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兩條腿”并行發展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摘要】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在城鎮化進程中還存在將城鄉一體化看作城鄉“一樣化”、城市文明高于鄉村文明、過分重視城市擴張忽略生態文明等問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應堅持“兩條腿”并行,即堅持城鄉共同發展、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同樣重要、鄉村振興戰略與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以促進城鄉共同發展。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鄉村振興 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D601 【文獻標識碼】A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以現階段城鎮化的實際發展狀況來看,新型城鎮化發展對于解決新時代下社會的主要矛盾問題,以及拉動我國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發揮了很大作用。新型城鎮化應摒棄以城市為中心的粗獷式擴張、以犧牲物質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等盲目發展的做法,在城鎮化過程中應始終堅持“兩條腿”并行,加強城鄉統籌兼顧和共同科學發展。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推進我國現代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實施的必由之路

新型城鎮化是推進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首先,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向現代化邁進。城鎮化為鄉村產業帶來了科技支撐,發掘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和人才扶持。其次,城鎮化為產業多樣化選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全新動力。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城鎮化進程為鄉村服務業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并滿足了多種必然需求。城鎮化將人口集聚在城市中并向周圍輻射,使城市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擴大城市人口消費需求、促進消費結構轉型和升級,拉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最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以東部發展最為迅速,中西部經濟相對滯后,原因就在于城鎮化進程中的發展不均衡。因此,城鎮化要協調好區域統籌發展、兼顧全局、共謀發展才可以更好更快推進。

新型城鎮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實施。首先,近年來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重點已經轉向鄉村,這對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是非常關鍵的。我國雖然幅員遼闊但由于農業人口眾多,相對而言人均土地擁有量還是很緊張的。城鎮化為農民帶來了更多選擇,部分農民脫離了農業生產,農村人均資源增加了。這不僅促進了農業集約化發展還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其次,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了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完善與升級。通過市場調節機制和政府宏觀調控,實現了鄉村資金獲取渠道多樣化、政府管理規范化、基礎設施升級化等,鄉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和人性化。再次,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了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大量高校畢業生返鄉任職,科研團隊、教師團隊、醫療衛生團隊、社會保障服務團隊都在向年輕化發展,鄉村公共服務的在他們的努力下不斷地升級,城市和鄉村的公共服務水平發展差異逐步消失。最后,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助于鄉風文明建設。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風文明的水平,新型城鎮化建設極大地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發展,為鄉村的穩定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間接地促進了鄉風文明的建設。在城鎮化進程中農民的思想及文化水平有效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豐富,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主要參與者其參與度極大提高。

警惕城鎮化過程中的城鄉“一樣化”、城市文明高于鄉村文明、過分重視城市擴張忽略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等問題

城鄉一體化的提出是城鄉發展問題中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場艱巨又偉大的社會變革,其實質是將城鄉視為一個整體協調發展。但在實際發展中部分地區陷入了城鄉一體化就是城鄉“一樣化”的誤區。城鄉一體化的提出是為了打破城鄉壁壘、統籌城鄉優勢、協調二者成為有機整體而共同發展,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城市和鄉村兩個主體。部分地區只是一味追求城市和鄉村在外形上的一樣化,將馬路修成和城市道路一樣又長又寬、修建一排排高樓大廈,忽略了鄉村的特色發展,鄉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改善。鄉村和城市是各具特色和區域功能的,鄉村既要保留其優美的田園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又要能夠享受和城市一樣的現代文明,鄉村在生產和發展、居民人均收入、基礎公共服務水平、基本社會保障等各方面與城市享有相同水平。

城市文明高于鄉村文明的偏見在某種程度上依舊存在。一方面,在城鎮化進程中導致大部分鄉村文明都從屬于城市文明,片面認為鄉村文明都是落后、愚昧無知的,城市文明是先進、優秀的。在發展中以城市為主體,而鄉村發展是從屬于城市發展的。在消除城鄉差距的過程中,采取的做法如果僅是讓農民進城發展,讓農村城鎮化,那么就會忽略農村建設、農業發展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世界發展歷史以及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城鎮化進程看,從城市誕生以來,城市與鄉村、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就是共同存在的。無論城鎮化進程如何,對于國家而言,鄉村都將是永遠客觀存在的,鄉村文明和鄉村廣闊的田野為發展第一產業提供了巨大空間。因此,鄉村文明絕不是城市文明的附庸,城鎮化也絕不是使鄉村變為城市,而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設美麗又現代的鄉村,為鄉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產業發展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過份重視城市擴張忽略生態文明理念。在城鎮化過程中,城市擴張速度過快導致很多問題爆發出來,成為當代人集體焦慮的根源,被人們統稱為“城市病”。例如,城市的公共設施更新速度滯后于城市擴張速度,從而導致城市水資源供應不足、城市空氣和光污染等問題。城鎮化帶來城鎮人口快速增長、交通堵塞、房價高企,城市拆建破壞了旅游資源、名勝古跡等。粗獷、盲目的城鎮化是導致城市發展問題過多的直接原因。

新型城鎮化應始終堅持“兩條腿”并行即城鄉共同發展、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同等地位、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聯動發展

新型城鎮化應始終堅持“兩條腿”并行即城鄉共同發展。要做到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展就要建立統一的制度。在社會保障方面,在全面考慮各地的差異性的同時,打破城鄉壁壘,建立真正意義上一體化的制度;在公共服務方面,實現城市和鄉村服務總量和服務質量均等化;在教育資源方面,提升鄉村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質量,讓城鄉學生盡可能享受相同的教育環境;在勞動就業方面,城鄉居民在就業時應無差別的公平對待,使城鄉居民在自己的就業崗位上享受平等權利和待遇;在土地制度方面,要建立合理統一的土地制度,依法保護好被征收土地農民的正當權益。

在城鎮化過程中應將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放在同等發展地位。城市的快速擴張打破了城市的良性發展和城鎮化可持續推進的計劃。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應將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放在同等的地位。在生產方式上要做到綠色、節能、低碳,在生活方式上要做到文明、節約、簡單,推動城市持續綠色發展。要遵循城市自然發展規律,新型城鎮化在統籌規劃時要樹立科學的生態自然觀,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推進城鎮化的進程中,我們應始終堅持尊重自然規律和保護自然資源的發展理念,走符合我國實際發展狀況的城鎮化道路,為建設優美宜居的城鄉環境而努力。

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共同發展、雙輪驅動。在城鎮化的進程中要以振興農村為著力點從而帶動農村發展,推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升級、帶動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加強城市環境治理、推動城市生產方式綠色化、城市規劃建設綠色化、城市生活方式綠色化。在新型城鎮化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協同推進過程中,鄉村人口回鄉創業就業人數增加,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鄉村人口的“空心化”問題。同時,大中小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城市病”問題也將逐漸得以解決。

(作者為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博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①陳麗莎:《論新型城鎮化戰略對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作用》,《云南社會科學》,2018年第 6期。

②丁建軍:《鄉村振興要與新型城鎮化聯動》,《中國鄉村發現》,2018年第1期。

③陳進華:《中國城市風險化:空間與治理》,《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第8期。

責編/韓拓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李一丹]
標簽: 新型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