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這為我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對中央企業黨員干部而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學什么?在我看來,就是要學習紅色歷史,并通過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從紅色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我們要學習哪些紅色精神?在我們黨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偉大抗疫精神……這一系列偉大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風貌,是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如何從紅色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面向未來,需要我們通過學習紅色精神,堅定信念、堅持為民、永葆忠誠、學會斗爭,從而汲取源源不斷的奮進力量。
學習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在百年奮斗歷程中,無論處于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放棄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真理的指導,從未動搖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李大釗、夏明翰、蔡和森、楊靖宇、劉胡蘭、鄧中夏……回顧百年黨史,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了理想信念壯烈犧牲,不管多么艱難,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從未放棄。作為中央企業的黨員干部,一方面要學習革命先烈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堅定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決擁護黨對國有企業的絕對領導,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另一方面要學習革命先烈為了信仰主動奉獻、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始終積極主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積極主動擔當“踐行國家戰略、助力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
學習紅色精神,牢記為民本色。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即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并一以貫之地為人民謀幸福。回顧百年黨史,即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半條被子”的故事啟示我們:什么是中國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作為中央企業的黨員干部,一是要學習革命先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體會黨和人民的魚水情深,時刻銘記我們黨、我們的企業來自老百姓,堅持央企為國,牢記央企為民,做到永不脫離群眾,“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二是要始終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謀利,為社會造福,把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市場發展的方向;三是要樹立奉獻意識,在工作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倡導志愿服務精神,實踐“我為群眾辦實事”,勇于擔當央企的社會責任。
學習紅色精神,永葆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永不叛黨,是黨章對黨員的基本要求。回顧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創始人向警予,在敵人嚴刑拷打面前,始終咬緊牙關,嚴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必須一心一意、一以貫之,必須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今天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沒有“嚴刑拷打”的考驗,但有“糖衣炮彈”的考驗;中央企業的黨員干部必須學習革命先烈對黨無比忠誠的精神,必須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黨組織,與黨組織同心同德;必須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牢記央企的政治屬性與為民本色,將紅色基因與優良傳統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須堅持原則,清正廉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增強歷史定力,增強志氣、骨氣、底氣、勇氣。而作為金融類央企的黨員干部,學習紅色精神,做到對黨和人民忠誠,還必須堅守底線絕不違規違紀,絕不讓國有資產流失,自覺維護國家金融等各項秩序;必須堅定不移擁護黨的方針政策,主動配合黨和國家的國有企業改革,讓央企成為市場競爭的佼佼者、經營管理的創新者、行業發展的領跑者,助力企業努力做強做優做大,踐行國家戰略,助力民族復興。
學習紅色精神,增強斗爭本領。20世紀50年代,面對帝國主義的核威脅,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在極為艱難的情況下,研制出了導彈、原子彈和人造衛星……回顧百年黨史,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我們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特別是面對新的“卡脖子”問題,我們一定要學習紅色精神,在回顧黨的百年斗爭歷程中汲取斗爭力量、領悟斗爭藝術、提升斗爭本領,堅決打好技術攻堅戰;同時,我們還要學習革命先烈熱愛祖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于攀登的革命精神,主動站在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發揮各自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上的本領,以創新創業驅動產業升級,以創新文化激發企業活力,讓創新成果助力企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企業。特別是作為金融類中央企業的黨員干部,我們更要專注于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投資平臺,助力國家突破經濟上的“卡脖子”關鍵環節,助力打造卓越企業集團、鑄就百年民族品牌,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大局。
“人生天地間,長路有險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向未來走去,進一步學習發揚紅色精神,我們定能汲取艱苦奮斗、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以強大內在動力與創新之舉,以積極共生共享與開放合作,不斷引領時代、服務國家、造福人民、創造未來。(作者:吳丹,中南大學博士后,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