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家園作為基層殘疾人綜合服務陣地,一直是北京最具特色的殘疾人服務品牌。為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弱有所扶”承諾,提高殘疾人服務覆蓋率,北京拓新盛達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溫馨家園第三方托管機構,緊緊依托殘聯系統,積極整合社會資源,以海淀區西北旺鎮溫馨家園為切入點,打造惠殘助殘服務新模式,變“靜止式”為“移動式”,以“我上門”取代“你來跑”,切實解決殘疾人“出門難”、“路途遠”、“融入難”等問題,提高殘疾人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貼心移動服務,全力破解出門難題
溫馨家園是殘疾人的另一個家,在這里,殘疾人的康復、培訓、就業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難都能得到解決,但對于一些視力殘疾、肢體殘疾甚至臥床不起的殘疾人來說,因出門困難很難享受到溫馨家園的系列服務。
為全力破解出門難問題,精準幫扶殘疾人,西北旺鎮溫馨家園想特殊困難群體之所想,本著“關愛殘疾人、服務送上門”這一理念,為西山林語社區符合條件的殘疾人上門提供“傳統文化手工培訓”。 肢體障礙二級,長期乘坐輪椅的鄭子鴻說:“我走路不得勁,想參加溫馨家園的活動出不去,現在好了,手工制作燈籠培訓送上門了,老師手把手一對一教我,學得更扎實。”
燈籠是中華民族必不可少的節日元素,西北旺鎮溫馨家園攜手專業老師上門培訓,旨在讓出門難的殘疾人朋友在家也能學到專業的手工燈籠制作技巧,進一步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殘疾人文化藝術修養,同時為殘疾人搭起學習、交流的平臺,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就業技能,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貼心移動服務,有效解決路遠難題
西北旺鎮轄區面積大,人口居住分散,導致部分殘疾人因路途遠而無法參與溫馨家園的活動,更無法享受溫馨家園的特色服務。經過前期摸底,西北旺鎮溫馨家園下沉社區,對標需求精準服務,讓殘疾人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家門口的移動服務,打通殘疾群眾服務最后一公里。
“自從疫情來后,都是自己拿剪刀隨便剪剪就完了,這次理發活動就在我們社區開展,再也不怕路遠了。”70歲的張淑英頭發都蓋過了耳朵,也沒敢去理發店,“今天剪完發,真是神清氣爽!專業的理發師,技術就是好,這次活動讓我們感覺到政府對殘疾人的關心。”西北旺鎮溫馨家園在六里屯社區組織了為期3天的“愛心從頭開始,服務從心開始”的助殘理發活動,分天、分時段、大間隔、一對一為20名殘疾人提供理發服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效解決了路途遠的難題。
貼心移動服務,徹底化解融入難題
殘疾人一向被視為弱勢群體的典型代表,因其生理、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缺陷”,使其在教育、就業、康復和社會保障等領域存在較大的社會融入問題。
西北旺鎮溫馨家園特邀中醫科、康復科、心理科專家10余人來到西玉河村,以“移動服務”的方式為早已等候多時的村民量血壓、測血糖、問診、心理咨詢,并耐心解答前來就診殘疾人的各種問題,讓他們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相關疾病的預防。
今年64歲的高玉蘋,肢體障礙四級,擅長京劇,但因為性格問題,很難融入到集體當中,經過西北旺鎮溫馨家園工作人員多次耐心地和她交流,高玉蘋逐步找回自信,并參加了西北旺鎮2021春節聯歡會、海淀區2020年社區殘疾人文藝匯演,徹底化解了她融入社會的難題。
“移動溫馨家園”打破了傳統的服務方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讓更多的殘疾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好更多的服務。2020年西北旺鎮溫馨家園共服務殘疾人近5500人次,社區村覆蓋面達到90%以上。下一步,西北旺鎮溫馨家園將持續關注殘疾人“出行難”、“路途遠”、“融入難”等問題,讓殘疾人少跑路,工作人員多跑路,將服務送到殘疾人的身邊,將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社區送到家。同時宣傳各項扶殘惠殘政策、宣講法律知識,確保殘疾人及時享受到各項優惠政策,將便民服務真正落到實處。
2020年海淀區溫馨家園綜合改革項目現已全面推開,包括:居家上門服務類、文化體育類、心理康復類、技能培訓類、溫馨家園托管類等面向殘疾人的相關服務項目,以服務進社區、進家庭及志愿者培育為特色,切實提升改革效果,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服務。一切以殘疾人為中心,將貫穿海淀區溫馨家園改革全過程,讓殘疾人真正享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和變化, 讓溫馨家園實起來、活起來、強起來、靚起來,成為殘疾人身邊靠得住、信得過的溫馨之家!
【本文資訊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