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是育人的重要載體,科學規劃課程,尊重生命成長。正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所指出的,要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這與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劉彭芝校長“愛與尊重”的育人理念不謀而合。這一理念,隨著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的建立,在朝陽的沃土上生根發芽,碩果累累。
謝澤運校長
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在謝澤運校長的引領下,形成了“傳承人本、立足朝陽,成就教師、發展學生,給每一個孩子提供一片自由飛翔的天空、辦人民群眾滿意的適合的卓越教育”的辦學理念。學校以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為導向,抓住課程育人的主陣地,堅持課程立校,從頂層設計到課程開發,再到課程實施的全過程,集思廣益,精心打磨,尊重差異,科學布局,構建了“三層五向”課程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成為促進學校卓越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成就了名校辦分校的典范。
傳承人本,創新發展: 課程立校成就名校辦分校的典范
2011年9月,人大附中朝陽學校正式開學以來,一直秉承人大附中本部的辦學思想和精神內核,為學生提供全面優質的課程資源,致力于使學生成為新時代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有中國精神和現代文明素養的卓越接班人。短短幾年時間,在校學生已達5千多名,成為一所倍受家長們廣泛關注、學子們心向往之的朝陽區優質名校。
“人大附中從教育理念、管理團隊、教師隊伍和軟硬件資源等方面對我們的指導和扶助無處不在,那么新辦校如何完成從‘輸血式發展’向‘造血式發展’的轉變,形成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謝澤運校長闡述了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的發展之道:“我們在探索中逐漸意識到,課程是育人理念的重要載體,是育人實踐的主要陣地,課程建設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指揮棒,更是成就一所學校卓越發展的根基所在。”
課程建設彰顯學校育人理念。教育成功的重要標志是學生能夠主動、自覺、自主的規劃自身的發展,按照自身的興趣和職業生涯規劃選擇課程。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在充分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以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導向,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潛能的不同設置課程。如面向全體的基礎課程是從國家層面規定了全體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面向群體的拓展課程則充分考慮了學生發展的多元需求,同時兼顧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創新能力;面向個體的高階課程通過興趣社團的組建與專業教師的指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研究,發展優勢潛能,獲得突出特長。在三層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學校還探索實施了小班制教學和走班制教學,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極大地提升了課程安排的自由度,為課程的可選性創造時空條件。學校在課程體系建設上的創新體現了“尊重個性,挖掘潛力”的辦學宗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
課程建設蘊藏獨特魅力。上課時,教師所講的內容是顯性的,教師在課程中所體現的情感價值取向,所實施的教學策略,對學生的關心關愛是隱性的。這種隱性的教學更能激發學生內在動力,發揮課程最大的育人效能。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堅信高效常態課是學校的生命線,始終致力于推進“以問題為核心”的課堂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在不斷追問中尋求自己的精神家園;實施“問題化學習”的學習型策略,在真實的問題鏈中形成學生認知,在新問題的生成中達成認知的跨越;推進“問題活動化”的課堂實施策略,在活動場景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與合成,把課堂變成思想活動的實驗室。在課程建設中,學校以課程的集群與整合為亮點,以創新與實踐為價值追求,敦促教師不斷提升課程的精神內涵,為學生的能力發展保駕護航。
課程建設鋪就卓越之路。學校自2014年有首屆畢業生以來,中、高考畢業生的成績均獲得大幅度提高,超強的教育增值能力贏得廣泛的社會美譽度。2019年高考成績平均分遠超北京市總平均分,中考總分優秀率高達96%。人大附中朝陽學校不僅在教學成績上大幅攀升,學生綜合素養教育成果也有口皆碑。近年來,學校榮獲了北京市優質高中校、北京市基礎教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先進單位、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示范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朝陽區科技示范校、朝陽區美術特色校等40多項榮譽稱號,辦學美譽度不斷提高,被社會譽為“名校辦分校”的典范。
在近十年的辦學實踐中,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專注在課程建設上深耕細作,以課程立校打造教育品牌,以課程建設引領學校發展,對區域教育資源價值最大化起到關鍵作用,實現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層五向,縱橫開合:滿足多元需求的課程體系
從圍繞三級課程建設而開發的初創期,到圍繞學生特長發展而開發的發展期,逐漸進入圍繞核心素養提升而開發的成熟期,歷經近十年的探索和沉淀,人大附中朝陽學校構建了“三層五向”的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科學均衡,課程形態豐富多元,力求給每一個學生一片展示自我的天空,給每一個學生插上搏擊長空的翅膀。
