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以精準化推動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現代化

摘 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為實現評價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建立精準化的評價考核機制有其迫切的現實意義。改進當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評價機制,提高精準化水平,是加強政績考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新時代進一步推動我國干部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如何實現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的現代化,這既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更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 治理能力評價 政績考核 干部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提高七種能力: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抓落實能力。無論是選拔領導干部還是培養領導干部,都應該對被選拔者或被培養者的這七種能力進行綜合評價。為確保評價的有效性和科學性,迫切需要建立起精準化的評價考核機制。

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的精準化是實現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科學化的必要條件。從一定意義上講,對于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機制來說,實現科學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精準化。現代科學是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基礎上的有序知識,是已經系統化和公式化的知識體系。特別是現代自然科學,得益于數學的廣泛應用和可量化,使其可以實現非常嚴格的精準化。當代社會科學不斷吸收自然科學的成果,正在精準化方面不斷取得進步,如社會統計科學的出現,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社會測量、管理績效評價和管理者能力評價等社會科學應用領域的發展,也在精準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就為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的精準化奠定了理論方法和應用技術基礎。

從我國多年的實踐經驗來看,要實現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的精準化,要求評價要在“精”和“準”兩個方面下功夫:

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如何做到“精”

要求評價盡可能做到“精”,關鍵在于評價程序、方式和內容的簡化、細化、量化和低成本化。這里的“四化”是一個有機體系,不可分割且缺一不可,否則就很難實現嚴格意義上的“精”。

簡化,就是要求評價程序、方式和內容在實現有效評價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簡單,易于操作。就是說,評價程序要盡可能簡略,評價方式要盡可能簡便易行,評價的內容指標要盡可能減少。當然,這里講的簡化有一個前提,就是確保在對目標能夠有效評價的前提下進行簡化,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評價目標的有效性,必要的程序和內容當然不能簡化。

細化,就是要求對評價內容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解,要盡可能具體,細化到各項具體的評價要素,以便于在實際評價過程中易于把握和操作。通常的做法是將各項具體的評價要素再進一步指標化,使之成為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指標,從而構成一個指標體系,一般由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組成,越往下指標越具體。一般來說,三級指標就是可操作性的具體指標。這種細化要避免形式主義,各項指標應該盡可能真實地反映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實際狀況。

量化,就是要求對評價標準盡可能用數量關系進行描述。數量關系不但能比較精確地描述和評價客觀事物,而且也是對現實情況的一種簡化。從這個意義上說,量化就意味著簡化。因此,對于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評價內容來說,能夠量化的應該盡可能量化,以降低評價內容的復雜性。當然,對于評價的所有內容來說,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有些不能量化或量化難以反映事物真相或本質的,仍然要堅持質性評價。

低成本化,就是要求評價要盡可能降低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財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過于繁瑣和復雜的評價體系,必然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成本,也可以說,成本消耗過高的評價一定不是一個精簡的評價體系。當然,這里的較低成本,并不是成本越低越好,而是指以有效實現評價目標為約束條件的最優成本。

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如何實現“準”

要求評價盡可能做到“準”,具體內容包括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目標要準、評價標準要準、評價要素要準、評價指標要準、評價方法要準、對問題的識別要準。只有在這六個方面評價準確,才能達到對領導干部評價“準”的要求。

評價目標要準。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評價需要制定準確的評價目標,評價目標的質量決定著評價的質量。一個優質的評價目標,包括目標范圍、目標程度、達到目標要求的衡量指標,都應該有比較準確的規定,以便于評價者和被評價人充分把握,切忌模棱兩可或模糊不清的評價目標。

評價標準要準。評價必須有評價標準,否則就無法對評價對象的治理能力做出科學的評價。一般說來,標準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并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有關方面協商制定并經主管機關批準的、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評價標準也是如此,一經確定,就成為衡量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一種準則,所以必須準確。因此,對標準進行量化或給予明確的定義是必要的。

評價要素要準。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評價涉及很多內容,但評價的內容是有限的。這些內容可以分解為很多要素,哪些要素最能反映領導干部的治理能力?這就需要評價者在調查研究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甄別和分析,選取最能反映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要素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這些要素的選取關系到評價是否準確和評價的質量。如果選取的評價要素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領導干部治理的能力,那么即使評價的其它環節做得非常到位,也不可能達到精準評價的要求。

評價指標要準。在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具體評價過程中,需要對反映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各項要素進行分門別類的評價,而這種評價往往是通過各項具體的指標來實現的。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評價指標是在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過程中對評價標準的細化,具體而言,就是將評價標準分解、細化到評價內容各個要素上,因此,如何制定能夠科學、準確、有效地測評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各項要素指標及其體系,成為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難度比較大的工作。

評價方法要準。評價過程離不開評價方法,評價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內容需要有不同的評價方法。也就是說,評價方法需要與評價對象和評價內容相匹配。對于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評價,評價對象是領導干部,評價內容是他們的治理能力。因此,為了做到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精準評價,一定要準確地選擇或研究領導干部及其治理能力的評價方法。

對問題的識別要準。在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的過程中,還應該總結其在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以利于領導干部進一步改進工作,提升治理能力。一個精準的評價機制,也應該是一個精準識別問題的機制。因此,精準評價還應該能夠準確地識別問題和分析問題,具體而言,準確地識別領導干部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對其中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促進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進而全面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加強領導干部治理能力的評價工作,是新時代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提升干部治理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領導干部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領導干部群體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缺乏必要的支撐,也無法落到實地。因此,為了實現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有必要實現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的現代化,而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的精準化和科學化,則是通向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同時,領導干部的治理能力在一定意義上對其所在部門的績效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對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評價的精準化和科學化改進,有助于促進領導干部選拔的科學化,有助于使更多治理能力強的領導干部(特別是更多年輕的領導干部)脫穎而出,從而實現國家治理績效最大化,全面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本文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二級崗教授】

責編:李 懿 / 蔡圣楠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賀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