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其中提到,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在勞動教育方面,北京市早已“走在前面”。為了探討新時代勞動教育如何落地生根,12月3日,北京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大會在北京師范學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召開,大會全面總結北京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經驗,交流研討勞動教育實施中的重點問題,加強理論政策指導,進一步明確下一步發展方向和思路。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在大會上致辭
在大會上,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透露,北京市注重課程化實施,讓勞動教育課程有效落實,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用信息技術的課時,在中小學勞動技術課程中,鼓勵各區采用“3+6”專題教學方式——小學階段必學內容包含“紙工”、“手工縫紉與繡制”、“泥工”、“種植與養殖”、“絨線編織與鉤織”、“手工編制”、“金工”、“木工”八個專題;輔學內容包含“小動物養殖”、“刺繡”、“植物編制”、“食品加工與制作”。初中階段勞動技術課程必學內容包括“木工”、“金工”、“電子”三個專題;輔學內容包括“種植”、“數碼攝影”、“陶工”、“烹飪”、“服裝”、“機器人”六個專題。自2015年以來,北京市陸續設立了四個市級學農學工基地。除此之外,在市級社會大課堂中涉及勞動教育內容的資源單位120余家,這些資源單位為北京市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此外,通過統籌“線上選課、線下實施”學農實踐活動運行機制,完善學農選課平臺的功能,探索學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新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模式,嘗試教育供給側改革試驗,其中1.3萬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完成。下一步北京市還講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即將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抓緊研制北京市的實施意見,更加系統設計、整體規劃北京市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推動北京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取得新發展。
在上午的開幕式環節,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檀傳寶、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兼黨委副書記李曉輝、中國農機院北京試驗站站長楊瑞學、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等先后做主旨發言,圍繞“勞動教育的內涵、本質及勞動價值觀培養”“勞動教育相關課程的實踐探索”“學農基地支持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新時代的中小學勞動教育”等主題作發言,為新時代勞動教育更好地落地“支招”。
在下午的四個分論壇,來自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以及校外教育勞動教育基地分別以“校內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體系的構建”“校內勞動教育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踐探索”“校外勞動教育基地的開發與建設”“勞動教育理念下研學職業體驗等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為主題進行交流研討。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方中雄院長主持大會
據了解,北京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大會,是去年以來北京市召開的系列學科大會的延續,2019年北京市將召開勞動教育、德育課程、藝術教育等三科學科大會,通過召開學科大會,圍繞學科教學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難點問題,行政和教研部門形成合力,建立起推動學科教學改革的研討交流機制,引導全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回歸到教育教學工作上來,進一步夯實育人主渠道,促進基礎教育持續深入發展,提高基礎教育教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部分教育專家以及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負責同志、有關學科教研員、中小學校校長和骨干教師代表、社會單位代表以及天津市、河北省代表500余人參加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