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黨員干部要有歷史的眼光和比較的視野,重視學習和借鑒歷史,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在深入學習“四史”中筑牢理想之基、堅定制度自信,深刻領悟建黨近百年來發展的歷史邏輯,科學認識當今的黨情、國情和世情,深刻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從對“四史”的學思踐悟中汲取力量,更好增強治國理政的本領。
【關鍵詞】“四史” 理論學習 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于學習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正是依靠學習,才使自己不斷發展壯大。系統學習“四史”,這是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布置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黨員干部要通過對“四史”的學習,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從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創造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學思感悟“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不斷提升自身理論自覺和使命擔當。
黨員干部在學思踐悟中推進“四史”學習
“無古不成今,觀今宜鑒古。”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員干部對歷史尤其黨史的學習和研究,十八大以來政治局先后舉辦了7次歷史專題方面的集體學習。黨員干部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分析和研究問題,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作為貫徹學習黨的理論的重中之重。“四史”各具特色,彼此在歷史、理論、實踐邏輯上密切關聯、交相輝映。
學習黨史牢記初心和使命,堅定理想信念。一部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不斷走向壯大的實踐史。建黨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從該層面意義上講,黨的歷史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通過學習黨史,有助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從黨史中汲取續寫新輝煌的強大精神力量。
學習新中國史,牢記新政權來之不易,更加堅定道路自信。新中國史是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開天辟地的發展史,黨員干部要深學細學新中國史,深入了解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重大轉折以及為此所作出的重大選擇。
學習改革開放史,深刻認識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飛躍。改革開放史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獲得豐富和發展的實踐史。自人類社會以來,任何一種社會制度,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制度總是要伴隨著不斷變化的實踐而獲得豐富與發展。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程,我國現代化建設成就的取得,某種程度而言,正是緣于改革開放的偉大轉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要求我們黨員干部能夠從復雜的歷史實際中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實踐,從社會主義發展的復雜實踐中,科學認識到必須要堅持和發展我們自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員干部要在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中,結合自己所做的實際工作,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在世界歷史大視野和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認清社會主義真諦,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科學社會主義。
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四個選擇”
“以史鑒今、資政育人。”“四史”蘊含著中國社會發展規律,黨員干部只有熟知“四史”,才能深刻認識中國歷史發展的“四個選擇”,科學把握我國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深刻理解“四個選擇”,需要從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發展的歷史邏輯中進行科學把握。
一是歷史和人民為何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鴉片戰爭以來,西方文化逐步滲透到中國,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背景下,馬克思主義以其強大理論優勢和鮮明時代特色最終為國人所選擇,其首要原因在于自身思想力量和理論力量的感召。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開放性與普適性決定了它可以為我們中國所用,正是成為中國歷史最終選擇馬克思主義的關鍵性因素之所在,從而也證明了中國的民主革命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而最終取得徹底勝利。
二是歷史和人民為何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使中國歷史發生了“三個深刻改變”:即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方向和進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和“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嶄新的政權;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推進改革開放事業。黨員干部只有深入學習“四史”,才能深刻認識歷史。我們黨使新中國在復雜國際國內環境中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成績,使中國在短暫的歷史發展階段內擺脫貧困。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共產黨“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三是歷史和人民為何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取得,即使從當今世界發展史的角度來審視,也都是極其罕見的,它是我們黨在中國社會土壤中經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創造出來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歷史過程,因為中國歷史發展的特殊國情,社會主義建設是在我國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中不斷獲得前進和發展的動力,其自身的各項制度伴隨著實踐不斷獲得豐富和完善,它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通過學習“四史”,黨員干部可以真正感受到“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科學真理。自鴉片戰爭爆發以來,圍繞中國社會發展道路問題,中國社會各階層進行了不懈探索,但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先進政黨成立后,社會主義成為歷史的最終選擇。我們黨結合中國實際帶領人民成功開辟出嶄新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中國之治”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方案。
