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紅彥老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這是對新時代教師“時代重任”的重大判斷。作為一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如何更好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我認為應深入挖掘課程內涵,豐富課程形式,用情、用功、用心走進學生心靈,關注、熱愛、理解學生,用尊重和信任、理解和包容有效引領學生成長。
創新思政課形式、用情用功用心走進學生心靈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作用不可低估。圍繞如何更好地引導處于“拔節孕穗期”的學生健康成長,教學中我注重挖掘思政課深刻內涵,豐富思政課形式,積極組織學科實踐活動,堅持在活動中育人,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厚植家國情懷,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帶領學生走進國博,參觀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在一幅幅畫卷前,大家駐足思考:希望田野上寄予的“強”“美”“富”農業振興夢想、上海浦東新區的城市精神、上天攬月的凌云壯志、海底捉鱉的探索豪情、大國重器的軍備力量、共產黨員的榜樣力量等,這些都讓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國40年的偉大變遷。有的同學在活動感言中寫到:通過參觀,我們了解到了中華民族的崛起實屬不易,但正是戰勝了一系列的困難,我們的國家才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變化。少年強則國強,國強則少年更強!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更加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我在學校開設了“模擬政協”選修課,和全組老師一起創建了模擬政協社團,講解了我國的政治制度相關基礎知識,介紹了如何確定模擬政協提案題目、如何做調查寫提案等內容,并借助各種資源開展社會調研,撰寫模擬政協提案。組織學生參加了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的模擬政協提案展示、北京市青少年模擬政協等活動。學生對此興趣濃厚,感嘆初中生也能為城市建設、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模擬政協”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認識社會、理性分析社會現象,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創新了思想政治課形式,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加深了學生對我國政治制度的深刻認識和鮮活印象,增強了制度自信。
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只有熱愛學生,心里裝著學生,真正為他們的長遠發展考慮,才能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有足夠的興趣去全面深入了解他們,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細心觀察他們的表現,對他們哪怕是一點點的改進都要及時做出回應并給予鼓勵。
為此,我在電腦上記錄了我教過的歷屆學生的成長經歷、感人故事以及我和他們之間的難忘瞬間。待到合適時機,例如學生生日、遭遇挫折、畢業離校等關鍵節點,我會把這份記錄送給他們,幫助他們更好地探索和發現自己。每當看到他們驚喜的樣子,我都會感到滿足和幸福;每當去翻看這一份份記錄,眼前就會浮現學生們的樣子以及和他們相處的一個個瞬間,我想這就是為人師的幸福體會吧!
小謝同學曾說,管老師詳細地記錄了我從初一到初二的成長和變化,有些事情連我自己都已忘記,老師卻還記得清晰感人,這令我十分感動。老師還指出我在這個階段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幾個關于我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的“靈魂拷問”,帶給我很多思考。
用尊重和信任、理解和包容引領學生成長
心理學家麥基說過:“一個人相信什么,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么。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見什么。你看見什么,才能擁抱什么。你擁抱什么,才能成為什么。”作為一名班主任,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向善向好,都是獨一無二,都有著無限的潛力。只有我們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才能讓他們更自信,才能激發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2016屆畢業的小戴同學,剛入學時是一個不太自信的男生,學習基礎薄弱,但他對電腦操作感興趣,我于是邀請他做班級多媒體管理員。他起初有些猶豫,我建議他給自己一個嘗試機會,并相信他能做好。在我的鼓勵和他自己努力下,小戴的工作兢兢業業,最后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高度認可。當年元旦,畢業后的小戴同學回學??次?,還帶著一份禮物,他聊起了在新學校的故事,他擔任了學校的學生會主席,還獲得了學校一等獎學金。短短半年時間,小戴越發充滿自信,更憧憬美好未來。在聽他講自己故事的同時,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一位西方著名心理學家指出,青春期的孩子們經歷的是人生中最令人不安的一次身份危機和角色混亂,這一階段的核心問題是自我意識的確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在這樣一段特殊而且重要的成長歷程中,他們自己也會感到迷茫甚至恐慌,因此需要成人對他們的情緒波動、看起來不合理的想法、偶爾的怪異行為、新鮮的詞匯、尷尬的表現等諸多內容給予更多的包容、接納和理解。我認為,只有做到真正的接納和包容,才能獲得學生們的信任,才能讓他們更愿意敞開心扉、袒露心聲,從而對他們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段敏感時期。
為更好地理解青春期的學生,我課外堅持參加相關專題培訓和進修,涉獵了情商課、積極心理學、薩提亞人際溝通理論、學生發展規律與育人策略等知識,參加了海淀區中小學思政課骨干教師清華大學浸潤式研修班。通過學習,我對青少年特點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刻,對他們的行為和表現能夠做到更加理解和包容,對他們的感受有了更多的共情。小蔡同學說:“對于我們的想法,管老師從來不會輕易批評和否定,總是會用心傾聽,給予建議、支持和鼓勵。對于我們的缺點,管老師也總會幫我們分析,和我們一起想辦法克服。比如管老師和我一起制作了《課堂自控力培養手冊》,請同學和老師監督我的課堂紀律情況并做記錄,每當我取得了進步,管老師都會及時鼓勵我。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我的自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我還建立“班級家長學校”,定期推送學習課程,分享學習心得,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線上形式,我和家長們一道學習了《中國式青春期——我們的偏見與誤讀》《居家學習,家長如何為孩子賦能》《有效管教助力孩子成長》《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四件事》等文章及共情成長育人模式、家庭會議育人模式、鼓勵是最好的教育、行為慣例表育人模式等內容。在談到家長課堂帶給爸爸媽媽的變化時,小王說,家長課堂后,家里開了會議,感覺爸媽更民主了,更能聽進我的建議,他們會把我當成朋友聊天,我也愿意和父母溝通。我們還一起制定了“家庭協議”“課堂狀態自評表”“優秀作業表揚單”,這些激勵方法讓我取得明顯進步。
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作為一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陪伴著這群充滿朝氣的陽光少年成長,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憂傷著他們的憂傷,見證他們的青春歷程,我感到自己特別幸運和幸福!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純潔可愛充滿希望的生命,我愿意一如既往地用情、用功、用心陪伴他們成長!
(作者為北京一零一中上地校區道德與法治區級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