯系,也要主動積極與各媒體做好溝通聯系。7月17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專門組織召開12家中央主流媒體駐湘單位的座談會,提出要請中央在湘媒體做好湖南宣傳工作,會上安排了省農業農村廳和省扶貧辦發言,就是主動要求中央在湘媒體特別要做好湖南“三農”和扶貧工作的宣傳。我們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要積極作為,做好與央媒、省媒、地方媒體的溝通聯系,要做到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用媒體就是要把握主動,為我所用,積極引導媒體宣傳“三農”工作。二是做好新聞發布工作。圍繞重要政策、重大部署、重點工作,主動組織新聞發布,及時傳遞政府信息,切實做到在重大事件和重大問題上不失語、不缺位,牢牢掌握輿論引導的話語權和主動權。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新聞發布工作制度,完善新聞發言人工作各項流程,確保新聞發布工作有序有效運轉。要提高新聞發布的質量和水平,重點做好輿情分析研判,及時根據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策劃和組織發布內容,強化與媒體的直接互動,有效回應媒體關注。挑選政治強、業務精、具有較強溝通表達能力的同志擔任新聞發言人,并為新聞發言人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三是迅速有效應對涉農突發事件。要抓住一個“快”字,做到反應快、調查快、發聲快,堅持“快講事實、慎報原因、重表態度”的原則,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及時發出權威聲音,努力做到先人一步、先聲奪人。例如,今年草地貪夜蛾發生后,我們主動及時報道災害和防控情況,做好防控措施的宣傳,起到了正面引導作用。7月份洪澇災害發生后,我們第一時間組織了減災補損的專題報道,請教權威專家,幫助受災農民及時開展生產自救。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要有這樣的意識和速度,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開展及時權威的農業宣傳報道。要確保一個“準”字,根據事件發展和網民不斷增加的信息需求,有節奏地發布新的官方信息,最終匯集成一個完整的信息鏈條。要善于引導輿論,積極為媒體記者提供權威事實內容,始終保持信息披露渠道暢通,最大限度減少噪音雜音,擠壓謠言傳播的空間。如今年5月以來,非洲瘟豬防控形勢嚴重,各種渠道輿情涉及非洲豬瘟疫情內容多,范圍廣。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成立了輿情應對小組,會同相關部門及時做好輿情收集、分類、處置、會商工作,編寫“輿情專報”,掌握輿情動態,做好與網信辦的聯系溝通,對各類謠言進行處置。
主題突出,唱響農業農村主旋律。農業農村重大主題宣傳,是傳達“三農”理論政策的重要途徑,是推動“三農”工作的有力手段,是動員組織群眾的有效方式,是形成“三農”輿論強勢的重大舉措。一是要突出主題。要抓住重點專題、重大活動、重要會議及典型人物,進行系統的謀劃,善于從重大農情、農時、農事中提煉主題。例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組織了一系列的宣傳報道:媒體記者走進10大農業特色小鎮、農業農村成就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巡禮、拍攝農業農村專題片等;各市縣農業農村部門也把新中國成立70周年農業農村情況作為今年宣傳工作的重點。同時,善于抓住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把主題宣傳與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結合起來,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和宣傳報道規律所在,從工作的需要和受眾的關注出發,加強與媒體的聯系,積極提供素材,開展全方位報道,使農業重大主題宣傳重點突出、亮點紛呈。7月份在深圳組織開展的“湘品出湘”湖南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集中展銷了上千種優質特色農產品,我們要結合這些重點工作多開展這樣的主題宣傳,包括“特色千億產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脫貧攻堅”等,讓全社會都了解我們農業人到底在做什么,做了什么。二是要突出過程。積極做好宣傳全過程的策劃,年初就擬定宣傳工作計劃,把握“三農”的宣傳規律,提前介入,超前謀劃,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特點,通盤考慮宣傳的步驟、時機和形式,在節奏上有預熱、有展開、有高潮,確保重大主題宣傳長流水、不斷線,將我們的工作成效及時完美地展現在社會公眾面前。