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回歸現實:“鍵盤俠”不是“俠”

【摘要】面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一些大學生常常在網絡世界中宣泄負面情緒,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蠱惑而成為“鍵盤俠”。要讓大學生“鍵盤俠”走出局限、回歸現實,引導他們“走下網絡、走向操場”;合理釋放壓力,參與社團活動;夯實專業基礎,提升本領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   “鍵盤俠”   網絡治理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識碼】A

網絡與現實是一組意義相對的概念,網絡是虛擬的,而現實是真實的,在虛擬與真實的不斷切換中,“鍵盤俠”誕生了。“鍵盤俠”的內涵多有貶義,一般指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宅氣”十足但在網絡上夸夸其談,常常不理性地抨擊人或事,甚至進行道德綁架的群體。對于大學生而言,網絡塑造著他們的人際關系,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而大學生群體中也不乏“鍵盤俠”。關注和引導大學生的“網絡人生”,有效規避“鍵盤俠”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對于青年的人格塑造、高校立德樹人功能發揮,以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鍵盤俠”的“網絡豪情”:表現與特點

當代大學生大都學識豐富、朝氣蓬勃,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道德水平,但也有少數“鍵盤俠”躲在電腦和手機屏幕之后,利用互聯網的虛擬性和隱蔽性扮演著他們自己心目中的“網絡俠客”,發表偏激言論,更有甚者捏造事實、制造輿論,只為逞一時口舌之快。具體而言,大學生“鍵盤俠”的“網絡豪情”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紙上談兵。“鍵盤俠”們在發表言論之前,首先會為自己搶占一個道德制高點,他們以鍵盤為武器行走于“江湖”,經常會抱團開展“罵戰”,以獲得“所向披靡”的快感和勝利感,但終歸是紙上談兵。他們所謂的正義感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因此也必將被瞬息萬變的網絡信息淹沒,接著再進入下一場“罵戰”,樂此不疲。

滿嘴段子。大學生“鍵盤俠”相較于其他“鍵盤俠”,最大的優勢和特點可能就是學識。他們經歷過中考和高考的淬煉,正接受著良好的高等教育,具有較強的思辨力,知識豐富,眼界寬廣。因此能“巧舌如簧”,甚至滿嘴段子,但實際上都是小聰明,很難稱得上是大智慧,而他們卻在這樣的“小機靈”中怡然自得,失去了追求更好自我的愿望和信念。

不計后果。“鍵盤俠”們在網絡上的另一個名號為“噴子”,當他們意見相左時也經常互稱對方為“噴子”,所以這個稱號呈現出來的特點就是“一噴為快、不計后果”。因為他們認為,在網絡上“罵罵別人”不需要負社會責任。

易被蠱惑。“路見不平一聲吼”也是大學生“鍵盤俠”的共同心理特征,因為常常缺乏理性的分析和獨立的思考,因此他們的善良也極易被利用而走向初心的反面,從而變成別人的幫兇。“鍵盤俠”的一種轉化行為是“人肉搜索”,當網絡上的搜索轉變為線下追蹤的時候,網絡暴力便開始向現實生活轉化,甚至會被別有用心的人策劃推動而演化為社會群體性事件。

一些大學生成為“鍵盤俠”,經歷了一個慢慢醞釀和轉化的過程

社交恐懼使一些大學生萎縮于網絡。現實生活中的大學生“鍵盤俠”大多不善于與同學或老師交流,但又對社會生活心存不滿,而且他們也沒有勇氣正面質疑或溝通,因此網絡上的一些熱點事件極易引發他們強烈的不平,再加上所謂“俠義”精神的心理暗示,他們更容易被“帶節奏”。

面對來自多方面的壓力,一些大學生在網絡上吐槽,以宣泄情緒。不能否認,現今大學生就業形勢仍然比較嚴峻,社會經濟飛速發展,青年大學生的學業、就業,以及畢業后步入社會,都會面臨不少考驗。當未來生活充滿諸多不確定性時,一些大學生便選擇在看不見的虛擬世界中發泄壓力與負面情緒。

網絡的隱蔽性使一些大學生肆無忌憚當“鍵盤俠”。微博等網絡新媒體交流平臺大多實行匿名制或者網名制,注冊賬號不需要提供過多個人真實信息,因此網絡信息本源的查找成本也較高,而且大多數“鍵盤俠”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認為即便自己觸犯了法律,也不需要承擔很大的后果。所以在這種心理機制的驅動之下,個別“鍵盤俠”就更加肆無忌憚。

一些大學生涉世未深、難辨是非,成為“單面人”。美國哲學家赫伯特·馬爾庫塞在他的著作《單向度的人》中曾經說過,被大眾文化塑造的現代人很難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馬爾庫塞稱他們為“單面人”或者是“單向度的人”,這一概念也適用于“鍵盤俠”。多數大學生“鍵盤俠”總宅在宿舍,與外界鮮有交流,因此面對各種社會現象時很難有全面、公正和獨立的看法,面對復雜的網絡輿論和熱點事件,他們選擇“寧肯信其有”,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蠱惑而誤入歧途。

引導大學生“鍵盤俠”走出局限、回歸現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導青年,做青年群眾的引路人。青年要順利成長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該培土時就要培土,該澆水時就要澆水,該施肥時就要施肥,該打藥時就要打藥,該整枝時就要整枝。”大學生作為當代青年群體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義重大。教育和引導當代大學生克服“鍵盤俠”習性、走出“鍵盤俠”局限、規避“鍵盤俠”風險,對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

引導學生讓網絡“為我所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網絡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其糾結如何拒絕它,倒不如思考如何利用它。我們可以把充滿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資源推薦給大學生,例如“學習強國”APP中,“要聞”“新思想”“教育”“體育”“科技”“大自然”“健康”等版塊都可以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傳播正能量的素材。大學生只有接受正向的價值觀引導,才能明辨是非,不盲目跟風。

鼓勵學生“走下網絡、走向操場”。“鍵盤俠”沉迷于網絡、連連熬夜刷微博,不僅會消磨意志,使其與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嚴重脫節,更會影響他們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和身心健康。因此我們要鼓勵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向操場”,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定期舉辦各種球類比賽、跳繩比賽、趣味運動會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團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從而帶領“鍵盤俠”真正回歸現實生活。

引導學生合理釋放壓力,參加社團活動和交流。高校團委和心理工作室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大學生所思所想和他們的心理需求,尤其需要關注“鍵盤俠”的心理狀態,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學校團委和各二級學院也要利用國慶、元旦、青年節、端午節等節日舉辦各種活動,讓大學生豐富知識、增長見識。

大學生要夯實專業基礎,有效應對壓力。一些大學生“鍵盤俠”并非愚笨,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表達自己,他們有急于突破自我的內在需求,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途徑。因此,學校要創造機會鼓勵大學生參加各種專業技能競賽,將課堂所學知識適時用于實踐,這樣不僅可以緩解“鍵盤俠”的日常生活焦慮,同時也能幫助他們有效應對各方面壓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高等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大學生“鍵盤俠”走出網絡“小我”,回歸現實生活。同時,社會各界都要關心青年大學生成長、支持他們發展。

(作者分別為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講師;山東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年5月1日。

責編/趙橙涔    美編/陳琳(見習)

[責任編輯: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