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發展階段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近年來,武安市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激發新活力,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為抓手,全域優化空間布局,全域加快經濟轉型,全域改善城鄉面貌,全域營造新風正氣,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新突破、打開了新局面,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關鍵詞】新發展理念 區域競爭優勢 高質量發展 武安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指出,“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作為河北省邯鄲市唯一的全國百強縣,武安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激發新活力,不斷推動發展格局由小變大、產業層次由低轉高、綜合競爭力由弱變強,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這既是立足邯鄲市發展大局作貢獻的政治擔當,更是著眼武安長遠發展夯基礎的使命責任。武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為抓手,全域優化空間布局,全域加快經濟轉型,全域改善城鄉面貌,全域營造新風正氣,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新突破、打開了新局面。2020年,武安位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第80名、上升3個位次,被評為“中國最美縣域”“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文明城市、全省潔凈型城市。
下好解放思想先手棋,以觀念革新激活發展全局
思想上的障礙是最大的障礙,思想上破冰才能激發最強的動力。武安堅持把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貫穿始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對標找差距,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創造性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形成與新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方式。
一是對標先進增活力。堅持“跳出武安看武安、置身全省找差距、放眼全國謀未來”,把走出去對標學習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工程來抓,省內對標遷安、固安,省外學習徐州、杭州先進經驗,市內向先進的縣區對標,真正在登高望遠中放大格局,在對標一流中高標定位。通過各級領導干部一次次地走出去,看到了差距、學習了經驗、深化了認識,更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更新了理念,產生了一場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的強烈“頭腦風暴”。二是直面問題求突破。深入開展“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舉辦高質量發展大講堂,開展市直單位專題民主生活會,全面查找違背新發展理念的問題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短板,著力解決“重二產、輕三產”“重經濟、輕城鄉”“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發展”等行為,切實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增強戰略眼光、系統思維、全局觀念,不斷提升武安發展“含金量”,打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三是站位全局明方向。“怎么干”是方法論,“干什么”則是風向標。武安未來一個時期就是要圍繞全面建設富強文明美麗幸福的現代化中等城市的奮斗目標,全力打造“青龍山轉型升級示范區、南部鋼焦產業聚集區、中部生態新城區、東部產城融合創新區、西部旅游康養度假區”五大發展平臺,扎實走好“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城鄉融合發展、與邯鄲主城區一體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真正把武安建設成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創新引領、轉型突破排頭兵,生態宜居、獨具魅力副中心,充滿活力、高質量發展百強縣。
打好環境治理翻身仗,以城鄉蝶變厚植競爭優勢
武安歷史上城鄉建設欠賬較大,環境面貌相對落后,城鎮化發展水平滯后于工業化,不僅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且嚴重影響了武安的形象,成為轉型發展的一大制約。為此,武安把城鄉環境治理作為全局性、戰略性、系統性工程來抓,堅持先破后立、邊破邊立、城鄉聯動、全域治理,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城鄉環境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全面“拆”。針對城鄉長期形成的“違建多、環境亂、形象差、群眾怨”的問題,市委、市政府堅持主動作為,從農村開始抓起,逐步向國省干道、城市環路延伸,打了一場全域拆違治亂的攻堅硬仗,拆除違建臨建2.5萬處、160萬平米。同時圍繞拆除的空間,建成小游園、小果園、小菜園1100多個,高標準綠化美化35萬平方米,切實拆出了整潔環境、騰出了發展空間、贏得了群眾認可。
全域“治”。要在較短時間內改變武安環境面貌,局部性的小打小鬧難見成效,必須要多方位、分層次全面突破、全域治理。在農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硬化街巷500多萬平方米,建成覆蓋全市502個村的“吃垃圾、造水泥”無害化處置垃圾示范線,并實現339個村喝上自來水、153個村鋪設下水道的歷史性突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8%,成功打造了60個紅旗村、100個精品村。在城區,以創城為抓手,從城區主干道環境提升,到小街巷整治,再到居民小區、機關單位內部環境打造,逐步深入、層層推進,有效解決了一大批臟亂差及遺留問題,城市管理更加有序、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公共秩序更加規范、居民生活更加舒適。在重點企業周邊,大力開展建設一條進廠景觀大道、一條環廠綠化林帶、一個生態公園、一面臨街文化墻、聯系一個分包村莊“五個一”工程,32家重點企業累計修建生態公園10余萬平方米,優化了企業環境,惠及了周邊群眾。在景區,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契機,完成13家主要景區、5條重點旅游景觀大道、48個沿線村莊提檔升級,打造出景、村、路“三位一體”風景走廊。