三是要突出典型。運用典型推動工作,是弘揚先進、鞭策后進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們農業宣傳工作的一個優良傳統。典型宣傳要側重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宣傳典型人物和團隊,農業系統有一大批農業干部、農業科技人員,特別是扎根生產一線的同志,幾十年如一日服務“三農”、無私奉獻。近年來,我們先后組織開展了“十佳農業人”“十佳農技員”“最美新鄉賢”等一批農業農村系統重大典型人物宣傳,激勵了斗志,凝聚了人心,樹立了農業農村系統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宣傳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典型模式,如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農村改革、產業扶貧等典型,如《農民日報》對湖南新化縣油溪橋村積分制鄉村治理模式的報道,采寫深入,總結到位,影響很好。要進一步加大典型宣傳力度,精心選擇、深入挖掘、大力推介,在全社會選報一批農業系統的重大典型人物和模式,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為“三農”事業發展注入正能量、樹立新標桿,比如今年我省推選出來的的全國“人民最滿意公務員”聶建剛、全國“最美支邊人物”伍國強、全國“最美農技員”李概明等優秀個人典型,都是我們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學習的榜樣。
同心協力,形成齊抓共管新格局。一是要落實領導責任。首先,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經常研究新聞宣傳工作,把握基調方向,解決突出問題。在重大事項、關鍵時刻,領導干部要帶頭接受媒體采訪,表明立場態度,發出權威聲音,做好輿論引導。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確保宣傳工作有人管、有人問、有人干,有部署、有落實、有檢查。二是要加強專家隊伍建設。要充分利用我省農業技術專家的儲備優勢,建立起覆蓋各行業、各領域的專家信息發布隊伍,充分發揮專家在政策解讀、科普宣傳和輿論引導中的重要作用,協助專家通過多種方式發布解讀信息。三是探索建立網絡評論員隊伍。從熟悉網絡、善用網絡的年輕一代農業干部中選拔精干力量,建立網絡評論員隊伍,在網上介紹本行業專業背景知識、呼應重大活動安排、評論農業熱點問題,加大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力度,在更為廣泛的渠道中發布信息。要熟練掌握新聞宣傳、輿情應對、新媒體運用的原則、技巧和方法,切實提高應對媒體和輿論引導的能力和水平。
開拓創新,穩步推進,融合打造“三農”宣傳工作的平臺和窗口
湖南農口要主動積極與中央主流媒體駐湘單位溝通聯系。《農民日報》是黨領導全國農村工作的重要與論工具,近40年來為湖南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撐,各地特別要加強與其駐湖南記者站的溝通聯系,對這份農口自己的報紙要高看、厚愛,主動請《農民日報》駐湖南記者站做好“三農”的宣傳,并積極推介《農民日報》,不斷擴大其覆蓋面,爭取村村能看到,以把黨的聲音和“三農”好政策、好技術、好典型等一系列信息及法律法規更好地送到千家萬戶、田間地頭。
目前,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主管主辦有《湖南農業》雜志、《農業論壇》內刊、《湖南農業農村工作》簡報,網絡媒體有“湖南三農信息網”“12316信息平臺”“瀟湘三農公眾號”等,這些是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系統新聞宣傳工作的平臺和陣地,這些宣傳平臺要積極開拓創新,發揮各自優勢,融合發展。《湖南農業農村工作》簡報要進一步發揮典型經驗推介作用、重點工作推進的通報督導作用和重要領導講話的精神傳達作用;湖南三農信息網要進一步利用網絡優勢,提升宣傳力度,擴大其在全省農業農村中的影響力;《農業論壇》要精益求精的遴選各地好的調研報告或典型經驗,達到啟迪、解悟的效果,打造成全省農業農村干部認可的精品論壇;《湖南農業》雜志是省農業農村廳主管、省農技推廣總站主辦的唯一一本綜合性農業科普期刊,是廳系統聯系基層、解讀政策、提供資訊的主要陣地和重要平臺,是推動我省“三農”工作高效運轉的重要抓手,要全力拓展其多媒體融合發展,要進一步提高其辦刊質量并合力發行好。
湖南是傳統農業大省,“三農”向好,全局就主動。做好“三農”宣傳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守初心,擔使命,進一步堅定信念,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努力把“三農”宣傳工作提高到一個的新水平,為湖南鄉村振興實施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