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教育新論】努力構建體教融合的學前教育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的教育體系,并指出要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13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會議再次強調了體教融合的概念,并指出體教融合的核心是要重視體育在教育中發揮的積極作用。這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體育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是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的重要抓手;二是,只有體教融合才能實現全人教育的根本目標和競技體育高效發展的重要任務。

但是,當前體教融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基本圍繞“小學-中學-大學”的框架,忽視了學前階段的基礎作用。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強國必先強神,強神必先強身,要強身必先注意幼年的兒童。”3-6歲是個體身心發展關鍵期,對幼兒體育的價值低估必然會對落實體教融合政策以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帶來不利影響。沒有學前的體教融合是不完整的,沒有體教融合的學前教育是不夠科學的,將體教融合延伸到學前階段刻不容緩。本文將對學前階段體教融合的價值、落實體教融合的瓶頸及其突破策略進行分析。

幼兒階段體教融合的價值

幼兒階段是體教融合體系的起步點,也是確保體教融合體系完整的關鍵環節,關乎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人民健康的提升和兒童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首先,體教融合覆蓋學前階段,有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當前體教融合的推進有兩個重點,一是遵循基礎教育的公平優先和全民普及原則發展大眾體育;二是遵循精英教育的效率優先和因材施教的規律發展競技體育。教育部體衛藝司提出確保每位在校學生都掌握一項運動技能,這體現了體育教育的公平原則;從眾多體育技能掌握者中遴選出優秀運動員,加以更專業的訓練和培養,成為中國競技體育的精英,則是遵循了效率優先的人才培養規律?,F行“小-中-大”競技人才培養模式將中小學階段作為競技人才培養的金字塔基礎,通過對低齡群體的體育普及,將具有天賦的競技體育人才層層向上推送,為高校體育進行人才補給,最終由高校培養優秀競技體育人才,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這將是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新路徑。從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角度,幼兒階段是發現一個人運動天賦的重要時期,體教融合向低齡段衍生,將幼兒階段納入競技體育人才儲備金字塔,有利于競技人才數量和質量的提升以及整個人才培養鏈條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體教融合覆蓋學前階段是全面健康國家戰略的重要保障。幼兒階段體質健康關乎個體未來的體能和身體素質,關乎全民健康水平。目前我國幼兒體質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據最近一次兒童健康狀況調查顯示,從1990年至今的20多年,少兒體質一直呈持續下降趨勢:與2000年相比,少兒肥胖率增長近 50%;視力不良檢出率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我國幼兒動作發展不協調,比率高達42%。幼兒的協調性、速度、力量、靈活性、平衡性等基本運動能力的缺乏在發展后期是難以彌補的。中國人體質健康的發展應該從娃娃抓起,從教育入口開始抓起。

最后,體教融合覆蓋學前階段是促進個體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教育的功能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體教融合的出發點就是將體育作為育人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手段,來自體育學、心理學、教育學和生理學的跨學科研究已證實體育具有跨領域的育人功能:

一方面,體育可以促學育智。20世紀以來,心理學及腦科學發現體育和個體智力、注意、記憶及學業成績都有密切關聯,這一點在幼兒期尤為顯著。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幼兒處于感知運動階段,充分的肢體動作將內化為幼兒的思維過程,幼兒階段的體育和動作發展對個體未來的認知能力具有長效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體育可以啟德健心。蔡元培先生曾說過“完全人格,首在體育”,體育運動過程中個體抒發情感,調節壓力;釋放個性,表達自我;協調人際關系,發展集體意識;培養堅持、團結、誠信、友善的個人品質,并實現信念和價值觀的代際傳遞。幼兒處于個性發展和社會化關鍵期,需要抓住這個關鍵期,通過體育運動來實現教育“立德樹人”的使命。

幼兒階段體教融合的瓶頸和突破策略

盡管幼兒階段體教融合具有重要價值,但實施體教融合面臨一系列瓶頸,需要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突破。

實施體教融合全學段覆蓋,突破意識和政策瓶頸

姚明認為,體教融合最大的挑戰還在意識層面。一方面,當前體教融合工作對幼兒階段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幼兒階段缺位;另一方面,幼兒教育中也沒有給與體育教育足夠的重視,一些教育管理部門和幼兒園對幼兒體育的價值、特點和方式認識不足,理念上存在重智、重藝、輕體的傾向,使得幼兒活動時間往往不夠,運動負荷不足,幼兒體育教育中缺乏標準,沒有相應的標準化評價。

幼兒階段體教融合首先需要提升意識,疏通政策。首先,要強調幼兒階段在體教融合中的重要價值,從政策上明確體教融合的全學段覆蓋,明確學前階段在體教融合中的起點位置。其次,強調體教融合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在幼兒教育中樹立體教融合和健康第一的理念,營造體教融合的生態,呼喚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符合我國國情的指南性文件,以指導和規范幼兒園體教融合的原則、方法和評價標準。

建構研究和教育體系,突破智力和人才瓶頸

體教融合的落實和促進需要建立基礎和應用研究以及教育課程等一系列智力支持。目前幼兒階段體教融合的智力體系不完整。從理論研究層面,不同學科各自為政,學科之間的對話比較分散,沒有整合。從教學體系來說,尚缺乏適宜和完整的教學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較單一、教師控制往往過多,幼兒體育師資短缺問題較突出,幼兒體育教師培養無渠道,體育學和教育學都不培養幼兒體育教師,機構派師現象較普遍,課程效果難以客觀評估。

推進幼兒階段體教融合,亟待建立相應的智力體系。首先,體教融合需要進行扎實深入的基礎研究,突破表層經驗的局限,發現幼兒體教融合的核心影響因素和內在規律。這需要突破學科壁壘,加強學科對話,融合來自體育、教育、心理和衛生等多學科的理論和經驗,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幼兒體教融合理論體系。其次,體教融合需要對一線教學中的課程方案和教師培養進行探索和完善。“體教融合”事實上是對體育育人模式的探索,需要打破原有框架,對現有課程進行深刻改革,充分給體育課程賦能,打造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多樣、動態、適宜的體育課程,釋放體育的健身、健心、育德、促學等多元教育功能。

推進家校社全域育人,突破資源瓶頸

體育和教育融合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實需要場地、器械、教師等一系列資源,我國幼兒體育教育發展正面臨資源不足的窘境。突破資源瓶頸,需要充分整合家-校-社三方資源,實現全域育人。

首先,幼兒階段體教融合需要充分發揮家庭的基礎作用。家庭對幼兒體育的重視和引導對幼兒階段體育素質的發展具有基礎影響。因此,要積極引導家長重視和參與幼兒體育運動,培養幼兒體育的良好習慣,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其次,幼兒園是學前階段體教融合的主體和主陣地。幼兒園要通過教學和課程改革,發展適宜的課程及活動,有效促進幼兒體質發展,并充分利用體育的多重育人功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園還應通過家園共育,普及和引導家庭體育運動的觀念、知識和方法。

最后,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并有效規范社會機構的行為。充分利用社區、體育場館及第三方教育機構的場地、器械等資源。充分發揮社會機構組織在課程創新和人才培養上的作用,彌補當前智力資源的不足。

綜上,幼兒階段體教融合是落實立德樹人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當前幼兒階段實施體教融合亟待突破意識和政策、智力與人才以及一系列資源瓶頸。

作者:何文義  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秘書長,研究員;黃翯青  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王克]
標簽: 體教融合   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