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新基建”已成為發展共識,既是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的有效手段,也可賦能數字經濟、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為此,應抓住建設發展機遇,利用數字技術夯實治理基礎,利用大數據提升治理效能,利用智能化治理實現信息共享,構建治理互聯網實現有效共治,從而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關鍵詞:新基建 數字經濟 社會治理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近期“新基建”頻頻出現備受關注,而事實上它并不是一個新概念。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出,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當前,以5G應用、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高科技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基礎設施,又是新興產業,既有巨大的投資需求,又能撬動龐大的消費市場,更能賦能數字經濟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
利用新基建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一方面要靠新基建發展數字技術“硬件”,另一方面要靠新基建發展大數據治理“軟件”加以配合。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加快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數字經濟,不僅有助于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促進經濟轉型,更能夠創造新的增長動能、加快動能轉換。目前發展新基建有兩個有利條件:一是穩增長需要新基建快速發展,二是疫情期間數字經濟的巨大作用成為共識。因此,當前應抓住“十四五”規劃機遇,轉變治理思維,強化新基建賦能升級,從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利用數字技術夯實治理基礎。抗擊疫情是全民行動,更是一場科學戰役,強化科技賦能是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徑。數字技術的應用讓疫情監測預警更加精準及時、防控救治更加科學高效、資源調配更加規范合理、防范宣傳更加全面深入、藥物研發更加科學先進。在未來社會治理中,要進一步加強對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應用,既要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疫情防控管理系統,讓病例信息管理、密切接觸者排查、交通工具信息追蹤等各項工作更加快速精準,也要快速建成以5G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數字技術產業和數字業態為主要內容的數字經濟服務體系,利用數字新基建夯實治理基礎,提升數字治理能力。
利用大數據提升治理效能。當前,數據已經越來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并且顯著影響著分析的準確性和決策效率。大數據等技術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進行實時跟蹤、重點篩查、有效預測,為科學發展和精準施策提供了數據支撐。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科學的工程,數據治理是應對新形勢下發展要求的有效路徑。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要利用數字新基建大數據治理結構體系,打破原有的層級結構和組織壁壘,驅動社會治理模式變革,形成平臺化社會化新型數據治理組織,提高基于大數據集成和大數據分析的高效協同精準治理效能。
利用智能化治理實現信息共享。社會治理向數字治理轉型需要將多種信息和數據納入到公共決策中來,以確保決策系統信息的全面準確。當前,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為進一步提升數字化集約建設水平提供了支撐。例如,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將有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強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能力。要重點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智能翻譯系統、智能家居產品等智能化產品,推動智能產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集成應用,利用智能化治理實現信息共享。
構建治理互聯網實現多元主體有效共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政府和社會有效共治的問題再次引起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對治理能力的提升作用得到廣泛認可。接下來新基建帶來的“數字治理”可能成為數字鄉村和智慧城市建設管理的重點方向。多部門的數字信息聯動,可以形成數字治理互聯網,既有利于對疫情數據進行監測和反饋,也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當前應樹立數字政府架構下的數字化治理思維,積極與市場、社會展開合作,構建數字化治理統一大平臺,打造多元主體共同治理格局,形成社會有效參與的治理現代化體系。
此次疫情防控既是對社會治理的重大挑戰,也是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契機。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應抓住新基建發展契機,積極運用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本文作者為陜西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
責編:楊 陽 / 司文君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