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新思想 > 權威解讀 > 正文

中國經濟交出高含金量成績單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張德勇

日前,中國2020年經濟年報出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逆勢增長2.3%!2020年,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矚目的答卷,翻看這份成績單,很多數據超出預期,這是一份高含金量的成績單。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形勢嚴峻復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面對前所未有的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們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不僅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也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之不易的發展成就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斷了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人流、物流等被迫按下“暫停鍵”。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大攻堅戰任務繁重,特別是脫貧攻堅戰進入最后決勝關頭,事關是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兌現黨對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與此同時,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在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投資和貿易活動萎靡。某些國家采取以鄰為壑的做法,在貿易、科技等多方面遏制打壓全面升級,經濟逆全球化有增無減,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甚于以往。盡管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面對疫情沖擊下的各種風險挑戰,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采取行動,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同時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經過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經濟增長好于預期,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更有含金量的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分季度看GDP,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2020年,我國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為2.3%,實現了漂亮的V型反彈,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成為世界經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中國經濟展現的巨大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以及作為制造業大國展現的強大應變能力、生產能力和供應能力,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這背后,體現的是發展的質量。

創新的第一動力作用持續增強。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快4.3個百分點;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民用無人機、集成電路圓片等新興產品實現高速增長,增速均達1倍以上。2020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9%,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6%,快于全部投資7.7個百分點,且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1.5%和9.1%。重大科技成果迸發,嫦娥五號、天問一號、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北斗三號、量子計算機等,展現了我國不斷壯大的科技實力。

協調發展助力經濟穩定恢復向好。供需協調發力。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市場銷售持續回升,消費復蘇態勢逐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達到54.3%,高于資本形成總額11.2個百分點,為近年來的最高水平,消費仍然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對外貿易逆勢超預期增長,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創歷史最好紀錄,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產業結構轉型扎實推進,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比上年增長9.1%,增速高出全部服務業投資5.5個百分點。此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繼續縮小,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

綠色發展底色濃。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的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節能降耗取得成效。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全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上年下降8.3%,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提高了8.5個百分點。

開放邁出更大步伐。2020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近1萬億元,同比增長6.2%,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并實現了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吸引1630億美元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成為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從不斷“瘦身”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到啟動海南自貿港建設、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圍,再到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和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在繼續深入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的同時,加快向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中國對外開放正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前行。

共享發展有力有為。2020年,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民生保障踏實有力,共同富裕之路走出新里程。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既消除了絕對貧困,又消除了區域性整體貧困,書寫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一年來,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把就業列為“六穩”“六保”之首,推出減負穩崗擴就業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明顯高于9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完成全年目標的131.8%,調查失業率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就業形勢總體改善。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繁榮發展,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持續加強。

站上新起點的發展

2020年,是極其難忘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各種風雨,面臨著諸多挑戰,但亂云飛渡仍從容,觀大勢、謀全局、抓大事,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因勢而謀、隨勢而動、乘勢而上,精準施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國民經濟穩定恢復向好,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躍上新的大臺階,為“十三五”規劃畫上了完美句號,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是站上新起點的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前方縱有狂風驟雨,我們依然勇毅前行。疫情還可能帶來沖擊和變數,世界經濟形勢還可能不穩定不確定。我們依然要保持戰略定力,發揮顯著的制度優勢,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補短板、強弱項,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努力實現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責任編輯: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