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網絡文學的發展大大豐富了傳統文學作品的敘述內容、傳播方式,網絡文學逐漸朝著泛娛樂化、全產業鏈化方向發展。然而,在新媒介傳播與市場化語境下,網絡文學的內容創作、產業發展模式發生異化,制約了其長遠、健康發展。只有在追求網絡文學商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注重提升文學作品的藝術訴求、文化底蘊與審美價值,才能保證網絡文學的精品化發展。
【關鍵詞】網絡文學 同質化 精品化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后工業時代,以網絡新媒體平臺為主的信息傳播媒介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主流,并帶動文化創作朝著網絡化、大眾化、通俗化方向發展。當下以商業價值取向為主流的網絡文學創作,出現了同質化、質量低下等問題,網絡文學IP開發、娛樂產業鏈建設與經典文學傳承之間出現斷裂。對此,網絡文學創作者、出版方等參與主體應重新審視網絡文學生態的價值導向、精品訴求,既要體現多元媒體開放自由的信息傳播傾向,又要在網絡文學的思想文化內涵方面下功夫,注重網絡文學主體框架、敘述內容的優化與創新,創作出符合廣大人民期待的文學作品。
網絡文學規模不斷擴大,全產業鏈建設日趨完善
相比于傳統紙質文學的創作、編輯與出版,網絡文學發行與傳播的數字化、自由化特征明顯。網絡文學以其直觀、快捷的特性,對傳統文學的話語權力、傳播影響力產生沖擊。網絡文學在短時間內不斷發展壯大,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網、云起書院、榕樹下等網絡文學站點的用戶數呈幾何級增長,“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眾文學景象開始出現。網絡文學IP由閱讀場景向影視場景延伸,并催生出更加多元化的網絡文學表達形態。
網絡文學依據自身的IP屬性,加強對作品資源、產業生態等的建設,提出與移動娛樂領域跨界融合的發展戰略,即與實體出版、影視劇改編、游戲開發、有聲閱讀制作進行廣泛結合,加快周邊衍生產品、創意產品的開發與生產,打造以網絡IP、明星宣傳為主的“粉絲經濟”,不斷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產業經濟增值發展。現階段,有些影視IP以及動漫作品在收視率與書籍營銷方面取得喜人成績,這也預示著網絡文學產業化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新媒介傳播與市場化語境下,部分網絡文學創作以及產業發展模式開始走向異化
多元信息傳播媒介的融合與發展,使得商業價值屬性、“粉絲經濟”成為衡量網絡文學成功的關鍵;同時也為創作“三俗”、抄襲、虛假營銷等現象提供了滋生土壤。創作“三俗”、抄襲、虛假營銷等現象,是網絡文學版權運營、全產業鏈化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也是網絡文學提升藝術價值、審美價值必須正視的重大問題,關系到網絡文學產業的前途命運。
一是網絡文學創作庸俗、低俗與媚俗問題。相比于傳統主流文學的創作、編輯與出版,網絡文學創作、傳播的門檻、成本更低。網絡文學作者只需要通過某一網站的身份認證,就可以自由發表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這使得網絡文學創作呈現出貼近大眾、迎合大眾的特點。口語化的語言、簡單的敘述邏輯本可以成為網絡文學寫作的優勢,但由于參與網絡文學創作的大多為“草根寫手”,其接受的基礎文化教育程度較低,文學修養不高,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會故意迎合受眾庸俗、低俗和惡俗的閱讀喜好,從而對普通讀者的思想價值理念造成嚴重影響。
二是網絡文學虛假IP營銷與內容創作抄襲問題。網絡文學產業與IP運營、粉絲效應密不可分。仙俠、宮斗、諜戰、偵探等網絡文學創作“風口”的出現,激發了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的潛能。《鬼吹燈》《步步驚心》《瑯琊榜》《余罪》等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大獲成功,體現出網絡文學IP運營或營銷的強大可塑性。與此同時,也出現了網絡文學虛假刷榜、惡性競爭等事件,反映出了當下網絡文學產業建設的一系列亂象。雇傭水軍惡意打榜營銷、粉絲刷榜打賞等暗箱操作,使一些質量平平的作品長期占據網絡小說排行榜。從短期來看,這樣可以收獲大量的市場關注度,從中賺取可觀經濟收益;但從長遠來看,低劣的藝術水準將會使網絡文學的市場化發展陷入窘境。除此之外,網絡文學在快速發展中還存在內容抄襲、盜版等問題,這些也是不容忽視與回避的重要問題。大量雷同的網絡文學內容、創作模式既損害了原創作者的知識產權(版權),也不利于網絡文學的長遠、健康發展。
優化網絡文學產業生態,樹立正確的網絡文學創作導向
借助多元網絡傳播媒介,優化網絡文學產業生態。網絡文學出版商與開發主體應在網絡文學全方位市場調查、產業化運營的同時,建立嚴格的編輯、審查與篩選機制,注重對網絡文學作品質量、知識版權等的審核,對雷同內容、劣質資源進行剔除,挖掘與培養有實力的網絡文學創作者,為堅持原創的網絡文學提供流量推介、利潤激勵。政府職能部門也應加大市場化監督和管理,從文化內涵、藝術審美及現實價值等方面進行科學管控,正向引導網絡文學產業生態,幫助網絡文學產業運營回歸理性。
樹立正確的網絡文學創作導向。“文以載道”是主流文學創作的發展方向,也理應成為網絡文學寫作、傳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對網絡文學的思想價值理念、審美觀念作出評價與糾正,是網絡文學監管者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一要提高網絡文學創作準入門檻,做好網絡文學發布及出版的審核工作,增強廣大管理人員在網絡文學創作、編輯、發布與傳播整個環節中的責任感、使命感。二要加大對網絡文學創作者、網絡文學受眾的宣傳教育。網絡文學創作者要文明創作,讀者要理性參與作品的討論交流,自覺抵制庸俗、低俗與惡俗的文化取向,傳播正能量。
繼承與延伸傳統文學創作理念,提升網絡文學的文化藝術水準。網絡文學商業化、利益最大化的運營原則,與文學精品創作、高品位審美的藝術追求存在矛盾沖突,導致各大文學網站中充斥著淺薄的網絡文學作品。在大眾話語權表達的基礎上尊重文學創作規律,將文學與日常生活實踐、現實教育意義統一起來,竭力提升作品的藝術水準、內容質量,才是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長久之道。
總而言之,融媒體時代網絡文學的內容創作、傳播形式需要不斷創新,應在迎合廣大受眾閱讀喜好的同時,處理好思想意識形態、商業化運營、藝術審美表達三者之間的復雜關系,立足網絡文學建設的思想教育價值、經濟價值與審美價值,創作出從屬于人民、經得起時代檢驗的優秀文學作品。
(作者為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①鮑嫻:《IP熱潮下的網絡文學版權困境探析——以2016年三大網絡文學版權事件為例》,《科技與出版》, 2017年第4期。
②高婷:《網絡文學作品IP改編存在的版權問題及對策思考》,《中國出版》,2018年第7期。
③謝磊、王雪梅:《網絡小說IP劇“生成”與“生存”研究》,《出版廣角》,2018年第4期。
④周波:《關于網絡文學經典化問題的思考》,《東岳論叢》,2016年第1期。
責編/刁娜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