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科技視野 > 正文

何立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扎實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面擘畫了我國發展新征程的宏偉藍圖,是指引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行動指南,我們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

我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辯證認識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系統總結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新發展階段下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強調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長期艱苦努力,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這些成績是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克服重重困難、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取得的,充分證明了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有力有效的,充分展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活力和強大生命力,充分彰顯了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優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是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最大底氣和信心所在。

清醒看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分析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變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又結合新形勢進一步剖析了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后面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當前,我國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一方面要運用系統觀念這一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統籌考慮、系統謀劃、綜合施策加以解決,另一方面要深刻認識解決矛盾問題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精準地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多樣化、高品質的需要,著力提升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有效性。

客觀冷靜看待日趨錯綜復雜的外部發展環境。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們必須認清國際格局“東升西降”大趨勢,保持戰略定力,以堅定意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從長期發展趨勢看,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我們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積極主動爭取國際合作,不斷擴大朋友圈,推動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充分認識我國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機制優勢不斷彰顯,舉國上下展現出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宏觀調控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調控機制更加完善、政策工具更加豐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能力和底氣不斷增強,全社會統籌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的經驗不斷積累。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顯現,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創新產品和技術不斷涌現,經濟抗壓能力和發展后勁進一步提升。產業體系不斷升級,固鏈、補鏈、強鏈、延鏈效果逐步顯現,供給質量加快提高。任憑國際形勢如何風云變幻,依托我們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這些有利條件,只要我們保持定力,堅定扎實辦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實現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和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我們一定要辯證認識、把握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勇于開頂風船,善于化危為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針對我國發展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問題和新階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部署了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中進一步明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突出強調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這是黨中央立足新階段、新形勢、新變化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們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根本遵循。

進一步深化對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重大意義的認識。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是指導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發展的,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我們必須站在全局高度來深刻領會。當前,我國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挑戰,迫切需要我們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優動能,推動我國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

進一步發揮好目標指標對引導各方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指揮棒”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我們要采取務實舉措,切實推動這些目標任務落地。要科學確定“十四五”規劃綱要目標指標,既通過發展目標描繪出中國經濟的光明前景、營造良好預期,又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超越發展階段,還要對可能發生的極端情況做好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分析研究,適當留出回旋余地。要實施好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使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有所遵循。要調整優化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將中長期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年度重點工作中。

不斷健全和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支撐,確保新發展理念轉變為扎實行動。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不動搖,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完整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要按照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新要求,進一步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各方面協同配合、良性互動的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要以標準體系更好引導企業和各類主體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健全產品、服務、工程、營商環境、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標準,把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和要求傳導到微觀層面的廣大市場主體當中去,以高標準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舉和權宜之計;這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這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環。在貫徹落實過程中,要處理好當前與長遠、自主與開放、全局與局部、發展與安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要突出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的優勢,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和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現代化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要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大力盤活存量優質資產。要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在暢通國內大循環的同時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和活力。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培育更有活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各類市場主體。要全面完善產權制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治理效能。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促進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要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著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保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構建生態文明體系。要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不斷改善空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降低碳排放強度。要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筑牢國家安全屏障。要高度警惕“黑天鵝”、重視防范“灰犀牛”,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要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確保糧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維護金融安全,實現重要產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宏偉藍圖要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奮斗去實現。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心同德、頑強奮斗,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責任編輯:宋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