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獨家連線 > 正文

挖掘根源,鏟除形式主義滋生土壤

核心提示: 在反對形式主義的大背景下,形式主義花樣不斷翻新,甚至出現“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屢禁不絕,需深入分析其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原因。從源頭上系統治理形式主義,要把好決策關、執行關、監督關、用人關,同時要努力推動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

形式主義,是作風建設一大頑癥,給黨和國家事業造成嚴重危害。近期,中央和各地密集出臺一系列反對形式主義的舉措,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從總體上看效果還不盡如人意,一些地方一些領域形式主義呈現出不少新情況新特點新變種,甚至出現“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嚴重阻礙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地生根。因此,破除“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該深挖其背后的體制機制根源,系統診斷、辨證施治。

形式主義花樣翻新,出現“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

在反對形式主義的大背景下,形式主義花樣不斷翻新,小路迂回包抄,卷土重來,形成一些新的變種,甚至出現“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同一般的形式主義相比,“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表現出隱、急、亂等新特點。

“隱”,即隱形變異,應付上級要求。一曰化整為零。譬如開會,一網打盡的大會少了,無關群眾陪會的小會多了,浪費了基層干部大量做實際工作的時間;譬如調研,過去轟轟烈烈層層陪同的大場面少了,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場面,但依然走形式走過場,抓不住關鍵性問題,看不到實質性內容。二曰改頭換面。時下,各級部門都提出了減少發文數量的要求,于是紅頭文件少了,白頭文件多了,內部通知多了,口頭指示多了。實際上只是減少了紅頭文件,基層負擔并沒有減輕。三曰隱身網絡。微信工作群越來越多,如單位群、部門群、工作小組群、專項工作群等,基層干部手機里有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工作群已不鮮見。不分晝夜的各種信息和指令,已然模糊了工作和休息的界線;領導同志發條指示,“照辦”“遵從”之聲此起彼伏,點贊不絕,儼然永不停息的會場;上面發通知,下面呈匯報,永不消逝的信息流,成為基層工作的一道別樣風景。地方性、部門性評選,動輒發動網絡投票,而投票人與此毫不相干,投票結果竟成為一些評選活動的重要依據。網絡在方便工作的同時,也成為形式主義的隱形場所,工作群還引發了不少網絡輿情。

“急”,即急功近利,不注重實際效果。一曰極端表態。為了表達做好工作的決心,提出一些脫離實際的任務要求,在應急、維穩等工作中調門越來越高。脫離客觀規律,甚至違背基本語言規則造病句,結果是基層無所適從,無法執行,坐等追責。二曰來去匆匆。一些地方,今天發通知部署工作,明天就要求報告落實情況,甚至深夜提要求凌晨要落實;有的今天要方案,明天要實施情況報告,基層部門則直接將方案措施轉型升級為落實情況。如此文字游戲,“稿來稿去”,實際工作并沒開展。三曰遍地留痕。近年來,留痕主義開始流行。開個會、組織個學習、下個鄉、入個戶,凡事要求留痕,凡事檢查臺賬。鄉村干部的工作本應在田間地頭、在院落炕頭,現在卻忙著在辦公室應付各種文本,“戰斗堡壘”躲進了“堡壘”中戰斗,離群眾自然就遠了。假痕跡在一些地方時有出現,假會議、假活動等假新聞堂而皇之見諸網站。

“亂”,即亂作為,違背黨紀國法。一曰急而生亂。平時不注重常態化治理,一旦被約談追責,就不顧法律政策、不顧民生疾苦,不顧下級工作實際,采用所謂“非常規”手段,急功近利,胡亂作為,一旦出現網絡輿情就向基層“甩鍋”。有的搞得“官不聊生”,有的搞得民怨沸騰,既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又侵害企業和群眾利益。二曰無度追責。有的地方為應付上級,違背相關條件和程序亂追責,把嚴肅的黨內法規搞成兒戲。有的地方為了讓責任人規避更為嚴重的處分,竟然輪流排班被追責,既達不到警示的目的,又失去了公平正義。三曰我行我素。有的地方對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聞,依然長篇大論念稿子,依然層層開啟動會、層層搞調研、層層聽匯報,依然要求下級寫簡報、寫周報、寫月報,依然搞形式主義的整改清單和運動式治理。

凡此種種,危害極大。一是消蝕中央決策部署效力,致使改革空轉、發展虛化、黨建流于形式;二是侵害群眾利益,導致企業無端停產、就業艱難、群眾生活困難;三是挫傷了基層工作積極性,干部晝夜加班,應付文山會海,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具體工作;四是損害黨委政府形象,導致群眾對其不信任。

深入挖掘形式主義產生的體制機制根源

“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究其實質,仍是形式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義之所以頑固不化,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既有黨員干部個人原因,也有體制機制原因。只有深入分析形式主義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找到治本之策,建立長效機制,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壓力型體制是形式主義的體制成因。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做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壓力型體制,即各級黨政組織為了實現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特定工作任務,把任務和指標層層量化分解,落實到下級組織以及個人,限期完成,并根據完成情況給予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獎懲,對關鍵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制。這一體制,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下達工作任務,用政治動員的方式調動各種社會資源,因而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我國歷史上曾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行之有效的工作落實體制。

然而,這一體制也有其固有弊端。一是層層開會發文。壓力型體制是一種“動員——命令”體制,傳達上級指示精神,動員下級完成任務,檢查考核完成情況,都離不開開會發文。任務越多、層級越多、分解越細,會議和文件自然就越多,甚至導致文山會海。二是層層加碼。為進入先進之列,尋求“轟動效應”,層層加碼現象屢見不鮮。在經濟增速、財政收入、精準扶貧、招才引智、城鄉居民收入等數據指標上,一級比一級要求高,逼得基層弄虛作假;在工作要求上,為了表示落實上級指示的堅決,顯示自己要求嚴、標準高,層層壓縮完成任務時間,有的甚至異化任務內容,亂規劃瞎指揮,禍害百姓;在紀律規定上,把“不準公款大吃大喝”演變為“私人聚會也要報批”,把“基層調研不安排宴請”演變為“自帶干糧和方便面”,把“提倡開短會、講短話”演變為“無會周、無會月”,把“不準亂發錢物”演變為“追繳值班津貼”,層層曲解、變相加碼,讓基層干部無所適從。三是導致媚上之風。由于考核監督的權力主要在上級,一些地方和官員為取悅上級,在領導面前不報實情、不講真話,報喜藏憂,把領導的喜好作為行事的準則,形式主義也就愈演愈烈了。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體制機制   形式主義   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