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一直以來便是提升勞動者技能及素質的重要舉措,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規劃中提出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在房產經紀行業中并未出現系統的職業學校教育通道,但貝殼和平臺上的各新經紀品牌卻通過校企合作和職業培訓,對房產經紀行業的職業教育進行了探索。
響應職業教育發展號召,校企合作成主流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受到社會關注。國務院、教育部、人社部等相關部門已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利用校企合作、互聯網+、終身教育等多理念多方式結合的方式,不斷探索和推進職教體系的完備。各家企業積極響應,如京東物流聯動30多家職業教育院校共建校企實訓基地;美團與職業院校展開合作,從教材、實習、實訓、考核方面逐步規范化,不少企業正為行業新興職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學習機會,高校則利用校企合作向各行各業定向輸送專業人才。
作為綜合性能力密集型職業,房產經紀人的職業化教育尤為重要。可以看到,貝殼及平臺上的新經紀品牌在校企合作、高校畢業生招聘上取得了較多進展。截止2020年,貝殼和800多所高等院校達成合作,雙方通過實習基地、教材編寫、雙師型教授、共建專業等措施提升高校畢業生對于房產經紀行業的理解和學習。2020年初,貝殼便提出聯合平臺各新經紀品牌向社會發放10w校招經紀人offer的目標,到年底共吸引近8萬高校畢業生入職房產經紀人。
“目前到鏈家去實習已經成為該校畢業班同學們最喜愛的實習內容之一”,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牛曉帆介紹道,2017年以來,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分別與上海鏈家,成都鏈家簽定了校企合作協議,合作過的門店超過1200家。據不完全統計,通過實習后留在鏈家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占實習總人數的19%,其中大約有13.5%的人已經升任為門店經理上職務。
全周期職業培訓與保障,多維護航經紀人成長
招聘高校畢業生入職房產經紀人、提升房產經紀人的綜合素質和學校能力水平,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條件。另一方面,房產經紀人是一份綜合性能力密集型的職業,需要對于房產交易流程、稅費政策、客戶溝通、線上化工具等多維度的深入了解,對于入職后的經紀人,如何快速成長才是整個行業需要考慮的,而這一切則依賴于更龐大的職業培訓體系來完成。
《2020中國房產經紀人發展報告》顯示,成長是入職一年內經紀人幸福感的主要來源之一,近日在新經紀人才發展研討會上,貝殼找房聯合發布春望計劃,提出聯合各經紀品牌提供60萬個經紀人招聘崗位,為了促進經紀人的職業成長和保障,貝殼找房現場介紹了新經紀人才助航體系,該體系從薪資保障、職業成長、發展通道多方面提升經紀人的獲得感。
在職業保障方面,貝殼聯合平臺近2萬家新經紀品牌門店,為新入職的經紀人提供至少3個月的無責底薪,同時部分新經紀品牌門店為經紀人提供入職一年內的收入補貼。為了守護經紀人的帶看安全,貝殼推出帶看安全險,門店購買保險后,經紀人帶看行駛途中若發生意外,最高可獲得100萬元賠付,此外還有格林互助金,當保障對象及家人遭受疾病或意外時可獲得資金支持,為經紀人“護航”。
為了保障經紀人的就業質量、提升平臺經紀品牌的人才建設能力,貝殼找房于近日推出新經紀人才助航體系,從職業保障、職業成長、職業發展多方面助力經紀人的職業化。該體系包括搏學大考、貝殼經紀學院和小貝助手2.0,通過科技和線上化工具,幫助經紀人沉淀行業知識。以合作作業、師徒帶教為核心的薪火計劃,讓資深的經紀人用90天時間幫助新人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經紀人,充分“引航”經紀人的成長。此外,貝殼為經紀人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通道,打造花橋學堂、原力場商學院等管理者交流場和學習場,扶持平臺服務者自主創業,利用星光經紀人等榮譽體系為經紀人“辟航”。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僅依靠職業學校教育體系的建立,更需要依靠企業和全社會的努力,注重勞動者的綜合素養、就業技能的提高。貝殼平臺通過校企合作將房產經紀行業的積累帶入學校,同時通過打造完善的成長體系持續提升經紀人的職業技能,作為影響3億家庭居住的行業,可見房產經紀行業的職業教育方興未艾,行業的服務者能力建設任重而道遠。
【本文資訊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