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特約監察員制度的實踐困境
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都要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豐富和完善。從特約監察員制度實施一年來的情況看,特約監察員作為對紀檢監察機關進行外部監督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履行監督職責等方面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實踐中擺脫“花瓶擺設”,充分發揮特約監察員隊伍專業技術才能。要使特約監察員真正專注服務于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大局,著重發揮對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作用,著力發揮參謀咨詢、橋梁紐帶、輿論引導作用,在實踐中需要對特約監察員深入加強宣傳教育,著力提升他們的政治站位。特約監察員選聘范圍廣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如何讓他們的專業知識為加強和改進紀檢監察工作提供實質性幫助,在監督過程中使監察委員會和特約監察員共同發力,這還需要在實踐中深入探索。
實質性提升特約監察員監督力度,加強特約監察員隊伍的專職化建設。根據《國家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工作辦法》相關規定,當前特約監察員是以兼職形式履行監督、咨詢等相關職責,他們不脫離本職工作崗位,工資、獎金、福利待遇由所在單位負責。所以,特約監察員如何科學、合理、恰當地處理好“本職工作”與“兼職工作”的關系,以充沛精力和時間投入紀檢監察工作,這在實踐中需要找到“平衡點”。從長遠來看,應該建設一支專職化特約監察員隊伍,或者至少在特約監察員隊伍中保證一定比例的專職工作人員,才能保證特約監察員充分行使他們的職責和權利。
加強相關立法工作,建立特約監察員獨立專職機構。當前特約監察員的聘請任職、工作職責、權利義務和履職保障等,是依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頒發的《國家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工作辦法》,從權力架構上看特約監察員受國家監委領導,二者是“從屬關系”,監察委員會是邀約者,特約監察員是應約者,監察委員會在實踐中能否真正為特約監察員提供良好履職環境,直接關系到特約監察員監督作用的發揮。因此,需建立獨立的特約監察員機構,專門出臺正式法律法規來規范這一制度,為特約監察員制度的運行營造良好司法環境和社會環境。如特約監察員機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受它監督。這使特約監察員和監察委員會成為權力平行的獨立的專職機構,有利于保證其獨立的工作程序和獨立的經費保障機制等,從而更好地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保駕護航。
助推新時代特約監察員制度高質量發展
特約監察員制度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考慮各個方面的綜合影響因素,結合當前監察體制改革實際進一步優化,增強監督的科學性,真正發揮出這一制度設計的優勢。
高標準嚴要求特約監察員高質量完成被委托工作。當前特約監察員隊伍來自于中央和國家機關、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代表,專家學者,媒體和文藝工作者等領域,政治業務素質高,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高的社會聲望,他們是兼職,沒有思想負擔。需對其進行高標準嚴要求管理,發揮他們廣博專業知識的優勢,保證其提出客觀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國家監委需要從政治和戰略高度加強特約監察員隊伍建設,堅持原則不動搖,幫助他們深化對監督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使他們有較強的責任心,能夠把履行好對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的職責當作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工作來對待,以高度政治責任感投入到這項特殊而又神圣的工作中,真正成為做好國家監察工作的有力幫手,更好發揮監督員、參謀員和引導員作用,最終使紀檢監察機關的監察權能夠高效、精準的運轉和實施。此外,監委還要嚴格對特約監察員進行動態管理和考核,及時發現問題,促進特約監察員嚴格兌現履職承諾。同時,還需要求他們在本職工作中作好廉政勤政的表率。
提升特約監察員監督工作的建設性。特約監察員隊伍具有業務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等優勢,如何有效發揮這支特殊隊伍的優勢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特約監察員不僅僅起到“傳聲筒”和“監督員”的作用,更要在具體工作中“出實招”,積極發表建設性意見,及時精準地向國家監委建言獻策,以彌補紀委監委“當局者”對監察體制改革中個別問題的認識盲區。民主監督是一項嚴肅的、負責的政黨行為,因此,需要特約監察員隊伍在針對具體問題知實情、講實話基礎上,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客觀分析和研究,以高度責任感提出切實可行的合理建議。特約監察員的民主監督是一項嚴肅的法定職責,他們的建言獻策不是感性的而是科學的和理性的,這也是衡量特約監察員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
搭建形式多樣的活動平臺,創新工作機制。要更好發揮特約監察員在實際工作中的參謀咨詢和橋梁紐帶作用,紀委監委要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為他們搭建監督平臺,為他們充分履職創造條件。在紀檢監察的實際工作中,要充分保證特約監察員列席重要會議,參與重大事項的監督檢查,積極組織他們參與接訪工作,將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幫助紀檢監察機關更精準更有效行使監察權,助推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鑒于當前的制度設計,特約監察員在工作形式上屬于兼職,同專職的監察委員會之間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一定距離。為此,要縮短監督者同被監督者之間的距離,以實現對被監督者監督。為此,“監察委員會要為特約監察員依法開展對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監督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便利”,組織特約監察員“列席國家監察委員會組織的有關會議,參加國家監察委員會組織的有關業務培訓”,通過有效搭建多渠道交流平臺,推進特約監察員監督工作的常態化和科學化。
紀檢監察機關要增強被監督意識,更好地科學執政、依法執政。當代民主政治體制下,權力是要受到監督和制約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力。增強被監督意識,就是在履行紀檢監察職責時應具有的責任心和原則性。紀檢監察機構當前處在正風肅紀反腐的前沿陣地,存在著被腐蝕、被“圍獵”的危險。這一特殊機構在實際工作中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不斷強化自我監督的同時,積極為特約監察員創造工作條件,勇于接受和主動配合包括特約監察員在內的外部監督,以保證自己更好的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要意識到實施特約監察員制度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改進紀檢監察工作,使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更好地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此外,要助推新時代特約監察員制度高質量發展,還要加強橫向和縱向層面的溝通和聯系。例如,受聘于全國各地不同層級的特約監察員和受聘于同一層級的特約監察員之間,應該建立廣闊的聯系網絡,網絡成員間相互配合支持,以更好地將黨內監督與民主監督、社會監督相結合,使“網格化”的各類監督協助紀檢監察機關始終沿著黨和人民確定的方向前進。
(作者為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重點項目“新時代中國特色政黨治理體系整體構建及協同優化研究”(項目編號:19GJJB018)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年。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國人大網,2018年3月21日。
③《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新華社,2019年1月6日。
④《在新的起點上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求是》,2019年第5期。
⑤《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并講話》,新華社,2018年12月14日。
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國家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工作辦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18年9月3日。
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邀請國家監委特約監察員走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19年3月31日。
⑧《以開放姿態主動接受監督——寫在國家監委聘請第一屆特約監察員一周年之際》,《中國紀檢監察報》,2019年12月17日。
責編/張忠華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