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三農”工作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農業農村部《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要發掘鄉村功能價值,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培育發展新動能,聚集資源要素,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邁入新發展階段,應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當前,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浪潮進一步強化了科技創新對于鄉村產業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在農業中廣泛應用,北斗、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與農業交互聯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引領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一批新的理念和生產運營方式應運而生,加速了農業生產、流通、消費和經營管理各領域的深刻變革,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懸浮365新型智慧彩色農業”項目
近日,“懸浮365新型智慧彩色農業”項目在廣州花博園中凱花卉產業園啟動,標志著廣東花卉行業發展迎來新的里程碑。該項目重點發展高新園林花卉和生態旅游產業,建設苗木花卉交易市場、生態休閑旅游景區、花卉園林科研教學機構等多項設施,以現代科技賦能鄉村產業,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花卉產業作為農業的一個分支,是將花卉作為商品,進行研究、開發、生產、貯運、營銷以及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的活動。2019年,中國花卉種植面積達176萬公頃,市場總規模達1656億元。廣州素有“花城”的美譽,是我國重要的花卉產銷集散地之一。2020年全市花卉總產值達57.08億元,增速達17.7%。
“農業中國”智庫支撐平臺專家、國聲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趙一丁
“農業中國”智庫支撐平臺專家、國聲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趙一丁表示,“十四五”開局之年,廣東轉型升級已經進入到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廣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布局,把創新驅動對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作用發揮出來。新型智慧彩色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推動形成廣東發展的特色優勢和競爭力,助力廣東經濟走上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清華大學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中國環境藝術委員會副會長陸志成
清華大學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中國環境藝術委員會副會長陸志成認為,“懸浮365新型智慧彩色農業”項目區別于傳統的花卉市場,其整體設計借鑒了國際現代農業項目的超前規劃經驗,融合了花卉、茶葉、綠植、多肉植物、園林景觀以及水族、寵物、農資、電商等相關行業,將打造覆蓋研發創新、加工制造、貿易流通、冷鏈物流、電子商務、商旅文教等上下游領域的現代化、高水平新型智慧彩色農業全產業鏈,助力廣東特色農業提檔升級。
廣州花博園中凱項目負責人陳華達
廣州花博園中凱項目負責人陳華達表示,項目秉承花城、花業、花生活、彩色農業生態鏈四大理念。以花為媒,提升市容市貌,繁榮廣州經濟,吸引各地朋友來賞花、購花、休閑、旅游。未來,這里將建設成為更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華南花卉文創集鎮及大灣區花卉茶葉交易中心,打造集花卉茶葉交易、科普教育、休閑娛樂、文創物流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最大效益地發揮全域彩色農業經濟,踐行好“兩山”理論,充分釋放彩色農業的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
“懸浮365新型智慧彩色農業”項目技術負責人林銘村
“懸浮365新型智慧彩色農業”項目技術負責人林銘村介紹,項目規劃運用智慧化、景觀化、品質化的建設運營理念,將建設成為輻射華南彩色農業、廣州“最具活力”“最貼近花城生活”的365天永不落幕的都市彩色農業示范中心。
據了解,“懸浮365新型智慧彩色農業”項目認真貫徹廣東省委、廣州市委全會精神,根據《廣州市商務局關于印發廣州市加快推進專業批發市場轉型疏解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有關要求力行實施和建設。花博園花卉市場位于廣州荔灣區芳村,芳村是廣州主要的花卉市場,全市65%觀葉植物、30%鮮切花在芳村交易集散,在全國花卉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項目建成后,有望形成百億級的市場規模。
據悉,該項目由多省市聯合啟動,廣東、云南、福建、海南、山東等眾多彩色農業知名品牌參與建設,超過20萬畝彩色農業種植基地攜手合作,共同助力華南新型智慧彩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資訊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