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大家談 > 正文

胡必亮:疫情過后,全球化如何健康發展?

胡必亮 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經濟學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及各國未來發展都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疫情過后的全球化何去何從?筆者的基本看法是:全球化將表現出一些值得我們重視的新特性,但全球化進程不會終結,全球化更不會消亡,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將更顯重要。

疫情后全球化的新特性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化的影響是巨大的。疫情過后,全球化會表現出一些新特性,但這些新特性基本上是階段性、局部性的,并不代表全球化的長期趨勢。

一是在推進力量上表現出更多的區域性,全球性有所蟄伏。受疫情影響,資源配置、產業布局將從全球配置與布局收縮回本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將更多地表現出區域化特征。因此,全球化的區域性特征會加強,區域戰略變得更加重要。按照一般的看法,盡管區域性也屬于全球化的一種屬性,也是全球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因為它容易帶來對區域外的歧視,有可能造成對全球市場的扭曲,因此人們并不認為它是全球化的一種好形式,而是認為堅持多邊主義、構建全球體系或國際體系比較好。

二是在演進方向上表現出更多的局部性,全面性有所收縮。盡管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出現收縮,但有些領域的全球化反而會因疫情加速發展,譬如說公共衛生和健康領域、氣候變化領域、信息技術與信息傳播領域。因為全球聯合抗疫,世界各國加強這些領域的合作至關重要。疫情期間及其后一段時期,由于重振經濟的需要,世界各國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方面的協調也會不斷加強而不是削弱。

三是在經濟決策上將表現出更多的本土性,國際性有所受制。一般而言,全球化與不斷打破民族國家界限同步進行,典型表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投資、產業、貿易、金融、標準等方面更多地遵循國際規則和國際標準。本次疫情后,很多國家會在產業布局、貿易發展、投資決策等方面更多地選擇回歸本土,更多地遵循本國的規則與制度,民族國家意識和影響力會增強,國家對資本的控制力會加強,跨國公司的影響力下降。

全球化從來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而是充滿了各種因素的聯系、支持、矛盾和沖突。上述特性只是全球化發展受疫情影響而表現出的階段性的局部特性,遠不能因此說全球化停止了,更不能說全球化死亡了。

全球化大勢不會改變

總體上看,全球化仍然在繼續發展,而且這種趨勢不可能發生根本性的逆轉。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發展過程,二是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演化過程。

客觀上,推動全球化發展的基本動因有三個。一是不同國家(地區)地理區位的客觀差異導致了各自資源稟賦的不同,進而每個國家(地區)的比較優勢也各不相同。為了實現各自的比較優勢,不同國家(地區)之間必須進行貨物交易,國際貿易不可避免。從世界上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到現在的國際商貿交易市場,其間發生了很多自然的、人為的災難,包括瘟疫、戰爭等,但都沒有改變全球化向前發展的基本趨勢。這次當然也不會改變。

二是資本的本性,即通過投資不斷獲取更高回報,因此國際投資成為必然。資本會不斷地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擴大投資規模、生產規模、經營規模,占有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資本的全球流動,是推動全球化發展最重要的動因,因為資本的全球流動帶來了經濟利益在全球的重新分配,并引起其他權利的全球再分配。從很大程度上講,全球化首先指的就是資本的全球化。

三是快速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力量,使得整個社會運行的成本不斷大幅度地降低,譬如說互聯網的普及、5G技術的運用、大數據的開發等。

很顯然,沒有人能夠改變推進全球化發展的這三股力量,即使由于某些非常特殊的原因比如兩次世界大戰導致全球化暫時減緩甚至停止,但其后全球化都得到恢復并以更強勁的勢頭發展。這是由一系列客觀規律推動發展的過程,誰也無法阻擋。

全球化是一個歷史演化的過程。盡管對其起源存在爭論,但爭論的焦點只在于它究竟有多長的發展歷史,是5000多年、2000多年還是500多年等等。而基本事實是清楚的,即全球化已經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各國已經對其形成了很強的路徑依賴,除非非常極端的情況,這一演化過程還會進行下去。

因此,不論是從客觀經濟規律來看,還是從其演化歷史與各國的路徑依賴來看,都沒有理由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會導致全球化徹底消亡。相反,疫情后全球化不僅不會中斷,還將繼續發展。

中國在全球化過程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疫情后,不同國家對于新一輪全球化的影響會有很大的不同。

全球化將繼續推進,但又將出現很多新特性。對此,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從新的現實出發,提出新的全球化系統解決方案,彌合矛盾與沖突,解決不足與問題,繼續推進全球化深入發展,造福人類、造福世界。

在疫情之前,中國在推進全球化、捍衛多邊主義、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得到了世界很多國家的擁護與支持。在抗疫過程中,中國表現良好。中國在疫情后的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凸顯。

中國在推進全球化方面,迄今至少在三個方面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一是提出了一整套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球化健康發展的基本方案,包括基本理念、基本原則、主要目標等,為新一輪全球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基本理念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意味著新一輪的全球化發展過程是全人類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過程。基本原則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它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好評。主要目標就是建立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全球化,反映了平等合作、同舟共濟、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基本訴求,這也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

二是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基礎,為上述基本理念、基本原則、主要目標提供了實踐平臺。依托這一實踐平臺,中國與相關國家經過近7年的努力,在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便利化、國際金融合作、民心相通、發展戰略與宏觀政策的交流對接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為促進新一輪全球化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是中國在這次抗疫斗爭中展示了以人為本、敬重生命、把人民生死放在首位的基本價值觀,展示了強大的國家治理能力,展示了積極支援和幫助世界多國抗擊疫情的國際合作精神,受到很多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這很好地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到廣泛的認可。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