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政府于今年年初推出“中東和平新計劃”,使巴以問題再次成為中東政治焦點。國際社會紛紛做出反應。巴以沖突癥結何在?美國的中東政策為何偏袒以色列,年初拋出該計劃欲意何為?深入分析,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考量。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該計劃再次激化了矛盾,無助于推進巴以問題的解決。中國支持“兩國方案”,愿本著發展促和平的理念,與巴以開展互利合作,推動中東和平進程。
【關鍵詞】中東和平 新計劃 巴以問題 耶路撒冷 【中圖分類號】D80 【文獻標識碼】A
“中東和平新計劃”撬動敏感問題
2020年1月28日,美國特朗普總統公布了所謂“中東和平新計劃”,再次不顧后果地將巴以問題重新點燃,使巴勒斯坦問題迅速成為中東政治焦點。這項計劃是在沒有巴勒斯坦人參與的情況下出臺的。根據這一計劃,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定居點都將合法化。“一石激起千層浪”,該計劃一經公布,便招致了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強烈反對,當天引發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示威,抗議該計劃的出臺。
在歷史上,阿以之間曾發生過五次中東戰爭,圍繞巴勒斯坦的核心問題: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巴以邊界劃分問題、猶太人定居點問題、巴勒斯坦難民問題等,雙方打打停停,始終沒能實現這一地區的真正和平。此次特朗普拋出“新計劃”,再次撬動敏感問題,國際社會以及巴勒斯坦國紛紛做出反應。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人于28日在紐約表示,聯合國仍堅持解決巴以問題的“兩國方案”,即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實現持久和平共處的方案。約旦、伊朗、黎巴嫩、敘利亞、土耳其等聲援巴勒斯坦,認為特朗普的計劃是對國際法的挑釁,是對巴勒斯坦領土和主權的忽視。阿盟于2月召開緊急外長會議并發表公報,拒絕該計劃,認為美國政府提出的所謂新計劃沒有滿足巴勒斯坦人民基本權利,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決議。伊斯蘭合作組織召開緊急外長會議,宣布拒絕接受“中東和平新計劃”,呼吁其成員國不要以任何形式參與該項計劃。歐盟對“中東和平新計劃”反應消極,沒有表現出作為盟國的支持立場。
對于特朗普的“中東和平新計劃”,許多國家指出,為什么沒有讓當事方巴勒斯坦參與商議制定。俄羅斯認為,巴以和解是需要多方共同參與的,而“和平計劃”與多數國際協議不同,是需要檢討的。美國國內也不乏質疑和批評之聲。前美國駐以色列大使丹尼爾·沙皮羅表示,在沒有巴勒斯坦人參與的情況下出臺的這項和平計劃只能走向失敗。美國中東問題專家班納曼坦言,“中東和平新計劃”單方面改變耶路撒冷地位以及巴以邊界的做法,破壞了美國此前的承諾以及與有關方面達成的協議;這個計劃對巴以和平進程而言,不是一件好事。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發表多篇文章指出,新計劃實際上是想讓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的事實永久化、合法化。
巴勒斯坦國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巴解組織執委會秘書長埃雷卡特怒斥“中東和平新計劃”是一場“世紀騙局”。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氣憤地稱這項計劃就是一場陰謀。他表示斷絕與美國和以色列的一切關系,堅決拒絕美國“中東和平新計劃”,對新計劃要說一千個“不”,因為它違反了國際法。巴方不會再將華盛頓視為巴以問題的調停者。只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中東和平新計劃”表示贊賞,稱這是一項“世紀協議”。顯然,“中東和平新計劃”是適合以色列胃口的,但卻觸怒了中東地區人口占絕大多數的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巴以問題由來已久難以解決
二戰后,巴以沖突作為中東地區的政治焦點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國際社會多番努力未見實質性效果。巴以沖突由來已久。巴勒斯坦地區民族和宗教成分復雜,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聚居地,也是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的交匯地。耶路撒冷就成為這三個宗教爭奪之地。歷史上,猶太民族曾經飽經外族欺凌和壓迫,猶太人被迫流亡世界各地。19世紀后期猶太復國主義興起,確立了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國家的目標,于是猶太人開始大量遷往巴勒斯坦。19世紀末到二戰結束時,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民族從不到2萬人猛增到大約60萬人。在此過程中,該地區許多阿拉伯人被迫離開家園,阿猶之間爆發沖突在所難免。
1947年11月,在大國的博弈下,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于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阿拉伯國(1.1萬平方公里)和猶太國(1.4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由聯合國管理。①當時該地區的阿拉伯人約有130萬,是猶太人的兩倍還多。阿拉伯人鑒于分治協議對土地分配不合理而表示強烈反對。1948年以色列國建立,緊接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此后在一系列大規模戰爭中,以色列控制了大片巴勒斯坦領土,迫使上百萬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離鄉背井,淪為難民,并且在約旦河西岸所占領的土地上持續建設猶太人定居點,逐漸形成巴以民族交錯聚居的狀態。在中東戰爭過程中,美國為了向中東地區滲透,曾多次向以軍援助現代化軍事裝備。
