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立志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勇于擔苦、擔難、擔重、擔險,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要將忠誠融進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的實際行動中,提高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增強履職本領、敢于擔當作為,奉獻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把為黨為國為民的濃厚情懷,化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成為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
切實提高憂患意識為黨分憂。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為黨分憂就是要在居安思危中增強憂患意識,勇于改革創新,確保黨能堅強應對各項風險挑戰,在紛繁復雜的局勢中始終是人民最強有力的主心骨。百年非凡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著一種重要的品質,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為我們應對內外部復雜情況變化、解決現實困難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歷史經驗中蘊含著為黨分憂的大智慧,要舉一反三,堅持底線思維,用歷史經驗看未來,牢牢把握“大變局”時期帶來的重大機遇,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的戰略“主動戰”。
全面增強履職本領為國盡責。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錘煉過硬履職本領,就是要在勤學善學中著力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敢于擔當、善于斗爭,不負重托、不辱使命。要通過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增進政治認同,在履職實踐中善于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用好共產黨人調查研究的“傳家寶”,在聯系群眾的過程中走好群眾路線,通過科學運用調研方法,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克服本領恐慌。要自覺加強斗爭歷練、強化責任擔當、練就斗爭本領,擔苦、擔難、擔重、擔險,不屈不撓、一往無前。
牢固樹立公仆意識為民奉獻。堅持當“老百姓”的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立場就是我們為民奉獻的方向和著力點。心無百姓莫為“官”,為民奉獻就是要無私忘我,把自己也當成老百姓,不要做官當老爺,以關心百姓疾苦為己任,涵養“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干部做了多少事、有多少能耐,老百姓看得最清楚,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凡是為民謀利、為民解憂、為民造福的事情,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好,凡是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堅決不做。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真心誠意為群眾辦實實在在的事,將人民群眾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求真務實,專心致志抓落實。
永葆忠誠本色,就是要以實際行動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牢固樹立人民公仆意識,在服務人民中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 (作者:楊曉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