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教授 董希淼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消費金融將在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我國消費金融在經歷起步、探索、發展等階段后,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融合,呈現出新特點。消費金融的高速發展大大提高了消費靈活性和便利性,有效降低了社會交易成本。當前,隨著國家促進經濟恢復政策的出臺,短期消費貸款增速逐步恢復。未來,在經濟增長的推動下,我國消費金融仍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消費金融將在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歷史和國際經驗表明,一國經濟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其居民消費數量和質量的提高將成為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消費金融將在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從宏觀層面看,居民消費對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消費金融是提振居民消費的重要金融模式。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經濟正處于結構轉型升級階段。在這一關鍵時期,由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較難帶來顯著的經濟增長效果,而消費在穩定經濟發展中則發揮了更大作用。一方面,居民消費未來可以逐漸成為引領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可持續動力;另一方面,消費金融在促進消費升級的同時增加了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進而加速了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經濟增長與貿易結構向中高端轉移。
從微觀層面看,消費金融對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適度發展消費金融有助于拉動消費增長,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消費金融促進提升居民消費驅動力。近年來,消費作為我國經濟增長“第一駕馬車”的作用得到不斷鞏固。第二,消費金融助力激活消費潛在客群。消費金融互聯網化加速了其普惠化趨勢,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低線城市長尾客群的消費活躍度大幅提升,現階段消費金融主要面向年輕客戶和長尾客戶,以金融杠桿的作用增強其消費意愿、提升其消費能力。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長尾客戶借款人信用狀況的不斷改善,使得消費金融的需求進一步釋放。
更好地利用新契機、新需求,提升內生的風控能力和水平,實現消費金融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夯實消費金融的發展基礎。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是消費金融穩健發展的前提。第一,要提升消費者信息數據的完整性。在建立并完善消費者個人信息時,可以整合個人商業信用數據、消費行為數據等相關信息,也可以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整合政府等公共部門中的個人相關信息資源,形成完整準確、覆蓋全面的消費者信息庫。同時,在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要打通數據信息共享的制度鴻溝和技術鴻溝,通過設立市場化征信機構等方式,促進信息多元化發展。第二,要保證社會信用體系架構的合理性。這有助于增加新的消費金融數據獲取來源維度,比如采用以央行征信系統為主、以市場化征信機構為輔的模式,保證信用體系架構的多元。同時,也要關注不同機構之間信息共享的重要意義,比如可以加強消費金融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互聯網公司、電商平臺等的合作。第三,要加大對于消費金融領域失信行為的懲罰力度。對社會個體而言,應適當增加其失信成本,幫助其樹立良好的信用理念和契約精神。對金融機構而言,可以加大打擊消費金融領域惡意逃債、廢債行為的力度,增強防范消費金融風險的能力。只有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才能有效促進消費金融健康發展,進而助力內需擴大、經濟增長。
二是加強監管和政策支持,引導消費金融合規有序發展。近期我國相繼出臺了多個與消費金融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這表明我國對消費金融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此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監管政策進行完善。第一,完善消費金融機構監管。目前,我國消費金融從業機構眾多,產品與服務各異,因此要統一監管主體與監管原則,從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行為監管轉變。第二,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進一步普及消費金融知識,提高消費者發現風險、規避風險的能力,并為其提供完善的維權渠道。對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應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大處罰力度。第三,針對“反催收”聯盟及惡意投訴,建議聯合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出臺政策,邀請行業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維護正常金融秩序。
三是深化金融科技應用,提升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加強科技投入,特別是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及管理效率。其次,要運用金融科技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進一步豐富消費金融的產品類型,促進消費金融朝普惠化方向發展。可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客群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信貸產品,提升客戶體驗。此外,消費金融還可以開發針對性產品,滿足如“夫妻店”“路邊店”等經營者的消費金融需求,幫助其改善生活狀況,助力經濟復蘇和發展。有關部門也可以為消費金融機構提供優惠資金等政策,降低信貸和運用成本。
綜上所述,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為消費金融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契機、新需求,直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升內生的風控能力和水平,是消費金融能否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只有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消費者的初心、持續提升風控水平和服務能力,我國消費金融才能在適度滿足消費者擴大消費、升級消費等需求中發展壯大,并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發展格局構建貢獻新的力量。
經濟大家談 | 全面準確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