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并報警稱,疑似鄭州一網約車司機在網絡上直播性侵女乘客。隨后,鄭州市公安局緊急開展調查,并于次日發布通報,“網約車司機性侵女乘客”事件的兩名當事人系夫妻關系,二人以盈利為目的,通過非法色情直播平臺,以網約車司機迷奸女乘客為噱頭,公開進行色情表演,吸引他人觀看,擾亂社會治安秩序。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涉事“星戀直播”APP也已停止運行。
公安部門的調查結果坐實了部分網民“此事可能系表演”的猜測。事實上,不擇手段追求流量的非法直播,已不是第一回。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色情低俗等內容,常常吸引不少關注,早已被證實是屢試屢驗的流量手段。而顏值、性感、穿著暴露等標簽一旦與直播相聯系,往往也能獲得特別的傳播效果。應該看到,這些非法直播都圍繞著“流量”來建構,也共同指向了一個命題:如何讓瘋狂的流量沖動行進在合法合規之中?
近年來,網絡直播方興未艾,一臺智能手機,一部麥克風,小成本的投入,極低的從業門檻,月入過萬的誘惑,引得很多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同樣看到商機的,還有另外一撥人,他們受“流量為王”等觀念驅使,通過境內外色情直播來吸睛,在社交媒體平臺沉淀和維系用戶,最后經過線上支付完成流量變現和收割。這些畸變的直播內容,不惜迎合低俗趣味,不僅破壞行業生態,更公然危害公序良俗,踐踏了法律紅線,決不能等閑視之、聽之任之。
當前,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已就“網約車司機性侵直播”表態,非法網絡直播平臺和網絡主播為牟取非法利益,不斷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線,行為極其惡劣,必須一查到底、堅決依法打擊。有關部門也正加強對涉及低俗內容的直播行為的監管查處,并在立法和國際合作層面尋找破冰之道,已陸續出臺《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法規,并對“夜車直播”“月光秀場”等多款涉黃直播類應用程序,該取締閉站的取締閉站,該永久禁入的永久禁入,該依法追責的依法追責。
毫無疑問,愈發嚴格的管理給非法直播按下“剎車鍵”,但除了打壓和扼殺其生存空間,也要正視現象背后的流量沖動問題。對流量變現趨之若鶩,是互聯網市場競爭下的自然產物,其內核是資本焦慮。但流量沖動始終是把雙刃劍,用之得當可以實現商業獲利,稍有不慎也可能帶來“滅頂之災”。所以無論如何,一切商業利益必須讓位于社會法制和倫理道德,任何直播內容都應遵守合法合規的底線。
作為直播行業重要主體,平臺運營方必須守住內容管控與底線監督的雙重防線。面對海量內容,加強內容審查、做好監管并非易事,必要時可推出引導式的內容樣板,提升對優質內容的推送激勵,同時制定負面清單,對直播內容明確劃出“紅線”,堅決杜絕色情低俗,鼓勵用戶及時舉報不良內容。網絡主播也應加強自律,在對流量的追求中,充分考慮底線問題,重拾公共價值,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只有堅持健康、積極的價值取向,抑制住“流量變現”的生存焦慮,才能讓網絡直播行穩致遠。(作者: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