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競爭領域商業類國企混改再出重磅舉措。
上市公司海信視像、海信家電日前雙雙發布公告,接到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轉來的青島市國資委通知,《海信集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已經青島市人民政府批準,請按照企業改革改制工作要求,依法依規按程序推進實施。此外,青島市國資委將持有的海信集團公司100%股權劃轉給青島華通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在海信電子控股增資擴股完成后實施。
海信視像公告顯示,本次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公司控股股東青島海信電子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信電子控股”)為主體,通過增資擴股引入具有產業協同效應、能助力海信國際化發展的戰略投資者,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和市場化公司治理結構。如海信電子控股本次增資擴股成功征集到合格戰略投資者,可能使公司由青島市國資委實際控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繼上市公司格力電器通過混改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的股權結構之后,海信旗下上市公司展開類似動作,顯示出充分競爭領域商業類國企混改正在持續深化,這符合國有資本有進有退的戰略部署,有利于家電企業進一步增強活力和競爭力。
擬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按照海信集團深化混改實施方案,海信電子控股以2020年4月30日為基準日開展審計評估后,在青島市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增發4150萬股(約占17.20%股權比例)引入戰略投資者,原戰略投資者有權參與增發。如本次增資擴股成功征集到合格戰略投資者,增資完成后海信電子控股的大致股權結構為,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26.79%股份,本次征集戰略投資者持有17.2%股份,170名自然人持有33.71%股份。
由此,海信電子控股股權結構進一步分散,無任何單一股東或存在一致行動人的股東合計可以控制海信電子控股超過30%表決權。公告指出,如本次增資擴股成功征集到合格戰略投資者,海信電子控股可能變為無實際控制人,從而使海信視像由青島市國資委實際控制變為無實際控制人,海信集團公司也將不再是海信視像的間接控股股東。
與之類似,經過本次增資擴股后,海信家電由青島市國資委實際控制變為無實際控制人,海信集團公司也將不再是海信家電的間接控股股東。
兩家上市公司公告均表示,海信電子控股通過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將有利于其進一步優化治理結構,為公司引入靈活的市場機制,激發企業活力、提升效率,借助與戰略投資者的產業協同效應,加速公司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為公司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國企混改深入推進
公開資料顯示,青島華通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份,是青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企業。截至2019年末,華通集團總資產為288.72億元,凈資產為91.87億元。華通集團圍繞智能化先進制造業股權投資、資本運營及產融服務、工業園區開發運營主業,逐步構建起“產業+園區+基金+產融服務”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形成實業、物業、資本運作、數字四大產業板塊,致力打造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建設資本結構合理、商業模式清晰、優勢產業突出的智能化先進制造業投資運營集團。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已進入關鍵期。《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海信集團深化混改,反映出地方國資國企改革深入推進的良好態勢,此舉有利于增強企業活力,加快釋放改革紅利。”有業界人士分析表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科技、國防、安全等領域;對處于充分競爭領域的國有經濟,通過資本化、證券化等方式優化國有資本配置,提高國有資本收益;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有效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從上述幾個方面看,青島市推動海信集團深化混改有望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