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科技視野 > 正文

劉家義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于實踐積極作為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發展規律、敏銳洞察歷史大勢、主動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建新發展格局,既以國內供給質量的改善提升我國綜合競爭力,又以國內需求的壯大為全球資本、技術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這對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從根本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山東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必須深刻把握其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主動作為、創新求變,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著眼增強內生動力,做足“激活內需”大文章

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好滿足國內需求,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山東人口超過1億,消費總量全國第二,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必須牢牢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定不移擴消費、強投資、優供給,讓各類市場主體共享山東市場的“大蛋糕”。

積極拓展消費空間。著眼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文旅、體育、家政、康養等服務消費提質,促進汽車、家電、餐飲購物等實物消費升級,有序改造提升城市步行街,補齊城鄉消費基礎設施短板。鼓勵發展宅經濟、假日經濟等,加強創業扶持和就業培訓,促進群眾靈活就業。聚焦衛生防疫、基礎科研、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等領域,加大政府購買產品和服務力度,促進公共消費。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堅持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構建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的“四新”產業發展生態,助力產業升級。實施新基建三年行動,開展5G、數據中心、特高壓等重點行動,建設智慧農業、智慧工廠、智慧文旅等領域應用場景,努力創建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區和示范區。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城鎮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加強鄉村道路、飲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城鄉融合,推動鄉村振興。按照“一群、兩心、三圈”布局,打造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濟南、青島兩個中心城市,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積極提升供給質量。供給既能優化需求,又能創造需求。應以更大力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生態環保,更加注重標準引領,更加注重品牌建設,更加注重科技創新,推動“山東制造”向“山東智造”“山東創造”轉變。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提升教育、醫療、養老、金融等服務供給,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發揮海爾卡奧斯、浪潮云等優勢,構建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全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引領區,打造青島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帶動區域和產業鏈協同發展。

著眼增強核心競爭力,培育安全穩定產業生態

必須眼睛向內,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構建優良產業生態。山東產業門類齊全,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和197個工業中類。近年來,我們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我們將充分發揮制造基礎優勢,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產業生態區域化為重點,打造完善的制造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

努力在補鏈上取得更大實效。實施產業固基強基工程,一個產業一個產業研究,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找準產業鏈中關鍵裝備、關鍵部件、關鍵產品等“卡脖子”環節,積極打通產業鏈堵點、連通供應鏈斷點,做足做好優化提升文章,把短板補齊、把長板拉長,培育區域性特色產業生態。

努力在擴鏈上取得更大實效。對此,關鍵是把握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系,既立足自主可控和國內大循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又堅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加快培育開放型產業鏈,在更大范圍內聚集要素、配置資源。我們將持續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探索產業分工新機制,加強產業鏈合作。建設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拿出100平方公里產業凈地,面向全球加快引進一批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吸引更多全國全球產業鏈高端企業或技術落戶山東,形成產業鏈供應鏈高度協同、集約、高效的現代優勢產業、戰略新興產業集群。

努力在強鏈上取得更大實效。著眼長遠實施“領航型”企業培育計劃,形成大中小企業合理分工、融通互促的“1+N”發展格局。“1”即產業帶動力強的鏈主企業,特別是瞄準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精細化工等重點產業,加快培育一批千億級甚至數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打造制造強省“四梁八柱”,提高核心競爭力。“N”即配套領域眾多單項冠軍,聚焦行業細分領域,挖掘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促進區域產業生態良性循環和自我演進,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鏈條,讓山東產業生態更優、產業質量更高、產業國際競爭力更強。

著眼打通經濟循環,暢通互聯互通大通道

只有互聯互通,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循環起來,才能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勁動力。山東擁有“一帶一路”海上和陸地十字交匯的優勢,是連接日韓和歐亞大陸的重要橋頭堡,構建交通便捷、物流暢通、陸海聯動、服務全國的網絡通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加強基礎設施連通。這些年,我們謀劃打造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建設環魯高鐵網,高速公路通行條件大幅改善,互聯互通水平明顯提高。我們將持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公路、鐵路、水運、民航“四網融合”,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力爭到2022年全省高鐵、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進一步大幅增加,形成內外聯通的交通網絡。

