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是作風建設一大頑癥,給黨和國家事業造成嚴重危害。近期,中央和各地密集出臺一系列反對形式主義的舉措,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從總體上看效果還不盡如人意,一些地方一些領域形式主義呈現出不少新情況新特點新變種,甚至出現“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嚴重阻礙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地生根。因此,破除“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該深挖其背后的體制機制根源,系統診斷、辨證施治。
形式主義花樣翻新,出現“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
在反對形式主義的大背景下,形式主義花樣不斷翻新,小路迂回包抄,卷土重來,形成一些新的變種,甚至出現“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同一般的形式主義相比,“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表現出隱、急、亂等新特點。
“隱”,即隱形變異,應付上級要求。一曰化整為零。譬如開會,一網打盡的大會少了,無關群眾陪會的小會多了,浪費了基層干部大量做實際工作的時間;譬如調研,過去轟轟烈烈層層陪同的大場面少了,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場面,但依然走形式走過場,抓不住關鍵性問題,看不到實質性內容。二曰改頭換面。時下,各級部門都提出了減少發文數量的要求,于是紅頭文件少了,白頭文件多了,內部通知多了,口頭指示多了。實際上只是減少了紅頭文件,基層負擔并沒有減輕。三曰隱身網絡。微信工作群越來越多,如單位群、部門群、工作小組群、專項工作群等,基層干部手機里有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工作群已不鮮見。不分晝夜的各種信息和指令,已然模糊了工作和休息的界線;領導同志發條指示,“照辦”“遵從”之聲此起彼伏,點贊不絕,儼然永不停息的會場;上面發通知,下面呈匯報,永不消逝的信息流,成為基層工作的一道別樣風景。地方性、部門性評選,動輒發動網絡投票,而投票人與此毫不相干,投票結果竟成為一些評選活動的重要依據。網絡在方便工作的同時,也成為形式主義的隱形場所,工作群還引發了不少網絡輿情。
“急”,即急功近利,不注重實際效果。一曰極端表態。為了表達做好工作的決心,提出一些脫離實際的任務要求,在應急、維穩等工作中調門越來越高。脫離客觀規律,甚至違背基本語言規則造病句,結果是基層無所適從,無法執行,坐等追責。二曰來去匆匆。一些地方,今天發通知部署工作,明天就要求報告落實情況,甚至深夜提要求凌晨要落實;有的今天要方案,明天要實施情況報告,基層部門則直接將方案措施轉型升級為落實情況。如此文字游戲,“稿來稿去”,實際工作并沒開展。三曰遍地留痕。近年來,留痕主義開始流行。開個會、組織個學習、下個鄉、入個戶,凡事要求留痕,凡事檢查臺賬。鄉村干部的工作本應在田間地頭、在院落炕頭,現在卻忙著在辦公室應付各種文本,“戰斗堡壘”躲進了“堡壘”中戰斗,離群眾自然就遠了。假痕跡在一些地方時有出現,假會議、假活動等假新聞堂而皇之見諸網站。
“亂”,即亂作為,違背黨紀國法。一曰急而生亂。平時不注重常態化治理,一旦被約談追責,就不顧法律政策、不顧民生疾苦,不顧下級工作實際,采用所謂“非常規”手段,急功近利,胡亂作為,一旦出現網絡輿情就向基層“甩鍋”。有的搞得“官不聊生”,有的搞得民怨沸騰,既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又侵害企業和群眾利益。二曰無度追責。有的地方為應付上級,違背相關條件和程序亂追責,把嚴肅的黨內法規搞成兒戲。有的地方為了讓責任人規避更為嚴重的處分,竟然輪流排班被追責,既達不到警示的目的,又失去了公平正義。三曰我行我素。有的地方對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聞,依然長篇大論念稿子,依然層層開啟動會、層層搞調研、層層聽匯報,依然要求下級寫簡報、寫周報、寫月報,依然搞形式主義的整改清單和運動式治理。
凡此種種,危害極大。一是消蝕中央決策部署效力,致使改革空轉、發展虛化、黨建流于形式;二是侵害群眾利益,導致企業無端停產、就業艱難、群眾生活困難;三是挫傷了基層工作積極性,干部晝夜加班,應付文山會海,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具體工作;四是損害黨委政府形象,導致群眾對其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