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浙江考察調研,釋放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推動復工復產的鮮明信號。浙江地處長三角,經濟外向度高,民營企業蓬勃發展。讓浙江的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為全國的民營企業提供“浙江經驗”,對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促進全國經濟發展,穩定全球產業鏈,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當前,疫情持續明顯好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但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受此影響,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許多現實困難,著力破解民營企業發展面臨各種問題成為當下的急中之急。從政府工作角度來看,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營造公開透明的政策環境,讓企業“輕裝上陣”。將保障實效性和公平公正性作為制定惠企政策的準繩和原則,加強調研和研究,讓民營企業真正得到實惠,全力減輕企業復產復工負擔。在政策落實度、兌現度、精細度上下功夫,確保政策落得更細,執行得更實,讓企業的獲得感、市場的活躍度更強。凝聚合力破解招工難題,加強校企合作,注入用工新血液,開辟專線,打通就業渠道。全力幫扶困難企業,加強對“僵尸企業”的處置工作,盤活閑置低效工業用地。破解融資難題,加強銀企合作,讓企業獲得更便利、高效、低成本的融資渠道。
打造規范嚴明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心無旁騖”。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決摒棄民營經濟僅僅是“配角”或“補充”的錯誤認識,以“店小二”精神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著力打破民營經濟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卷簾門”“玻璃門”和“旋轉門”,讓民營企業享受到平等待遇。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讓企業安心發展。進一步完善政府權力清單和市場主體負面清單制度改革,讓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讓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確保權力的“減法”換來市場活力的加法。加大產權的保護力度,加大對無形資產特別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為民營經濟發展撐起保護傘。
創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讓企業“一路暢通”。進一步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縮短企業辦事周期。深入民營企業開展大調研、大服務活動,摸清企業家底,對企業反映最強烈的主要問題和困難進行調查,建立“問題清單”。把復工復產當做當前的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按照“事事有回音”的原則,明確“責任清單”,針對每個企業反映的問題,實施分類指導,分別施策,做到一事一議。根據問題形成精準的“落實清單”,各涉及部門認真領辦,相互配合,明確分工,確保問題高效解決,做到件件有著落。(作者:嚴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