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直播平臺作為一種受眾獲取信息的嶄新方式,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直播平臺擁有受眾優勢、渠道優勢、流量優勢、成本優勢等,利用直播平臺開展直播助農、直播脫貧等,可為農村、農民提供農產品交易窗口,為貧困地區帶來流量與銷路,實現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益助力。
【關鍵詞】直播平臺 脫貧攻堅 愛心助農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隨著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直播平臺作為一種受眾獲取信息的嶄新方式,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年來,越來越多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借助于直播平臺等新型信息傳播渠道,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物資的跨區域分配,這不僅能夠滿足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而且也提高了欠發達地區人民收益,從而實現區域間的和諧共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益助力。
直播平臺助力脫貧攻堅戰的優勢
與傳統媒體相比,直播平臺更注重與受眾的交流,并且通過彈幕、送禮物等形式實現了與受眾的即時互動,因直播被催生的帶貨也成為豐富社會交易方式的新手段。利用好直播平臺的受眾優勢、渠道優勢、流量優勢以及成本優勢,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具體可從以下幾點來看:
受眾優勢:龐大用戶群提供購買力。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傳播工具,網絡直播平臺受眾廣泛,據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絡直播用戶人數已超過4.33億,龐大的網絡直播用戶群體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按現行國家農村貧困標準測算,2019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551萬人。因此,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利用好直播平臺的受眾優勢,將本地區的農產品通過直播形式傳遞給社會公眾將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
渠道優勢:實時互動。得益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即使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也可以依靠一部智能手機,直播本地特色產品,與直播平臺的受眾實時互動。與傳統媒體對扶貧工程遇到困難后的“曝光—反饋—支援”程序不同,直播平臺可以將欠發達地區的居民或扶貧干部遇到的難題即時傳播給社會大眾,從而在較短時間內集中社會力量解決問題或矛盾。同時,直播平臺傳播信息的即時性特征,也對扶貧干部和當地居民發揮著不可忽視的監督作用。在脫貧攻堅戰中,經濟貧困地區工作人員,如扶貧干部、黨政工作負責人,借助直播平臺直播本地特產,一方面,讓習慣了觀看娛樂主播、對國家工作人員持有嚴肅呆板等刻板成見的網絡用戶耳目一新,提高了視頻的曝光量與關注程度;另一方面,良好的傳播效果為貧困地區帶來了流量與銷路,甚至催生當地形成特色產業鏈條,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成本優勢:質優價廉。在傳統經銷模式中,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大多經過“生產商—批發商—大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等環節,商品經過層層轉手倒賣后,最終價格與批發價格往往具有較大出入。與傳統渠道相比,經過直播平臺購買的商品,一般只需經過“生產商—物流—消費者”的環節。隨著國內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運輸方式日趨完善,物流成本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反觀傳統經銷模式,隨著人工、房租、水電等必要性成本上漲,各級經銷商為保障盈利可能會采取購買更具價格優勢但品質較差的商品或者為保證質量而提高商品價格的措施。比較而言,直播平臺商品的成本優勢明顯。2020年初,部分視頻直播平臺就策劃開展了“微愛助農”電商活動,與縣政府領導、村干部以及農戶共同合作,滿足條件的用戶可通過“農人免費開店”“達人助力銷售”及“縣長助農抗疫戰”三種形式參與“微愛助農計劃”。以“農人免費開店”為例,符合條件的農戶可以0成本開店,并且平臺采取了活動期間免收傭金等扶持措施,進一步降低了農產品銷售成本,讓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與產品。
