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時事洞察 > 正文

提高新聞輿論工作有效性要“七講”

經過艱苦努力,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成績來之不易。在此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提高新聞輿論工作有效性,為我們提供了根本遵循。經歷這次大戰大考,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提高新聞輿論工作有效性的認識,“做好”如何“講好”,概括起來看,要做到“七講”。

一是突出講。疫情防控是在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在這個“看不見敵人”的戰場,最有力的武器是思想引領,最有效的戰法是服從指揮。形勢越是復雜,越要聽從黨中央號令。疫情發生以后,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為打贏這場人民戰爭提供了根本遵循。突出宣傳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是新聞輿論戰線首要政治任務。把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團結一心、步調一致,形成戰勝一切困難的磅礴偉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二是真實講。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這次疫情信息傳播不論是在復雜性、體量還是更迭速度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公共輿論的廣度及其對社會全方面滲透都遠勝于前。真言、傳言、謠言相互交織,疫情、輿情、民情相互影響,對群眾情緒和防控工作極易造成干擾。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恐慌蔓延,比疫情擴散更危險的是謠言四起。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持續釋放權威的、真實的信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多層次、高密度發布權威信息,正視存在的問題,回應群眾的關切,增強及時性、針對性、專業性,引導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著力穩定公眾情緒。實踐證明,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權威信息就是“精神疫苗”。面對洶涌而至的輿情,真實信息就是“定海神針”。構建權威信息發布制度,加強權威信息供給,對提高政府公信力、引導輿論走向至關重要,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法寶。

三是及時講。輿情的發酵,往往是信息不對稱的結果。如果信息發布不及時,很容易加劇這種不對稱感,造成公眾認知失調,被各種謠言趁虛而入,甚至產生各種偏見和情緒,真實信息難以發揮有效作用。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我們不能聽憑造謠生事滿天飛,任由主觀臆斷隨風跑,結果卻讓事實真相“躲貓貓”。特別是針對社會普遍關切,我們應該抓住輿情回應的最佳窗口期,第一時間介入,速報事實;第一時間調查,邊做邊說,不斷動態發布“在做什么、有何進展”。這樣既能滿足公眾全過程的知情需求,又能避免和減少輿論信息沖突,最大限度壓縮謠言傳播空間,最大程度消除社會恐慌情緒。防疫與時間賽跑,信息同樣與時間賽跑。實踐證明,信息公開越及時,輿論引導越有力。在信息海量傳播、即時傳播的今天,輿情隨時隨地都會發生,輿論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牢固樹立搶占先機的意識,注重傳播的首發效應、信息的第一印象,及時、適時發聲,做到先聲奪人、占據主動。可以說,早說早主動、遲說就被動、不說就轟動。

四是大聲講。疫情面前都是局中人,沒有旁觀者。公眾對這次疫情高度關注、高度聚焦,輿情熱度大大超過以往的重大突發事件。尤其是在全媒體時代,個個都有麥克風,數億網民競相發聲、此起彼伏,互聯網空間的無限容量、內容的瞬息萬變與傳播的互動影響,使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輿論傳播格局。聲音小、聲音短,就會被淹沒,真聲音、好聲音就會被消解。實踐證明,在眾聲喧嘩的輿論場中,新聞輿論戰線要強化“有理也要聲高”的擔當,敢于發聲、善于發聲,努力讓正確的聲音成為輿論場的最強音,以真理戰勝謬誤,以真相驅散謠言,以真情溫潤人心。

五是創新講。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臨時性任務,而是一項政治性、專業性、敏感性都很強的工作,必須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把握主導、占據主動,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在內容上,鼓勵講短話、說干貨、談實情,倡導“戰時”新聞發布由“坐著說”改為“站著講”,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少些客套、多些務實。在形式上,運用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于一體的綜合傳播,適應不同群體的接受心理和認知習慣。在手段上,構建報、臺、網、端、微一起推的覆蓋廣泛、立體高效的傳播體系,提高權威可靠、真實可用信息的到達率。在節奏上,采取“先簡后全、先網后報”的分步傳播,漸進式動態發布權威信息。在基調上,突出人文關懷,回應群眾關切,找準思想認識的共同點、情感交流的共鳴點、利益關系的交匯點、化解矛盾的切入點,融入更多暖色調,形成滿滿正能量。

六是全面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這次應對疫情中,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明顯短板,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一定意義上說,短板就是問題、漏洞就是風險、弱項就是挑戰。有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風漂浮、底數不清,看不到問題、找不到癥結、一問三不知。更為可怕的是為一己私利,不愿講真話、不愿報實情、只報喜不報憂,或者對問題麻木不仁、熟視無睹、坐等出事,或者捂著壓著、擊鼓傳花。我們要敢于正視存在的問題,支持媒體開展建設性監督,及時、全面、客觀宣傳報道,既講成績,也講不足,講成績,不把話講滿,不講過頭話;講不足,不渲染悲情、淤積怨氣。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報道的同時,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宣傳報道,全方位加強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等重大宣傳,引導干部群眾認識到疫情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不會影響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既要堅定發展信心,也不盲目抬高預期,做到心中有數,積極應對,變壓力為動力、善于化危為機,堅持兩手都要硬,實現兩戰都打贏。

七是規范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控好整體輿論,努力營造良好輿論環境。要加強網絡媒體管控,推動落實主體責任、主管責任、監管責任,對借機造謠滋事的,要依法打擊處理。必須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以堅決的態度、有力的舉措,完善監管機制,規范傳播秩序,確保輿情平穩有序。做好涉疫輿情的引導調控,是對新聞輿論戰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對全媒體時代的挑戰,我們需要樹立疏、管相結合的治理理念,規范輿情治理模式,下好信息發布、風險評估、宣傳引導一盤棋,形成發現預警、分析研判、應對處置一條龍,努力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責任編輯:趙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