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科技視野 > 正文

唐仁健:穩住農業基本盤 守好“三農”壓艙石

穩住農業基本盤 守好“三農”壓艙石

——訪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五年。如何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如何解決好耕地和種子兩大關鍵問題?如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

保供給要注重保總量、保多樣、保質量

2020年農業農村發展保持好勢頭,為“十三五”畫上圓滿句號。“十三五”是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最好的時期,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唐仁健指出,保供是農業農村工作的永恒主題,新發展階段要努力實現高質量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

“要堅持把保總量放在保供的首位。”唐仁健說,“十四五”時期糧食產量要實現穩中有增,確保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要全力夯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物質基礎,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同時,構建好“輔之以利、輔之以義”的保障機制,穩定和加強種糧農民補貼,擴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范圍,讓農民務農種糧有錢賺、多得利。

“在糧食生產上,各地要聚焦重點品種精準發力,南方省份要想方設法鞏固雙季稻面積,增加冬油菜種植;東北地區和黃淮海爭取增加玉米面積1000萬畝以上,大豆、棉花等大宗農產品該擴大產量的要抓緊落實。各地可研究出臺把撂荒地用于種糧的支持政策。”唐仁健說,明年年底農業農村部將對糧食大省、大市、大縣予以獎勵,對完成任務較好尤其是增幅增量較大的省份,加大傾斜支持和獎勵力度。

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是把牢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的重大舉措。唐仁健表示,明年聚焦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選擇產糧大縣集中、基礎條件良好的區域,加大傾斜支持力度,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打造一批國家級糧食安全產業帶,提升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此外,要把保多樣作為滿足消費者對豐富多樣農產品需求的應有之義,根據市場供需變化和區域比較優勢,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唐仁健說,同時,要把保質量作為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任務,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增加優質綠色和特色農產品供給。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建設高標準農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要把黑土地保護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把黑土地用好養好。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保障糧食安全,要害是種子和耕地。”唐仁健表示,種子上,要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擺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突出位置,集中資源、集中力量、集中攻關、集中突破。在保護資源、自主創新、做強企業、建好基地和管控風險上下功夫,堅決打好種業翻身仗,早日實現重要農產品的種源自主可控。

“明年要制定實施打好種業翻身仗行動計劃,開好頭、起好步。啟動重點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實施新一輪畜禽水產遺傳改良計劃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爭取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種。”唐仁健說,要開展第三次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和畜禽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建好農作物和海洋漁業兩大國家種質資源庫,加快推進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建設。推進科企深度融合,支持種業龍頭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快建設南繁硅谷,加大制種大縣支持力度,加強種業市場監管整治,保障生產用種需要。

耕地上,要穩數量、提質量,守住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建成10億畝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高標準農田,切實保護好東北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打造中華民族鐵飯碗。同時,要推進創新驅動、科教興農、人才強農。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這方面投入要增加,工作再加力。”唐仁健說,明后兩年每年要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500萬畝,這是必須交賬的硬任務,也是提升耕地質量的重要抓手。同時,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建設200個集中連片退化耕地治理示范區,開展保護性耕作6000萬畝。

鄉村建設行動不僅抓硬件,也要強軟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

“啟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補上農村現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唐仁健指出,鄉村建設行動要落實到具體工程項目上,體現到真金白銀支持上,集中資源,集中建設,力爭“十四五”時期能見到明顯成效,讓鄉村面貌看到顯著變化。

唐仁健指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首先要把規劃編制好。要指導推動各地加快編制縣域村莊布局和村莊建設規劃,合理確定村莊布局分類,注重保護好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

“在硬件建設上,要在往村覆蓋、往戶延伸上下功夫,全面改善水電路氣房訊等設施條件,支持5G、物聯網等新基建向農村覆蓋延伸,重點改善通自然村道路和冷鏈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基礎設施,探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唐仁健說,同時要把軟件開發好,持續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打造善治鄉村。

“鄉村振興,關鍵靠人才,要建設一批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團隊,扎實推進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提升計劃和現代農民培育計劃,實施農業企業家、農村創新創業人才重點培育工程,培養造就高素質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唐仁健說。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