全員“干”。全域整治人居環境涉及到道路、村莊、企業等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任務十分艱巨繁重,僅靠鄉村兩級和某個職能部門單兵作戰難以形成氣候、打開局面,必須廣泛凝聚市鄉村三級合力,充分發動企業群眾積極參與。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武安的動員大會以視頻形式直接開到農村一級,并形成了“縣級領導包鄉聯村、部門結對幫建、干部回村參建、企業出資助建”的抓促機制;在創城活動中,動員四套班子帶領市直部門分片包區,萬名機關干部走上街頭,形成了全員參與、全民共創的濃厚氛圍;在企業周邊環境整治中,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調動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政府抓規劃定標準、企業搞建設比貢獻的濃厚氛圍,同時組織四套班子、部門鄉鎮開展了多次集中觀摩,交流經驗、晾曬成效、展示水平,引導各個板塊相互學習、比著干、爭著干。無論從鄉村到城市,還是從道路兩側到企業周邊、景區內外,武安處處都涌動著熱火朝天的干勁,處處都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
唱好轉型發展重頭戲,以項目突破帶動產業提質
由于歷史原因,武安產業結構“一鋼獨大”,轉型發展是根本出路、唯一出路。近年來,武安認真回答好“鋼鐵之外靠什么、鋼鐵產業抓什么、著眼未來想什么、立足當下干什么”的時代課題,把城市轉型與經濟轉型有機結合起來,強化重大戰略項目的支撐作用,堅持一手抓主導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的培育引進,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堅定不移抓轉型升級。按照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的要求,大力推進鋼鐵焦化產業整合重組、退城進園、裝備升級,成立12個專班和4個手續幫辦組精準施策、集中推進,投資130億元的太行鋼鐵項目一期即將建成投產,投資134億元的冀南鋼鐵退城進園、投資31億元的龍鳳山鐵基新材料、投資36.5億元的鉅興鑄管、投資20億元的清峰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等一大批鋼焦企業改造轉型升級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進一步延伸了鋼焦產業鏈條,提高了主導產業競爭力。
堅定不移抓戰略投資。武安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思想,集中實施了超100億元項目4個、超30億元項目20個,爭列省重點項目10個,在全省領先,切實以有效投資優化產業結構,以優質增量加快轉型步伐。投資134億元的格力智能裝備基礎件、投資18億元的新興鑄管智能鑄管4.0等一批高端裝備制造項目建成投產,投資25億元的東山文旅小鎮項目、投資50億元的九龍山特色康養小鎮、投資15億元的北江綜合市場升級項目、以投資8億元的銀泰福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一大批電子信息企業落戶武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茁壯成長。
堅定不移抓招商引資。針對武安大項目好項目少、路徑依賴嚴重、干部走出去較少、發展視野不寬等問題,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破解問題的金鑰匙、檢驗作風的新戰場,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區域,成立三大招商組和28個招商小分隊,由縣級領導干部帶隊,強力推進全員招商、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堅持每周調度、每月通報、每季交流、年底考核評比,在全市形成了“在家想招商、出門抓招商、全員干招商”的濃厚氛圍。武安先后與杭州北江、藍城、深圳康佳、北京偉光匯通、共享裝備、中建材等領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簽約項目22個、總投資341億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樹好干事創業風向標,以過硬作風干出最佳效果
武安經濟轉型壓力大、城鄉建設任務重,要在較短時間內打開工作局面、實現重大突破,必須靠一流的隊伍、過硬的作風和良好的政治生態保障。全體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五大導向”,著力破除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激發干部積極性,引導各級干部以一種“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直面短板、擔當作為,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勢能。
強化一切為民、奮發作為的目標導向。從自身做起,自覺用“新武安人”的身份來定位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武安人民群眾作為首要的、貫穿始終的、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服務對象,搭建三級微信矩陣及時收集和解決群眾訴求,成立11個城市社區,構建覆蓋鄉村四級網格化治理體系精準服務群眾,努力使武安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百姓。同時,堅持群眾想什么、政府就干什么,無論是開展城鄉環境治理,還是實施企業退城進園,都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干部工作有動力、有干勁,群眾看后心氣足、跟著干,形成黨群一心、干群一體奮發作為干事創業的良好局面。強化創新驅動、加快轉型的發展導向。武安號召各級黨員干部發揚“店小二”精神,一切圍繞企業轉、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發展辦。在重點項目建設中,圍繞企業量身打造優惠政策,實行項目審批事項全程代辦,創造了曼卓電子從簽約到生產只用22天的項目建設新速度。針對企業融資難題,與北京中鴻資本公司合作成立產業引導基金,開展多種形式政銀企對接,完成制造業授信或放款47億元,積極爭跑上級政策資金13.55億元,做好了企業“輸血”文章。強化以上率下、親力親為的實干導向。圍繞五項重點工作、五大平臺建設、十六項重點任務等中心工作,都由四套班子“一把手”、市委常委掛帥出征,縣級干部盯在一線,單位一把手沖鋒在前,點對點解難題,面對面抓落實,有效促進干部隊伍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的轉變,形成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濃厚干事氛圍。強化重視“三農”、關心基層的工作導向。鼓勵領導干部堅持以身作則,走遍全市22個鄉鎮,并先后到鄉村、環境整治一線調研掌握實情、解決問題,引領全市上下形成“既要打好轉型牌、更要唱好三農戲”的思想共識。同時,實行縣級領導干部包鄉聯村、市直部門重點幫扶,引導各級干部將更多精力投向鄉村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資金投向基層、干部干在基層、工作突破在基層的強大工作態勢。強化圍繞大局、嚴守底線的問題導向。認真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精神,扎實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引導各級干部始終堅持原則、一心為公,始終嚴格程序、依法依規,集中全部精力和財力把最關鍵、最重要的事情辦好,真正以一己之力為大局擔當,以一域之光為邯鄲添彩。
(作者為中共武安市委書記)
責編/趙博藝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