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文化解碼】
今年喜迎建黨100周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對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具有深遠意義。今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都需要在學習教育中思考怎樣結合工作實際,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促進工作的實際舉措。
一是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打造愛國主義和廉政教育基地。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和發展實踐中積累形成的極具中國特色的紅色文化,是歷史的記憶、是光輝的傳承,既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氣質。在新發展階段,利用好、發揚好、傳承好紅色文化,讓紅色文化成為鑄魂育人的精神動力,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開展學習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教育基地優勢資源,深入挖掘紅色主題,全方位、立體式、多維度宣傳紅色人文資源和紅色文化,讓更多的黨員干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在參觀見學中傳承紅色基因,用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深刻把握黨的初心使命、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二是充分做好宣講培訓,打造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陣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歷史,是一部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指導實踐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總結了寶貴的經驗,匯集了我們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系起來”。在開展學習教育工作中,可以利用各地黨校、史志、社科、檔案等部門教研力量和資源,開展對黨的創新理論同黨史緊密結合的理論宣講,在每年的各級黨組織學習培訓計劃當中明確黨史學習內容,以史鑄魂、以史資政、以史育人,打造一支信念堅定、政治過硬、作風優良的黨員干部隊伍,推動黨員干部將黨的光輝歷史和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政治立場、科學的思維方式、有效的政策舉措、顯著的工作成效。
三是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打造踐行初心和使命高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目的在于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汲取前行動力。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識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史。共產黨人領導人民群眾革命、建設、改革是歷史和人民共同的選擇。初心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中國共產黨正是基于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長期執政中展現出強大組織優勢。黨的各級組織要把黨史學習教育抓在日常、用在經常,可以融入“三會一課”等,延伸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并觸發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在服務中心工作上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尤其在新發展階段,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落實黨的重大決策部署的實踐偉力,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找到歷史與實踐的契合點,并善于在學習與工作中關注現實、了解社會、總結經驗、轉化成果,在實踐中形成推動“十四五”時期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強大動員力、行動力和戰斗力。(作者:紀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