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應急管理體系不斷調整和完善,應對自然災害和生產事故災害能力不斷提高,成功應對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發事件,有效化解了一個又一個重大安全風險。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戰略思維、底線思維、系統思維和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全面深化國家應急管理體制改革,著力提升國家應急管理效能和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公共安全新需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其中之一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是救人于水火、防患于未然的神圣事業,是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民生大事,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做好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都構成嚴峻考驗和深遠影響,也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應急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我們要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站在應急管理事業新的發展起點上,東方1956(北京)應急產業園將以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契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弘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發展思想,長期堅守“創新驅動、優化供給,突出重點、集聚發展,需求牽引、示范帶動,規范引導、有序推進”的基本發展原則,始終以“普及國民安全教育、增強國民安全意識、提高國民應急能力”為服務宗旨,全面提升普通群眾突發事件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守護全民幸福安寧。
應急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產業,也是守護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屏障。發展應急、安全產業對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加快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東方1956(北京)應急產業園緊握新的歷史發展機遇,旨在依托中國石化燕山石化集團、北京東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四廠工業遺址優勢,打造全新模式的應急教育基地與特色標準化應急文化產業基地,力爭把基地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應急安全體驗教育與產品展覽展示中心。同時,我們將以面向大眾服務社會、促進國家應急產業學術研究、推進應急產業產品發展、提升社會公眾應急意識與能力、推進應急學術發展與應用為己任,全力打造“應急在線”網絡共享服務平臺。
責編/趙光菊 李丹妮(見習)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