90年代初期,在當任的巴以領導人的配合下,國際社會努力推進巴以和平進程,巴以敵對狀態有所緩解。但是好景不長,由于耶路撒冷地位問題、巴以邊界劃分問題、猶太人定居點問題等根本性問題難以解決,雙方關系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
特朗普上臺后,指責前任總統的中東政策,在中東地區推出新舉措。但是他的做法引起巴勒斯坦人的憤怒。2017年12月6日特朗普宣布,美國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并將啟動把美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的進程。耶路撒冷的地位是極其敏感的宗教和政治問題,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敢于公開講: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1967年中東戰爭后,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國建立時,也宣布首都為耶路撒冷。近年來,大國在中東地區博弈加劇,中東地區政治格局發生裂變,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等成為影響中東地區穩定的熱點,加之全球性問題更加嚴峻,使得各國對巴以問題的關注度趨于弱化。而特朗普政府公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一下子使巴勒斯坦問題重回中東熱點,不僅引發巴勒斯坦民眾上街焚毀美國國旗的激烈舉動,招致伊朗、埃及、土耳其等中東國家對特朗普挑釁行為的譴責,并且連歐盟也明確表示不贊成特朗普的做法,僅支持兩國方案。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應當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平談判框架下解決,并以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雙方和平相處作為目標。國際社會對特朗普政府中東政策的質疑和反對聲不絕于耳。
美國愿景難以使中東從和平走向繁榮
新計劃文件名為《從和平走向繁榮:改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生活的愿景》。②對這份長達181頁的文件,特朗普將其譽為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雙贏機會”。文件開頭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愿景:現在是結束沖突的時候了,釋放和平將給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和整個區域帶來巨大的人類潛力和經濟機會。并稱這是對雙方最好的、最現實的結果。是否如此呢?我們分析一下文件涉及的幾個主要問題。
首先,關于巴以領土劃分和定居點問題。目前巴勒斯坦國領土主要集中在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在以色列的武力擴張下,其領土面積不斷縮小。美國的愿景許諾,巴勒斯坦國將占據約旦河西岸大部分的土地。然而,看看設計圖就知道,如果按美國的設計,未來的巴勒斯坦國土支離破碎,從約旦河西岸到加沙地帶,領土呈現碎片化狀態,并且缺少足夠的交通連接設施。美國留給巴勒斯坦在約旦河西岸的這塊領土,南北之間也要靠道路來連接。不僅如此,在西岸土地上,還有以色列大大小小的定居點星羅棋布,這對巴勒斯坦而言,意味著要承認被以色列所占據的戰略要地合法化,而定居點上的人口也自然成為當地“合法居民”。“根據該計劃,以色列將繼續安全保有約旦河谷和巴勒斯坦領土,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如此。”③阿巴斯總統一邊展示特朗普政府設計的巴勒斯坦國地圖,一邊嘲諷說,它就像“一塊到處是孔洞的瑞士奶酪”。伊斯蘭合作組織表示,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相關決議,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建立的所有以色列定居點都是非法的。④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東政策中心主任納坦·薩克斯對這份計劃的評價是,以色列人在這一刻是開心的,但實際上“和平計劃”并不會帶來穩定,至少現狀不會穩定,因為如果計劃實施,巴勒斯坦將徹底成為一個分裂成六塊的由高速公路連接的國家。
其次,關于耶路撒冷問題。猶太人的哭墻、圣巖清真寺、基督教圣墓教堂都集中在耶路撒冷,這里有著太多的宗教故事。所以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圣城。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占領了東耶路撒冷,此后在約旦河西岸興建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一直堅持以色列必須從1967年戰爭中占領的巴勒斯坦土地、包括東耶路撒冷完全撤出。以色列國會立法強調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巴方雖然已宣布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建國,但是卻處在一個疆界無法得到保障、首都所在地也被占領的尷尬境地,許多西方國家也長期沒有承認巴勒斯坦國的主權國家地位。對于敏感的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特朗普除了公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表示美國大使館要搬遷于此之外,1月28日當天特朗普還對內塔尼亞胡強調,由于他的計劃,耶路撒冷將仍然是以色列非常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首都,他笑談道,“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因為我已經為你做到了。”⑤
