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數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就業全年目標,充分考慮了疫情下一季度經濟增長和就業受到的嚴重沖擊,同時建立在防控疫情常態化和加快復工復產基礎上,既實事求是也積極進取。近年來,我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一般為1100萬以上,由于今年第一季度的新增就業僅為往年同期的約70%,設立全年900萬以上的目標,意味著今年其他時間的就業增長需要顯著高于第一季度甚至往年同期。自2018年1月公布城鎮調查失業率以來至2019年底,該指標總體在5%左右變化,今年2-4月提高到6%左右,隨著全年其他時間經濟增長的恢復,失業率將向趨于5%左右回歸。
保就業是“六保”之首,是保障民生的根本,也是擴大內需、恢復增長的關鍵。要達到全年就業目標,需要在以下方面有強有力的政策推動:首先,恢復并保持新創企業增長速度是新增就業加快的關鍵,要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為多種所有制、多種業態、多種經營模式和多樣化就業形式創造更好條件。其次,要全面施策降低失業率,包括擴大政府公共就業服務范圍和提升效率以減少結構性和摩擦性失業;通過社會政策托底民生,恢復和擴大消費需求以降低周期性失業率。再次,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造成一定程度的市場失靈,這需要政府在促進就業方面發揮更積極作用。從擴大高中、高職和高校招生規模,到提供技能培訓以及創造公益性就業崗位等,都可以抵消市場失靈的消極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