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委市政府以保障校園安全穩定,促進學生陽光安全成長,辦人民滿意的好教育優教育為目標導向和任務牽引,抓住影響校園安全穩定的矛盾和問題,構建部門聯動機制,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加強安全設施建設,落實安全隊伍框架,探索形成了“一個體系、兩個平臺、三個機制、四項治理”的“1234” 工作經驗和做法,確保了全市教育系統的安全穩定和良性發展。
近幾年來,梧州市教育系統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群死群傷事故,涉校涉生案(事)件發生數和學生非正常死亡數逐年下降,連續在全市安全生產和綜治維穩工作績效考評中獲得一等獎。2017年,廣西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現場會在梧州市舉辦;2018年,廣西學校安全工作會議上,梧州市做了題為《創建學校安全教育示范區,打造梧州市安全教育新模式》的經驗發言;2019年,梧州市教育系統的《積極履職敢擔當端口前移善作為》經驗在全區掃黑除惡專項簡報刊發; 12月5日,2019年廣西中小學安全穩定研判及業務培訓活動在梧州市舉辦,自治區教育廳領導在會上宣布廣西學校安全教育實踐基地正式落戶梧州;梧州市還率先在全區創建“學校安全教育實驗區”,為廣大老師學生和家長普及安全常識。今天,我分四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匯報:
一、完善一個體系,筑好校園安全“壓艙石”
梧州市在落實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要求的實踐中感到,要很好地落實國務院、自治區的要求,必須結合當地實際創新性的落地生根。因此,我們以建構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為抓手,搞好市級層面的頂層設計,抓好縣級層面的圖紙施工,針對學校安全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建立完善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從而實現了關口前移、精準監管、源頭治理、科學預防,推進了學校安全管理工作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二、搭建兩個平臺,擰緊校園安全“總開關”
一是建設學校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充分利用梧州發展“大數據”的有利時機,積極利用信息化、科技化現代手段,努力創新學校安全管理,梧州市學校安全風險管控平臺設立300余個項目,時時監管各地各校的安全隱患工作。同時,抓住市“學校安全教育實驗區”戰略機遇,先行先試,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面推廣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工作。到目前,全市1276所學校、11878個班級,13981名教師、50多萬名學生,45萬多名家長注冊在線,先后有914萬人次學生及家長通過平臺參加學習和接受教育,參學率、參考率、合格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八。
二是建設師生安全實操培訓平臺。梧州市充分借鑒和引進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將梧州市中小學生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打造成以普及安全常識提升安全技能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安全教育實訓基地,立足梧州面向廣西,服務學校服務老師服務學生。力爭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打造成廣西學校安全教育實訓的高地。
三、建立三個機制,織密校園安全“保護網”
一是出臺《全面實施梧州市學校安全穩定風險責任清單制度》。根據學校崗位的性質、特點和具體工作內容,明確所有層級、各類崗位從業人員的安全責任,是學校安全工作在市級層面的一項制度設計,是推進依法治安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進學校安全網格化和實名制管理,建立學校安全“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是出臺《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輿論引導聯動工作機制》。為及時應對處置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快速有效開展輿論引導,搶占輿論制高點、掌握工作主動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出臺《實施“一崗雙帶”作風建設行動計劃方案》。通過實施“一崗雙帶”作風建設行動計劃,讓每一位教職工明確任務,與學生結對,及時掌握學生思想狀況、學業情況、家庭環境,存在困難等,有效幫助學生品德的養成、學業提高和心理疏導,把各類不穩定安全因素盡可能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推行四項治理,構建校園平安“防火墻”
梧州市以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安全、防踩踏、防范暴恐和防校園欺凌等常規安全為抓手,重點完善師生防溺水、交通安全、校園欺凌和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等四項專項治理分析研判和聯防聯控措施的落實。
(一)開展防溺水專項行動。加強部門聯動,破解防溺水安全難題,組織有關部門加強重點水域安全管理,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防溺水安全巡防工作,加強易引發學生傷亡事件的重點領域專項治理。有針對性開展溺水安全自救和施救技能培訓,特別加強出現溺水情況時如何進行科學施救的教育,防止盲目施救造成群死群傷,提高學生自救和施救技能。
(二)開展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完善校車信息管理臺賬,深入開展校車及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以縣(市、區)政府為責任主體,教育、公安、交通、應急等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保障和協調機制,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門對專業校車實施聯合審批,對非法車輛進行聯合整治,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監督。
(三)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堅持“寬容不縱容,關愛又嚴管”的原則,依法依規處置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聯絡員制度、培訓制度和宣傳制度,推動有關單位及時了解掌握校園欺凌現實狀況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實現信息共享、聯防聯動,推動校園欺凌突出矛盾及典型案件的及時化解和妥善解決,保障學生合法權益。
(四)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自治區、市對學校安全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決策部署,按照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的要求,以“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為原則,針對教育領域及校園周邊環境,深入查找涉黑涉惡線索及“保護傘”,著力解決梧州市校園內外的安全隱患,努力凈化校園周邊環境。
新時代的梧州教育已勇立潮頭,闊步前行。新時代的梧州學校安全也應順勢而為,力爭上游。在以后的實踐中,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擔當,以功成不必有我,建功必須有我的精氣神,主動作為,干事創業,為了校園更加美好,為了孩子更加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