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100周年。大膽探索、奮勇創新的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黨的領導下經歷了不凡的發展歷程。24年來,一代代奇瑞人懷著產業報國的赤子之心,堅持自主創新,不僅打破了一個個曾被國外車企壟斷的技術壁壘,還連續18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名,成為全球汽車舞臺上一張閃閃發光的“中國名片”。
拓展“新四化”賽道
近年來,國際貿易摩擦的一系列事件表明,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但如果我國汽車工業不掌握核心技術,很可能在關鍵時刻遭遇“卡脖子”。
在2021年4月召開的上海國際車展上,面對人頭攢動的專業媒體和現場觀眾,奇瑞發布了備受業界關注的“鯤鵬動力CHERY POWER”全域動力架構。“鯤鵬動力”不僅擁有包括2.0TGDI發動機在內的燃油解決方案,更有包括“世界首創全功能混動構型”在內的混合動力解決方案,是一顆“中國心”。
其實,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都沒有自主研發的轎車用發動機,能買到的進口發動機技術也比較落后。在這樣的背景下,2002年,奇瑞投入全部身家約20億元用于發動機自主研發,最終成功研發出中國轎車工業首個發動機自主品牌——ACTECO。
曾經制約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如今已經成為自主品牌的競爭優勢。截至目前,奇瑞下線發動機總量超過880萬臺,其中超過50萬臺出口至美國、日本等國家,累計6款發動機獲選“‘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稱號。除了為汽車產品提供發動機,奇瑞還為通用航空配套生產發動機“心臟”,并開發無人機發動機。
從發動機到變速箱,從核心零部件到平臺開發,從傳統汽車技術到電動化、智能化、自動駕駛……自主創新的路上,奇瑞由傳統賽道拓展到“新四化”賽道,構建起龐大的核心技術體系。
奇瑞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告訴記者,奇瑞要在技術上“頂天立地”——“新四化”前瞻技術上“頂天”,傳統核心技術上“立地”。其中,實現“新四化”的“頂天”,奇瑞將堅持智能化AV、新能源EV的“雙V”路線,把AV智能技術作為核心技術來打造,以大數據定義目標客戶,以客戶價值定義軟件,以軟件定義汽車;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展方向發展EV新能源,打造自己的電池技術、完整的電芯產業鏈和氫能源技術,加快擁抱智能汽車時代。
在專注技術創新的同時,奇瑞很早就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奇瑞集團累計申請專利21000多件、授權專利1300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占30%,位居中國汽車行業前列。
乘風破浪創“中國名片”
2021年4月,“出海”整整20年的奇瑞以單月出口車輛突破2.2萬輛的成績創下歷史新高,全年出口總量有望突破20萬輛。
如今,奇瑞全新一代瑞虎8、瑞虎5x等主打產品火爆俄羅斯、巴西、沙特等海外市場。自2013年以來,奇瑞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產品和服務已經覆蓋“一帶一路”沿線46個國家和地區。如今,奇瑞集團的汽車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近180萬輛。奇瑞集團在全球建立了六大研發基地、10個海外工廠、1500余家海外經銷商和服務網點,海外每年總產能達到20萬臺。
為了讓奇瑞產品在海外市場如魚得水,每一款車都會根據全球市場的不同環境進行產品調教。奇瑞海外工廠給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把先進技術、制造工藝和管理方式等帶到當地,加快了當地汽車制造技術水平的發展。
從產品“走出去”,到工廠、文化“走進去”,再到品牌“走上去”,深耕海外市場20年的奇瑞,從最初的單純貿易升級為品牌輸出。奇瑞也因此贏得了海外市場的充分認可,連續5次獲得“中國企業海外形象20強”榮譽。
培育孵化新興產業
奇瑞創立之初,就明確了“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品牌”的夢想。為了實現夢想,奇瑞圍繞汽車主價值鏈做強主業的同時,培育孵化新興產業,逐步構建起生機勃勃的“汽車產業生態圈”,成長為一家營收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
奇瑞集團總經理助理金弋波告訴記者,奇瑞持續創新產業孵化和資本運作模式,成為安徽和蕪湖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孵化器”。依托奇瑞,當地孵化衍生出工業機器人、通用航空、現代農業裝備、汽車金融、旅游地產等新興產業,安徽省1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有4個源于奇瑞。
蕪湖市首個科創板上市公司——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曾是奇瑞設備部下面不到10人的裝備制造科。過去國內汽車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依賴進口,立志掌握汽車高端裝備核心技術的奇瑞成立了蕪湖奇瑞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隨著技術實力和業務發展壯大,2007年8月,工業機器人業務從奇瑞體系中獨立出來,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并迅速成長為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第一梯隊企業。2020年7月,埃夫特在上交所科創板成功掛牌上市。
“招才引智”是奇瑞產業孵化的另一種創新模式。奇瑞吸引和鼓勵高端海外人才回國創業,給予資金支持和產業培育,實現了核心技術產業化,培育出一批“小巨人”企業。奇瑞孵化的首個主板上市企業伯特利就是“招才引智”模式的典型代表企業。2004年,奇瑞從美國引進袁永彬博士團隊,并與其合資成立伯特利公司,專業從事汽車制動系統方面的研發和生產。2018年4月,伯特利在A股市場成功上市。
從“風景獨好”到“眾木成林”,如今這些“小巨人”企業都成長為各自行業的佼佼者,很多還是奇瑞集團重點培育的“上市梯隊”主力軍。目前,奇瑞集團孵化企業中已有上市企業3家,“上市梯隊”企業近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