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的時候如何有效逃生?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如何應急處理?高樓遇險該怎么辦?南京市中小學安全教育基地里,教官一邊講解和演示,一邊糾正受訓人員的實際操作。不久前,來自南京市江寧區中小學、幼兒園的140多名教師參加了南京市中小學安全教育基地啟動儀式暨第一期教師安全素養培訓,并作為首批受訓人員在安全教育基地接受了為期三天的全封閉訓練。不少教師反映其較之書本、視頻的講解,親身實踐更能幫助掌握相關安全知識和技能。
江寧區教育局法制安全科科長楊德良告訴記者:“安全教育基地每期可接待120—160人同時受訓,配備20多名教官和保障人員。我們計劃在5年內,將全市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都進行一輪安全實踐教育。”基地擁有消防急救訓練區、高樓逃生訓練區、交通安全訓練區、水上安全訓練區、防恐防暴及地震疏散區等5個功能區,并設計了十大課程體系和29個子科目,可以對師生開展消防滅火、溺水自救、心肺復蘇、防恐防暴、地震逃生、煙熱逃生、高樓逃生、校車疏散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實操訓練。
據了解,2018年9月,南京市教育局啟動了中小學安全教育基地合作共建工作,采取市區共建方式,與江寧區教育局在江寧區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建立了南京市中小學安全教育基地。今年9月,在基地投入使用的同時,市教育局同步開展了師生安全教育實踐培訓。今后,全市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推進安全教育。
除了安全教育基地,南京市還有30多所各具特色的中小學安全教育場館覆蓋全市各區。比如赤壁路小學山西路校區,有一座500平方米的少兒地震科普館,內分六大展區、100多個展項。江北新區以青少年宮為基礎,建成了專門面向小學生的安全教育館,側重于消防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并依托青少年劇場通過表演學生安全劇的形式開展安全教育。
多年來,南京市一直把確保學生生命安全作為教育發展底線,積極構建預防、管控、化解為一體的學校風險防控體系,全市1600所中小學幼兒園也連續多年保持安全穩定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良好局面。該市著力于推進學校安全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不斷織緊織密安全防控網絡,校園安全工作亮點紛呈。全市5個區創成“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區”;在全省首設1000萬中小學校園重大意外傷害基金,對發生校園重大意外傷害的學生及家庭實施精準救助;率先在全省實現學校一鍵報警全覆蓋、防沖撞設施全覆蓋、視頻監控全覆蓋、視頻監控與公安聯網100%、學校保安配足配齊配強100%等。南京市還全市域加入中國教育學會“安全教育實驗區”,利用南京學校安全教育平臺,開展安全專題教育和專項活動。
“安全工作天天歸零、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孫百軍在啟動儀式上強調,要求參訓學員進一步增強學校安全工作的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和擔當意識,主動探究新時代學校安全工作管理理念,主動提升安全業務素質和能力,主動創新學校安全管理方法,加快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織密織牢學校安全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