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重要職責,擔負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與能力建設,我認為,要著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構建中國特色大國應急管理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立場,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應急管理工作是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必須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擺在首位,堅持黨的領導,加快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第二,要堅持預防為主,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把災害事故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制度和規范,實現安全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治,全面提升安全發展整體預控能力。
第三,要堅持改革創新,打造智慧型應急管理現代化體系。新冠肺炎疫情促進了我國社會治理體系數字化轉型。我們應當積極推進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應當加強應急管理科技支撐體系建設,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深度應用,提高應急管理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提高災害事故風險監測預警能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救援實戰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打造智慧型城市和智慧型應急管理體系。
第四,要堅持國際合作,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應對自然災害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安全發展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協同推進世界各國提升重大災害事故風險防范能力。
各位來賓,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一定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更加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趙光菊 韓拓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