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簡稱《意見》)的出臺,實際上是落實黨中央關于建立現代要素市場特別是新型要素市場的基本指導思想。
《意見》也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推動和恢復經濟增長的政策需要。我們的發展最終要靠改革、靠創新,而改革創新的重點是掃除那些制度性障礙,包括要素市場配置的體制和機制問題。從深化改革的路徑看,從商品和服務市場轉向要素市場是必然趨勢,而評價一個國家市場化改革的標準,還是要看要素配置的市場化程度。
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
土地要素方面,著力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意見》一是回應了集體建設用地和城市國有建設用地能不能一體化的問題。前段時間將集體建設用地審批權下放,明確集體建設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要一體化,為入市創造條件。當然,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后產生的收益該怎么分配的問題還需要探討。二是提出了工業產業用地適度市場化問題。讓工業用地價格能夠反映供求情況,這一制度對我國工業產業的整合意義很重大。三是關注如何盤活存量土地問題。把低效的、長期不開發的建設用地收過來進行整合和功能轉換,通過國家統一制度安排,對中心城市發展意義很重大。四是明確了耕地占補平衡由省來統籌,可以跨地區平衡,為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創造了條件。
推動常住人口戶籍制
勞動力要素方面,重點突破在逐步推動常住人口戶籍制度。如果推行常住人口確定戶籍,可大幅度提高市民化率,但必須先解決3個問題:一是建設用地指標問題。城市建設用地跟著吸納人口數量走,這是非常科學的指導思想;二是社會保障問題。農村人口變成了城市人口,相應社會保障就得跟上,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三是公共服務配套問題。政府提供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以及城市公共設施、交通運輸要與戶籍人口大幅度增加相配套。
一個值得關注的政策是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實行城市群積分互通制,個人在各個城市的積分可以互通互認。在蘇州的積分可以拿到上海來,上海的積分可以用到南京去,積分一體化推動城市群戶籍制度一體化,這是很好的嘗試。
數據要素是最大突破
資本要素方面,首先要明確“資本”的概念。《意見》里所提到的“資本”,是就金融市場意義而言的資本,或者叫證券化資本,是把股權資本、債權問題甚至信用問題放到一起了。其核心思想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股市要形成基礎性制度,也就是以注冊制為核心的企業發行、上市、定價、交易、監管制度;二是強調兩個統一,即公司債和企業債兩個市場能不能統一、銀行的基準利率和存貸利率能不能統一。
技術要素方面,重點突破了一個大問題,即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并行推進職務成果“三權”改革和所有權改革試點。明確職務發明和職務技術產權問題,《意見》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
數據要素是這次最大的突破,首次把它單列出來了,這種做法在全世界都領先。數據要素在生產中,特別是在現代服務業當中,起到關鍵作用。這次文件重點解決目前數據流動中的具體問題,如怎樣打通政府數據和民間數據之間的互通渠道,怎樣形成數據交易市場,怎樣保護數據安全等。數據作為一個獨立要素,對我們的財務制度和股票分析是巨大挑戰。數字本身應該怎么評估,作為一個獨立要素值多少錢,還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難點在要素確權和交易
要素確權、交易單位、定價機制、交易市場、交易監管和創新能力構成了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基本流程。怎樣衡量要素的市場化程度?最薄弱的兩個環節就是確權和交易。
我國技術市場和數據要素市場,核心問題也是確權問題。很多要素市場發展不起來,就是確權存在問題。比如我國土地要素市場最大問題就是確權問題。要素要能夠市場定價,就一定要有比較明確的交易單位,但技術和數據的交易單位就不太好確定,數據作為一個獨立要素,其交易單位是什么仍需研究。
交易定價是要素市場化的關鍵。很多要素市場是不完全的,很多要素價格是我們主觀評估出來的,真正客觀的財務項目并不多。《意見》重點強調要素定價由市場來確定,要根據要素在生產中的貢獻來確定。
不同要素應該采取什么樣的交易方式?一般而言,股票市場可以在交易所用電子化連續競價交易來進行,但勞動力要素實行協議交易,單位跟個人協議談判。一個完備的要素市場,不僅要有確權、要確定交易單位,還要有定價和交易市場、有監管及創新。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現在的五大要素市場離真正完全市場化配置、市場化定價的要素市場,還有很大差距,改革發展的任務還很重。要區分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不動產要素和動產要素、傳統要素和現代要素的差別,分別推行改革路徑。
總之,作為中央第一份要素市場化配置文件,《意見》的出臺是在防控疫情常態化下推動經濟發展的需要,是推動科創發展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需要。《意見》把人的要素、創新性要素、動產要素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要素,這一點意義重大。
(作者系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