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社會治理 > 理論前沿 > 正文

鄧鵬:建立防止返貧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考察時強調,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個重要論斷情真意切、言簡意賅,高度概括了鞏固脫貧、防止返貧在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戰中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們要更好地把防止返貧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進一步彰顯“防”的預見性,突出“止”的針對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第一,健全對脫貧戶的持續增收保障機制。持續增加脫貧戶收入,是防止脫貧戶返貧的關鍵。一是要增強扶貧政策的延續性。對剛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使主要政策措施在一定時期內保持不變,留出“減速帶”,設置“緩沖區”;明確要延續的政策,打消脫貧戶的顧慮,給他們吃上“定心丸”;探索構建可持續脫貧和發展模式,綜合施策、協同治理慣性返貧頑疾。二是要提升脫貧地區的產業發展水平。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精心選擇產業項目,在政策、資金、技術、保險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做大做強鄉村產業的經濟實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要在“就近就地”上想點子、謀良策、出實招,探索通過把“扶貧車間”建在村頭等方式,讓脫貧戶在家門口就能夠靈活就業,千方百計增加他們的收入。三是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要發揮好關鍵作用。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是一個戰斗堡壘,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當好群眾利益的維護者,要在思想上不放松,自覺摒棄脫貧了可以歇歇腳的錯誤觀念;要在工作上不懈怠,著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戰略規劃、資金支持、工作機制等方面的銜接,夯實脫貧戶持續增收致富的基礎,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降低返貧和新致貧的發生率。

第二,建立對防止返貧的預防和監測機制。在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實力的同時,還要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加強預防和監測,提前采取針對性幫扶,增強對返貧的事前預防和監測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一是要明確預防和監測的對象和范圍。監測對象要以家庭為單位,主要范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國家扶貧標準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學、因老、因疫情、因自然災害等引發的當年剛性支出同比大幅度增加,收入同比大幅縮減的脫貧不穩定、邊緣易致貧的家庭。二是要明確預防和監測的工作機制。預防和監測以縣級為單位開展,堅持把個人自愿申報和走訪篩查結合起來,發揮好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作用,不另起爐灶,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把基層干部走訪排查和行業部門數據對比分析、篩查預警結合起來,加強對監測對象的信息共享,讓數據多跑路,減少不必要的填表報數;由縣級扶貧部門確定監測對象,記錄好返貧原因,錄入相關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三是要明確預防和監測工作的相關職責。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原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負好總責,制定相關工作的實施辦法,抓好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縣級要落實好主體責任,做好相關的情況調查、數據核實、信息入庫、動態管理等工作;鄉村兩級要定期開展走訪摸排,嚴格認定、政策實施等工作;各級各類扶貧、衛健等部門要強化數據共享、信息對比分析等工作,及時通報收支出現嚴重異常的預警信息,為返貧成因精準識別、返貧后的貧困度精準評估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第三,建立對預防和監測對象的幫扶機制。要堅持把事前預防與事后幫扶相結合,開發式幫扶與保障性措施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外部幫扶與群眾主體相結合,對預防和監測對象實施幫扶。一是,強化對監測對象的精準幫扶。對具有產業條件的監測對象,要加強其生產和經營技能培訓,加強小額信貸支持力度,發揮領域內創業致富帶頭人、龍頭企業等的典型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多措并舉幫助其渡過生產或經營上的難關;對具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要把“短期靠打工、中期靠產業、長期靠教育”結合起來,加強勞動技能培訓,增強其“硬核”技能,拓展技能扶貧新路,加強與相關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的聯系,通過就地進廠、外出務工、勞務輸出等形式多渠道促成其就業或再就業。二是,要用好綜合保障。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要強化對其的低保、醫療、特困人員救助等綜合性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對因病致貧的監測對象,要啟動大病救助、商業補充保險賠付等政策,將醫療費用降到其可承受范圍內;對因意外事件或自然災害致貧的監測對象,要啟動民政臨時救助、社會募捐等工作,將損失降到最低;以此類推,采取“普惠+特惠”辦法,密織防止脫貧戶返貧、邊緣人口致貧的“社會保障安全網”,確保其基本生活。三是,要發揮好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對監測對象給予物質獎勵的同時,要積極推動鄉風文明、社風文明的建設,加強對其的精神激勵,增強監測對象的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的意識;在發揮幫扶政策支持的同時,要注重發揮鄉規民約的作用,營造良好的軟環境;在發揮好政府作用的同時,要廣泛發動市場和社會的作用,形成防止返貧的合力。

(作者為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工業大學基地研究員、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韓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