再次,關于巴勒斯坦國未來繁榮問題。計劃宣稱要賦予巴勒斯坦經濟繁榮。表示現在是幫助巴勒斯坦人實現充滿希望和繁榮的未來,并使他們能夠加入國際社會的時候了。根據設計的愿景,巴勒斯坦GDP有可能在10年內翻一番,創造出100多萬個新的就業機會,并使貧困率降低50%。⑥但這需要資金,于是美國呼吁建立一個5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來刺激巴勒斯坦和鄰近的阿拉伯國家的經濟。表示美國可以吸引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以促進該地區GDP的增長。當然,這一切都是有條件的,巴勒斯坦人必須承認以色列猶太國家,杜絕恐怖主義行為,建立合理的政權機構,等等。且不說這些條件能否表明美國有誠意促巴發展,僅就經濟愿景本身而言,一國在領土不保、主權受威脅的情況下,經濟建設、社會繁榮從何談起?并且投資基金如何落實,美國是否能夠吸引到大量資金投資巴勒斯坦,也都只是在畫餅。在巴勒斯坦人看來,該計劃將承認以色列占有約旦河谷的大部分地區,那里不僅是屬于巴勒斯坦的戰略要地,而且有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優勢,政治經濟意義重大。《大西洋月刊》曾刊登美國外交學會高級研究員、奧巴馬政府中東、北非與海灣地區事務特別協調員菲利普·戈登的文章,分析特朗普在設計的計劃:“繁榮永遠不會替代政治和平,關鍵問題仍然是邊界和主權、安全、定居點和侵占、難民和耶路撒冷。”
美國中東政策為何毫不掩飾地偏袒以色列
長期以來,美國在中東地區一直袒護以色列,甚至不惜得罪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特朗普的中東政策更是毫不遮掩。究其原因,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
第一,在大國博弈中,維護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特朗普的所作所為與美國的中東政策有關。中東地區位居歐亞非海陸要沖,并擁有巨大石油資源。這是美國向這里滲透的動力。冷戰時期,美國在中東地區先是削弱和排擠英法等國勢力。1947年杜魯門趁英國勢力減退,無力繼續給土耳其等提供援助之時,在國會發表咨文,宣稱要立即采取行動,去填補真空。第二次中東戰爭后英法在中東地區的殖民統治結束,美國又開始了與蘇聯在中東地區的較量。美國大力支持以色列,把它作為在中東的支點;蘇聯則站在反對占領巴勒斯坦領土的阿拉伯國家一邊,雙方都瞄準中東地緣版塊的戰略意義。美國有學者說,“石油作為力量之源超過它作為燃料的分量……控制了海灣,就等于控制了歐洲、日本和中國,等于我們的手握住了水龍頭。”⑦海灣戰爭中美國大獲全勝,奠定了蘇聯解體后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導地位。21世紀初,美國實施“先發制人”戰略,除了打擊伊拉克,還在整個中東地區推行所謂“大中東民主化”,其重要目的就是維護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扶植代理人,并掌握中東石油市場主動權,控制世界石油市場。多年來,俄羅斯積極恢復在中東地區的傳統影響,以改變美國把控中東事務的局面。這也是俄羅斯在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等中東熱點問題上,不斷干擾和打破美國的意圖。俄羅斯認為,沒有俄羅斯的參與就無法拯救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特朗普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推出“中東和平新計劃”,在巴以沖突這一中東傳統問題上大做文章。
第二,猶太人的利益訴求是影響美國中東政策的重要因素。美國猶太人口約600萬,世界上除了以色列,美國是猶太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很多人是大富豪、大企業家、政界要人。猶太人在美國的諾貝爾獎得主中所占比例也很大,可謂社會上層的精英奇才。前國務卿基辛格、奧爾布萊特,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等,都是猶太人。猶太人憑借自己擁有大量財富和受到的良好教育,對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極大影響。猶太利益集團能量很大,他們通過院外游說、政治捐款等途徑,影響國會立法和政府決策。猶太人是兩大黨籌集競選資金的重要來源,這也成為猶太利益集團干預選舉、干預政治的資本,美國國會議員、政府官員都無法小覷這股力量。美國在中東地區支持以色列的做法,與美國社會猶太人的勢力和影響分不開。
特朗普政府在公開支持以色列方面遠遠超過了歷屆美國政府,這一點從其和平計劃團隊的組成即可看出,該團隊包括了內塔尼亞胡的密友賈里德·庫什納。⑧賈里德·庫什納是特朗普大女兒伊萬卡的丈夫,是猶太人,信奉猶太教,伊萬卡也為他皈依了猶太教。而特朗普政府的“中東和平新計劃”正是責成賈里德負責整體編撰工作。“在過去的三年里,他的女婿兼高級顧問賈里德·庫什納一直是和平計劃的先鋒”⑨這不能不讓人質疑:他在巴以之間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賈里德出身于地產大亨,設計的“從和平走向繁榮”經濟方案,就是理想化地要在中東動員其他國家或組織機構籌集資金,在約旦河西岸蓋住所,修建道路等,讓猶太人、巴勒斯坦人和整個地區都受益,由此緩解對土地的爭奪,以色列的安全也由此得到保障。
