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選派一批優秀干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把鄉村振興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廣闊舞臺。這一重要指示,提振了廣大黨員干部繼續扎根農村,在基層“大舞臺”展現“大作為”的信心和決心,必將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大合力。
理想信念是最強勁的引擎,政治過硬是最鮮明的底色。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如果因為理想信念不堅定,政治素質不過硬而成了“軟骨頭”,又如何擔當得起“硬任務”。對于廣大黨員干部而言,必須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以推動鄉村振興的成效全面檢驗理想信念和政治素養。注重加強思想淬煉,擰緊理想信念的“總開關”,通過嚴格的、主動的、長久的自我修煉,進一步純潔黨性,提升境界,煥發活力,始終保持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熱情和激情。堅持在政治歷練上聚力用勁,善于從政治上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聚焦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政治任務,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對定下的目標任務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對遇到的問題矛盾不退縮、不回避,扮演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梯隊”。
嫩竹做不了扁擔,軟肩挑不起重擔。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完成的。一支本領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才能牢牢掌握住工作的主動權,才有擔當重任的底氣。堅定“讀萬卷書”的志向,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把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與重溫第一卷、第二卷結合起來,學深悟透、研機析理,尤其是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從中找尋推動工作的方法論,找到破解難題的“金鑰匙”。在此基礎上,廣泛涉獵產業結構調整、鄉村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推動鄉村振興的能力水平。葆有“行萬里路”的氣魄,放下架子、邁開步子,既走到工作成效明顯的地方去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又深入工作相對滯后的地方去研究問題、化解矛盾,努力使自己成為攻堅克難的行家里手。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鄉村振興成色離不開黨員干部的作風潤色,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既定目標,要求黨員干部把穩舵,加滿油,鼓足勁,以過硬作風披荊斬棘,久久為功。要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樹牢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感受貫穿到鄉村振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讓群眾實實在在地享受到發展紅利,進而激發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緊密聯系實際,順應發展規律,立足特色資源,因地因時量體裁衣,精準滴灌靶向施策,科學謀劃一批務實管用的思路舉措,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踐行和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不擺“花架子”,不搞“花拳繡腿”,不務毫無作用的虛功,不做勞民傷財的蠢事,真正做出一番經得起檢驗的實績。(作者:何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