用好直播平臺助力脫貧攻堅的策略
直播平臺作為新興的信息傳播形式,既具備受眾年齡結構相對較低、用戶黏性較強等社會化媒體的優勢,也存在傳播環境魚龍混雜、信息良莠不齊等不足。因此,無論是黨和政府工作人員,還是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在利用直播平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不越雷池一步;直播平臺也應樹立社會責任意識,遵守市場規律與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直播平臺助力脫貧攻堅戰的作用。
一是甄別虛假信息,樹立優勢品牌。由于網絡身份的虛擬性以及信息傳播過程中傳受雙方了解信息的不對稱性,部分別有用圖的網絡用戶會借助互聯網的掩護發布虛假信息以博取關注度進而謀取利益,如,一部分網絡用戶利用摳圖技術將自己的背景置換成受眾關注度較高的地區,并通過服裝、語言以及人設等方面的包裝,塑造自己需要社會幫助的社會形象進而誘騙受眾對其解囊相助。這一行為不僅違悖了國家法律法規,造成了直播平臺受眾的經濟損失,而且對直播行業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沖擊,導致其社會風評降低,不利于直播平臺的長遠發展。因此,要發揮直播平臺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需要出臺法律法規,確保健康透明的直播環境,做到有法可依,對違法人員進行追究;直播平臺則需要加快行業標準建設,對平臺信息進行機器甄別或人工甄別,確立行業準則,對違規用戶采取禁言、封號等懲罰措施。
二是整合社會資源,突出產品特色。在移動互聯網大發展的社會背景下,直播平臺具有天然的用戶優勢,但是大部分用戶仍集中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貧困地區人口的互聯網普及度相對較低,幾乎是直播平臺的受眾空白區域。但是大多經濟貧困地區仍保留著自己的地區特色,如本地特色的農產品以及民俗習慣等,而特色農產品與民俗習慣又可以為其他地區的網絡受眾提供物質與精神補充。因此,統籌區域間的社會資源并合理分配,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部分直播平臺也意識到了此類問題,紛紛采取措施整合社會資源,擴大產品特色的宣傳。例如,為發揮網絡直播平臺優勢,增加本地農產品曝光量與交易量,山東借助短視頻發布平臺與傳統媒體推出了“這就是山東·魯力助農”活動。借助直播平臺,受眾可以通過視頻鏈接直接下單,產品可以從一線直郵到用戶。
三是開辟專題欄目,增加用戶入口。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內容,我國網民年齡結構中,39歲及以下的網民占比超過60%。與高年齡網民相比,年輕網民注意力更為分散,瀏覽的各類信息中游戲、娛樂內容的占比更大。要保障脫貧攻堅戰內容及時被公眾熟知,各直播平臺應優化自身欄目設計。直播平臺內各頻道是用戶瀏覽信息的窗口,直播平臺可以通過優先推送扶貧信息、設置獨立扶貧欄目、制造脫貧攻堅社會話題等方式,引導受眾關注脫貧攻堅戰相關信息。目前,部分短視頻平臺通過設立“愛心助農”等專題欄目,向受眾精準投送扶貧信息,并且欄目位置相較于其他娛樂頻道具有明顯的版面優勢,平臺用戶可以較為輕松地發現或瀏覽“愛心助農”欄目信息。在“愛心助農”欄目內,平臺對貨品也進行了分門別類,如“春鮮特價”“爆款零嘴”“直采果蔬”“生鮮海產”等,不僅方便平臺用戶快速檢索所需商品,而且對農產品銷量具有顯著提升作用。
總體來看,直播平臺本身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等特征,這使它們在社會公共信息傳播領域具有天然的優勢,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采取常規扶貧方式的基礎上,貧困地區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逐步探索“直播+扶貧”的脫貧模式,不僅可以向全社會傳播本地優質農產品及地域文化,進而發展相關加工產業與旅游服務業等第三產業,而且可以依托直播平臺實現全國幫一地的扶貧格局,為當地扶貧工作開拓新思路、尋找新方法。
(作者為河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
【參考文獻】
①陶韜:《組織新媒體到扶貧一線踐初心強四力——中國記協扶貧點系列直播覆蓋人群超3億人次》,《傳媒》,2019年第15期。
②柴森:《“直播帶貨”賦予下沉市場消費新動能》,《中國國情國力》,2020年第3期。
責編/于洪清 美編/陳琳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