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人民論壇評論 > 正文

人民論壇網評 | 構建自然災害防御現代化體系

1587886306944

8月18日下午,正在安徽省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蒙洼蓄洪區曹集鎮利民村西田坡莊臺。看到莊臺街道整潔、村民生活井然有序,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說,“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華民族同自然災害斗了幾千年,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還要繼續斗下去。”中國是一個頻繁發生洪災的國家,一部中華文明史,就是一部與洪水不斷做斗爭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昭示中國人民面對永恒命題的智慧與從容,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觀,也為全面提高災害防御能力指明路徑。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防御法律體系。構建自然災害防御法律體系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蹄疾步穩系統推進、常抓不懈。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保護環境為立法原則,制定出臺預警監測、災害應急對策、防御救援、信息公開、災后幫扶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對政府、民眾的防災責任、防災組織機構、防災規劃制訂、應急管理等有關的重大事項作出明確規定,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執行力度,確保于法有據、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構建完善自然災害防御規劃體系。7月份,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把重大工程建設、重要基礎設施補短板、城市內澇治理、加強防災備災體系和能力建設等納入“十四五”規劃中統籌考慮。要以“十四五”規劃為總攬,加強細化研究,制定關于防救災的綜合與長期計劃、有關防救災的業務計劃與地區防救災計劃應注意事項。地方各級政府要根據本地區災害的特性,制定有關災害預防應急,災后復原重建、物資分配、運輸通信等計劃。針對救災時可動員的專家人數、機器數量、食品種類數量、避難場所地點、收容人數、飲用水數量等資料,將其詳細納入防救災計劃中,進而規劃出縝密而且有效率的內容。

著重加強自然災害防御監測預警體系。備預不虞,為國常道。突出預警能力建設,確保信息傳播效率,降低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健全災害信息管理部門組織架構,明確主體責任,主要的災害信息管理部門要做好災害信息預報和災害發生時災害信息的收集發布管理,做到災害信息傳播系統的每一個環節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在災難的任何階段,各司其職,嚴格按照制度和命令行動,一環接著一環,保障信息傳播渠道暢通。

抓常抓細自然災害防御防災教育與培訓機制。注重培養全民危機意識、自救互救技能和心理應對能力。整合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資源優勢,開拓創新,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立體式的加大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構建由政府、社會團體、個人組成的全社會防災教育體系,建設防災教育及培訓中心,面向公眾開設各種減災培訓、應急培訓等課程。將防災減災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學校定期開展災害模擬教育,讓學生養成災害本能反應,減少對災害的恐懼。(作者:嚴穎)

[責任編輯:張迪]
標簽: 自然災害   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