第三,特朗普新計劃出臺與2020年總統競選有關。今年是美國大選之年,特朗普決定競選連任,但同時他面臨國會啟動的總統彈劾程序。2019年12月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了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兩項彈劾條款,2020年1月參議院正在審理彈劾案。雖然最終特朗普憑借共和黨占參院多數的優勢,有驚無險度過彈劾關,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遭彈劾但被判無罪的總統,但是其負面影響是要盡快消除的。如果巴以和平進程真能夠向前推進,將為特朗普競選連任加分不少。況且,無論中東計劃能否順利實施,都有可能贏得更多的猶太人的選票,這是非常關鍵的。特朗普選擇年初拋出“中東和平新計劃”,也算是大選之年一系列行動的必要組成部分。
我國推進巴以和平的外交主張
對于“中東和平新計劃”我國外交部表示,任何有關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方案,應該傾聽主要當事方特別是巴勒斯坦方面的看法和主張,應該通過平等對話和談判達成協議。美國政府的做法顯然不利于巴以問題的真正解決。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在2020年2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的中東局勢和巴勒斯坦問題公開會上,重申對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支持。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維護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民族權益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應遵循聯合國有關決議采取行動,推動解決巴以問題。在巴以問題上,我國的立場十分明確,就是推動巴以政治和談。第一,支持“兩國方案”,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第二,停止在被占領土上的一切定居點活動,加快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從根本上實現共同持久的安全。第三,推進更加廣泛的國際參與,建立更有效的中東問題促和機制。第四,在推進政治談判的同時,也重視發展問題,推進巴以雙方合作。中國視巴以兩國為“一帶一路”沿線上的重要伙伴,愿本著發展促和平的理念,開展互利合作。愿在“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框架下,幫助巴方盡早實現經濟發展。我國和以色列也在開展多領域合作,建立了“創新全面伙伴關系”,同時向以色列傳遞明確的信息:盡早實現以、巴兩國比鄰而居、和平共處,這是中東地區的福祉所在,也是國際社會眾望所歸。我國倡議啟動中、巴、以三方對話機制,推動中東和平進程。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項目“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研究”(項目編號:19LLZGA011)的階段性成果;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李鐵成主編:《聯合國的歷程》,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年,第167-168頁。
②“Peace to Prosperity: A Vision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Palestinian and Israeli People”.
③Caitlin Oprysko,“Trump unveils long-shot Middle East peace plan with path to Palestinian statehood”,Foreign Policy,01/28/2020.
④伊斯蘭合作組織網站https://www.oic-oci.org/topic/?t_id=23231&t_ref=13944&lan=en
⑤Caitlin Oprysko,“Trump unveils long-shot Middle East peace plan with path to Palestinian statehood”,Foreign Policy,01/28/2020.
⑥聯合國網站:https://www.un.org/unispal/document/peace-to-prosperity-a-vision-to-improve-the-lives-of-the-palestinian-and-israeli-people-us-government-peace-plan/
⑦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第165頁。
⑧Zaha Hassan, Sarah Yerkes et al. “Trump’s Middle East Peace Plan Is in the Works. What Does the Region Thin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2019/06/24/trump-s-middle-east-peace-plan-is-in-works.-what-does-region-think-pub-79365
⑨Caitlin Oprysko,“Trump unveils long-shot Middle East peace plan with path to Palestinian statehood”,Foreign Policy,01/28/2020.
責編/谷漩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