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廣大農民和基層干部發揚偉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堅持抗災奪豐收,為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 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只有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才能讓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更加穩固,在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下仍能不畏浮云、不亂陣腳。
要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糧食生產的主要載體,只有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退讓,才能讓14億中國人的飯碗端得牢。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集中整治農村“大棚房”、亂占耕地建房等存量問題,摸清未耕種土地、撂荒地現狀,強化耕地占補平衡,創新耕地保護路徑,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有力推進耕地質量保護提升工作,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鼓勵和引導農民科學施用有機肥,推廣秸稈粉碎還田等技術,減少農田污染,提高耕地地力,切實做到“藏糧于地”。
要把握科技興農主線。耕地有限,科技無限。重農固本,讓農業發展挑上“金扁擔”,實現農業科技現代化,是提升糧食生產量和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路徑。以數字技術穩住糧食產量,加強農業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助推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業發展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以科技創新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向農業全產業鏈配置科技資源,支持產地建設農產品儲藏保鮮、分級包裝、電商平臺等設施,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對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引領,走出一條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現代農業新路子。
要抓好隊伍建設底線。促進農業全面升級,推動農村全面進步,實現農民全面發展,需要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牢牢穩住“三農”基本盤,就要大力實施“人才興糧”戰略。積極開展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等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突出抓好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好“土專家”“田秀才”等示范帶動作用,引領農民群眾發家致富。實行科技人員隊伍動態化管理,組織科技人員開展科技下鄉技術指導服務,完善科技人才創新激勵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強化農業科技推廣人才的作用發揮,及時有效地把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傳播到廣大農民手中,把農業基礎打得更實、讓糧食安全防線筑得更牢。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今年豐收來之不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長江流域嚴重洪澇災害、東北地區夏伏旱、連續臺風侵襲給糧食和農業生產帶來挑戰。越是任務艱巨,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安全。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糧食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全面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全力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作者:劉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