在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上回答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負責學校教學工作的閆艷晨副校長談到:“在‘三層五向’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發展的多元需求”。結合十二年一貫制的特點,學校以國家課程建設為中心,整合資源研發校本課程,關照學生特長開設選修課程,在縱向上形成了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高階課程三個課程層級,在橫向上形成了課程的“向真”“向善”“向美”“向實”“向新”五方面價值取向。其中,“向真——科學素養與探索精神”意在通過相關課程,培養嚴謹客觀、實證的科學精神,讓學生用知識來求真;“向善——人文與價值課程”意在通過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探求優秀文化的真諦,以品格來求善;“向美——體育與藝術課程”意在通過對身心各要素和諧的追求,塑造內在的優雅氣質和外在的優美姿態;“向實——技術與實踐課程”意在表達知行合一,實事求是,用“匠心”琢磨本領和技藝;“向新——探究與創新課程”旨在通過教育打破思維定勢,向尖端領域鉆研,培養敢于革新、善于創新的精神實質??v橫交錯的課程體系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階梯。
課程建設是學生自由發展、學有特長的堅強后盾。隨著課程體系的逐步成熟,學校的校本課程愈發豐富,形成了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群、現代文明素養課程群、體育健康課程群、藝術活動課程群、創新科技課程群、競賽課程群、勞動教育等幾大課程群,開設了茶道、漢字與書法、足球、定向越野、藝術體操、DI創新思維等400多門校本課程,成立了天文社、趣味實驗社、動畫剪輯、花式籃球等157個學生社團。豐富多元的課程滿足了學生開闊視野、拓展興趣、發展特長的需求,形成了全面綻放的良好育人成果。學校馬政旭同學的植物研究論文獲“第十二屆國際天南星科植物學大會”最佳論文獎;劉東澤同學獲得第3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國科協主席獎;支點同學獲得第十九屆全國新概念作文競賽一等獎;學校在2018年參加世界運動會,藝術體操項目獲得全球第4名;高中的DI思維創新項目連續三次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在美國的全球總決賽并獲得亞洲區第一名……
完善課程體系,促進精準化培養和個性化教育。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尊重,特長都能得到發展,學校在小學、初中、高中全部實行小班化教學并穩步推進“走班制”改革。目前,已經在校本課程、選考課程和培優補差課程三個領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走班制度”。校本選修課程體系貫穿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個性課程三個層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走班上課;為適應新中考的要求,學校在初二、初三年級實行語數外課程在行政班級上課,選考科目走班上課,最大限度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為了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學校還開發了培優補差課程,讓學生結合自己薄弱學科加強學習,從而實現各得其所,有效提升。
人大附中朝陽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把課程立校的理念落實到課程體系建設的每個環節,從小學到高中縱向注重課程與知識的連貫性,橫向則將課程科學合理的做好集群與整合工作,形成了縱向連貫、橫向拓展、視野開放、聚焦育人的“三層五向”課程體系,既保證學生充分掌握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又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發展特長的廣闊空間,真正讓課程成為學生成長的搖籃。
集聚資源,自主研發:注重思維提升的課程設計
隨著時代的發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常態,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從課程立校的角度,充分調動教師教學資源,研發課程工具,建設課程集群,進行課程整合,實現了對學生思維的深度拓展。
校本選修課服裝藝術展示活動
“創新是一種習慣,我們在小學階段的課程實施方案中就提出了要使學生具備渴望探究、善于提問、勇于質疑、嘗試驗證的科學思維。”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小學部副校長舒強向我們闡述了開發課程思維工具的主要動因。以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學校在專家的指導下開發了思維導圖、導學單、思維板書、思維錦囊等可視化思維工具以及語言模型、教學暗示、方法提示等思維策略工具。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每一種工具的運用都能發揮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能效。比如思維導圖,學生在自主預習階段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完成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知,在小組討論階段,通過合作學習匯聚集體智慧,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在教師講解和全班交流階段,進行思維碰撞,將最終的學習成果進一步體現到思維導圖上。思維導圖完整呈現了學生在各環節思考的過程,是教師把握學情,改進教學策略的依據,也是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發散思維的有效方式。學校專門組建了研發團隊依據不同學段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開發相應的思維工具,促進學生關鍵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與提升,實現國家課程的創新性實施。
隨著知識更新的加快,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融合愈加頻繁,這種發展趨勢敦促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的變化。學校以教學計劃的整體優化為目標,以學生多方面掌握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儲備為原則,打破原先課程的嚴格分類,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構建具有一定學科相關性、知識完整性、內容繼承性、結構相對獨立性的課程集群。以《現代文明素養》課程群為例,整合了中西方經濟、政治、法律、戲劇、電影和詩歌等諸多方面的課程,涉及語文、英語、政治、地理等多個學科門類。“課程內容相對獨立完整,卻又以教學內容為紐帶,隨著教學需要不斷更新或擴展,這樣的課程集群是我校課程建設的一個亮點,有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實現綜合育人效果。”負責初中課程改革的程兆潔主任道出了課程集群建設的特點和優勢。