四是歷史和人民為何選擇了改革開放。改革是當代中國邁向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改革進程中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伴而生、相融而進。黨員干部學習“四史”,深刻理解改革開放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我們中國老百姓走向富裕的重要渠道。1978年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用短暫時間完成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所經歷過的現代化進程,最終于2010年在世界上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一次新的偉大革命。這次革命完全區別于過去的民主革命,因為它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制度發生了重要變化。
建立健全黨員干部學習“四史”的長效機制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黨員干部學習“四史”,要真正做到“篤行”,這是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理論水平和增強黨性修養的有效途徑,是加強黨的理論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一是要開展常態化學習,樹立科學歷史觀。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是我們黨與生俱來的重要特質。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對廣大黨員干部反復強調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重要性,指出黨員干部在學習實際中,“只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對于“四史”的學習,廣大黨員干部要建立常態化機制,將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將研讀原著與學習研討相補充。學史明志、學史明德,在學習過程中堅持同頻共振,不斷提高思想認知,從歷史學習中汲取寶貴經驗智慧。在“四史”常態化學習過程中,要樹立科學歷史觀,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歷史虛無主義。近年來,社會上盛行的各種歷史虛無主義,給黨員干部正確認識歷史帶來了不同程度困惑,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對其進行客觀地評價與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要求黨員干部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努力提升治國理政水平。
二是要涵養為民情懷,堅守人民立場。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發展的漫長過程中,廣大勞動人民絕對是功不可沒的。“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在任何時代,都不可忘記人民在推進歷史發展進程中的豐功偉績。我們黨在推動歷史發展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廣大老百姓的幸福擺在首要位置。黨員干部通過深化對“四史”內在邏輯的認識把握,在學思踐悟中牢記黨的宗旨,真正將人民至上的為民情懷落到實處,2020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在復雜的疫情面前要勇于沖鋒在前,越是在緊要關頭,越是要展現我們共產黨人的大無畏精神和鮮明政治本色,“必須增強責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
三是要弘揚革命優良傳統,練就建功立業真本領。“四史”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奮斗的宏偉歷程,由此創造了中國革命優良傳統和品格風范,成為我們歷史豐厚的精神遺產和文化傳承。黨員干部對“四史”的學思踐悟,就是要在執政實踐中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些革命優良傳統,把黨在長期奮斗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優良作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豐富實踐相結合,為在新時代建功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優良革命傳統孕育偉大革命精神,偉大革命精神筑就崇高理想信仰。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四史”,傳承崇高理想信仰,根植紅色基因,樹立正確理想信念,及時給理想信念補鈣壯骨。
四是要激發進取精神,不斷強化責任擔當。黨員干部學習“四史”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要從理論落腳于豐富實踐,在學習“四史”中汲取先輩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的精神養分,不斷強化責任擔當。要不斷加強實踐鍛煉,在工作實踐中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銘記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不斷增強自己的判斷力、學習力、創新力和執行力,心中永駐敢于擔當的正能量。在學習“四史”過程中,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到,在當前我們黨領導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依然面臨非常復雜的風險和考驗,黨員干部要在理論學習中努力培養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在工作實踐中強化擔當意識、提高擔當能力,不斷開創嶄新業績。
在對“四史”的學思踐悟中走向未來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的,在未來,依然需要通過學習去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和對未來世界發展的深入探索。因而可以說,學深悟透“四史”,既是為了鑒今,更是為了服務未來。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進程在曲折中前進,全球治理體系遭遇挑戰,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中國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過程中,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要順利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時代課題,需要全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和領悟“四史”。
(作者為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構研究(1919-1949)”(編號:19KDA002)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以主題教育為新的起點 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光明日報》,2020年1月9日。
②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求是》,2019年第22期。
③韓慶祥:《中國道路的世界性貢獻》,光明網,2020年7月3日。
責編/孫垚 美編/陳琳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