著力深化陸海聯動。整合組建山東省港口集團,今年上半年吞吐量、集裝箱量、效益三大指標均逆勢增長。積極推進“四港聯動”,打造國際中轉港,提升“齊魯號”歐亞班列密度和效率,加強東聯日韓、西接歐亞的互聯互通,著力構建黃河流域乃至北方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健全完善物流體系。加快構建生產、運輸、倉儲、流通、配送全鏈條服務,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運行體系,更加順暢“買全球、賣全球”。依托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加工裝配基地和物流產業園區等平臺,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境外市場開發、“海外倉”建設。

推動流通創新發展。順應商業變革和消費升級趨勢,積極發展流通新業態新模式。支持線下經營主體加快應用新理念、新平臺、新技術、新設計,推動傳統流通企業創新轉型升級。發揮農業大省優勢,做強冷鏈物流,擴大農產品流通。鼓勵流通企業研發創新,加快發展現代物流。

著眼集聚優質資源,搭建開放合作高位平臺

接下來,山東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將上合示范區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我們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積極推進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重大平臺建設,舉辦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儒商大會暨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等系列活動,開放層次水平不斷提升。面向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用平臺思維做“乘法”,努力打造對外開放制度創新、高端產業融合發展、科技創新合作、國際地方經貿合作、人才集聚發展、區域協同開放、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八個新高地”。

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為依托探索更加自由便利的政策。制定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市場準入工作指引,建立前沿新興市場準入和事中事后管理規則標準,設立專項發展基金,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要素和大宗商品交易配置平臺、國際貿易航運樞紐,促進貿易自由、投資自由、資金流動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停居留和就業自由、數據流動自由。

以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為依托放大示范效應。在國際物流通道、海關監管模式、外匯管理、人員出入境、投資便利化等方面開展全流程制度創新,面向東北亞和“一帶一路”建設國際油氣交易中心,積極擴大進口,為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以及上合組織國家中小企業,搭建對接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國際客廳,發展特色服務貿易、“絲路電商”,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以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為依托強化引領帶動。持續強化濟南、青島、煙臺“三核”引領,加快建好國際招商產業園,加強與全球科技、產業、資本、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以區域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山東和黃河流域各省區帶來了千載良機,我們將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加強陸海聯動開放合作,帶動實現黃河流域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著眼親商富商安商,打造便捷高效優良環境

形成新發展格局,關鍵在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必須要有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保障。我們發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流程再造、人才制度、科教、財稅金融、資源環境、企業改革、開放倒逼改革、優化法治環境等九大改革攻堅行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最大限度為各類要素跨境流動提供便利、降低成本,打造有利于市場主體成長的肥沃“土壤”。

讓投資貿易更便利。在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勞工權益、服務業開放、數字貿易等方面與國際接軌,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降低外資在金融、保險、物流、研發設計、教育衛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準入門檻,建立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制度,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

讓市場競爭更公平。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對內資外資企業、國企民企、外來本土企業、大企業小企業、新企業老企業一視同仁,健全“接訴即辦”“免罰清單”“法律服務代理”等機制,建立政府失信責任追溯和企業合法權益受損補償救濟機制,將營商環境的具體要求上升為地方性法律法規、轉化為可問責的制度規則,打造一流法治環境。

讓政務服務更高效。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市場化思維,更加善于用市場邏輯謀劃和推動發展。深入推進“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大幅提升行政效能。今天的山東,省級1228項事項全程網辦,1830項“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由2016年20個工作日到現在1日辦結。我們將持續深入推進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努力讓每一位到山東的投資者更順心、更舒心、更安心。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根本在于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一定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學好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山東擔當,以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劉家義   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