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系統性,全方位提升學生綜合思維能力,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對課程進行整合建設。一方面是對國家、地方和校本三層課程的整合,例如校本課程《探秘美國歷史》,以美國歷史、政治、文化、社會熱點事件為教學素材,將英語閱讀、聽力、口語和語法整合到課程內容中,并在其中滲透跨文化的思考,完成了對國家課程初中英語、初中歷史和地方課程國際理解的整合。另一方面是開展基于現實情境的項目式學習,例如高中階段學校開設了“元大都護城河水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課程,該課程讓學生綜合運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與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識,圍繞中心問題開展綜合學習實踐。學校項目式學習培養了學生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調動各方面的知識,這個過程鍛煉了學生深入探究的能力,打破了學科思維框架,培養了學生跨學科思考的能力。同時,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通過分工發揮各自特長,合作共贏,在實踐中接受別人的優勢和自己的短處,對學生的情感價值觀也是一種提升。
課程是培養能力的主要環節,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在學校頂層設計、學科專業研發、師生自主開設、教育資源整合四個方面形成合力,著力在課程設計上體現對學生思維方式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了課程育人的效能。
拓寬視野,立體育人:著眼全面發展的課程實施策略
教育是對人靈魂的塑造,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在課程實施中,深刻把握時代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方向,深入研判我國課程改革的趨勢,跳出了傳授知識、提升技能的小格局,著眼于守正創新、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為國育才的大格局,有計劃地進行綜合育人,促進學生在知識結構、行為方式和道德品質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注重體驗和實踐是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在課程實施中一以貫之的策略。以《探觸文學的脈搏——人大附中朝陽學?,F代文學課程體驗與實踐活動》為例,為了讓學生感受中國現代文學的百年歷程,深入了解當代文學名家和文學流派,語文組教師集體走進學校附近的中國現代文學館,甄選與語文課程相關的文人,如魯迅、巴金、郭沫若等,結合課程標準和文學館的圖文資料,設計實踐任務單,并選取學生志愿者準備講解內容。活動當天,由教師帶領學生參觀文學館常設展區,通過圖片、手稿等資料,近距離感知作家當年的風采,同時傾聽學生志愿者現場講解,從不同角度分析現代文學的階段特征,感悟文學創作對于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重要歷史貢獻,完成實踐活動任務單。課程的實施過程緊扣社會生活和現實情境,注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體驗,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充分運用到社會實踐生活中來,真正做到將知識靈活運用。
“教育要通過生活實踐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這是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見,也是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在課程建設中始終秉承的理念。京外綜合實踐課程是學校的一大特色,該課程以“傳承革命精神,溯源華夏文韻”為主題,結合學生年段特點和認知規律,從紅色教育、文化溯源、文學素養三個方面分四條線路進行研學安排。針對行程地點和資源,學校備課組在行程前設計相關內容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對目的地有初步感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在行程中,學生將按照教師編寫的綜合社會實踐研學系列教材,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研學課題。行程結束后,學生要上交研學成果,在所在班級進行匯報。京外綜合實踐課程堅持價值引領、堅持自主探究,通過情景化教學、體驗式教育,為學生提供應用知識的舞臺、探索真理的空間,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交際能力、分析能力、自主管理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時代教育價值。
知識和素養提升離不開健全人格的保駕護航,人大附中朝陽學校通過融合多方資源,開設系列化德育課程,感染學生的精神世界,激活學生的內生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快樂中自信地成長。目前,學校構建了“唱響經典·愛國主義教育”課程、“創新實干·勞動教育”課程、“弘揚經典·國學教育活動” 課程、“明禮導行·依法治班”課程、“潤心養正·養成教育”課程、“崇德勵志·星級學生榜樣”課程等六大主題德育課程。學校注重啟發性教育與顯隱性教育相結合,開發了大量實踐德育課程,帶領學生走進孔廟、國子監等實踐基地,在社會大課堂中知曉、感受、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堅定文化自信,提升綜合素養,努力做一個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時代新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堅持知行合一,在社會實踐的大課堂中,探索學生發展的多樣性、生成性和開放性是人大附中朝陽學校課程建設的一大亮點。學校著眼綜合素養,拓展知識邊界,為學生們創造了更加健康、科學、持續的發展空間。
課程是教育的高地,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在近十年的課程實踐探索中,打造了“三層五向”課程體系,在價值引領上要求學生“向真”“向善”“向美”“向實”“向新”,在發展方向上為學生提供多元、廣闊的平臺,在思維開發上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品格塑造上注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實踐精神,科學激發學生潛能,拓展學生發展空間。
面對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在謝澤運校長和教育團隊的努力下,勇于創新,講究實效,走出了一條以課程立校的卓越發展道路,樹立了名校辦分校的成功典范!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