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話就是講心里話,講自己對客觀現實的真實反映(意見和建議),講自己愿意講的話,講自己認為是正確的話。講真話才有力量。
我曾在《講好真話》一書中分析認為,所謂講真話就是講心里話,講自己對客觀現實的真實反映(意見和建議),講自己愿意講的話,講自己認為是正確的話。講真話才有力量。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常常與“虛假”“偽裝”相對應。“虛假”說的是與現實不符,而“偽裝”則是憑借的外部力量有意掩飾自己的本來面目。
“講真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予以解讀。
一要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意愿表達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反映,這種反映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不論是自然的,還是社會的,不論是“馬航失聯”“問題疫苗”“新冠肺炎”等突發事件,還是生老病殘衣食住行的生活瑣事,它都是真實的客觀存在。
我們提倡講真話,當然不是語無倫次、胡言亂語。那么,怎樣才能鑒別我們的意見表達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呢?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確認它的真偽和優劣。公民在參與政治活動中,力求說真話是指說正確和基本正確的話。為什么說“力求”呢 ,這是因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互動和諧統一運動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眾多突發、偶發因素。這些因素的出現,會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與判斷,自然也會影響人們的意見表達。“力求”,是我們講真話的初衷,最終實現“正確和基本正確的話”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這就是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運動變化 、發展、互動的辯證法。
二是發自肺腑的由衷之言。首先它是人們在安全自由狀態下的自然表露。真話不是官場之語,不是應酬之言,不需要裝腔作勢,也不能頤指氣使。人們能心情舒暢講真話,是人權的基本要求;保障公民講真話的權力,是國家民主政治進步的表現。馬克思指出:“發表意見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為它是一切的基礎。”
發自肺腑的由衷之言的第二層意思是說,這種由衷之言可能是不正確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話。在現實中常有這樣的誤解,以為講了真話就一定是正確的,有關方面就一定要全盤接受并付諸行動,否則就是不聽真話、不讓人們講真話以致不讓人講話。
發自肺腑的由衷之言強調的是人們說話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是自由的、安全的、不受利誘和不受強迫的。至于這些話是否正確,是否為真理,卻是要接受實踐檢驗的。掌握民情,是領導科學決策的首要前提:正確的話,可以幫助決策者把握時局,認清形勢,科學決策;片面或錯誤的話,也有利于掌握動態,分析原因,從另一面或反面檢查改進工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批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聰明人卻會從“對策”中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勇于和善于傾聽意見特別是不同意見、反對意見和錯誤意見,也是這個道理。
真話不是真理,真話不是政策,真話不一定要全盤接受,真話有時也是錯誤的,講了錯誤的話要承認要改正。民眾意見表達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和體驗的過程,在民眾自覺參與和平等交流中,大家會在過程的體驗中感悟到國家法律的尊嚴、建設的艱辛、管理的繁雜和社會的多樣化。通過學習和升華,對于提高整個民族的政治和科學文化素質是大有好處的。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是執政黨的一項重要任務。
現實問題是一切研究的源頭,關注社會,參與實踐,與時俱進是一切研究者的職責。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感的人,應該是知識和文憑,關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設三者的完整統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時間長河則是檢驗人們認知和實踐是非功過、真偽曲直、正誤優劣的最終尺度。“講好真話”一定要有這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