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組部、中央網信辦共同組織的“走進紅色美麗村莊”網絡主題宣傳采訪活動在陜西啟動,通過生動活潑的新媒體手段,對革命戰爭年代作出重要貢獻或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村莊進行采訪報道,著力講好傳承光榮傳統的生動故事和推進鄉村振興的美麗故事,讓紅色基因不斷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歷史照亮未來,征途未有窮期,在這片紅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光榮的土地上,陜西始終把發展紅色文化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挖掘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背負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傳播生生不息的紅色火種,以昂揚斗志繪就最美鄉村紅,使延安、照金、馬欄、楊家嶺、王家坪等一處處紅色地標閃耀出時代光芒,讓山水留住鄉愁、紅色留住初心、文化留住夢想,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保護紅色遺產,厚植鄉村振興文化底蘊。歷史漸行漸遠,精神光照千秋,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進程中,廣大鄉村孕育形成了內容豐富、內涵深刻、內質深邃的紅色文化,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革命象征。光輝的歷史值得銘記,革命的火種需要傳承,紅色遺產跨越歲月長河釋放著革命光榮的強烈信號,每一張圖片、每一段文字、每一個視頻、每一處遺跡,猶如一本本教科書,承載著賡續革命精神的歷史重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要注重戰場紀念地、革命會議遺址、革命人物舊居、革命遺物等有形遺產的合理開發和保護利用,尊重客觀歷史抓修復,融入時代元素抓創新,緊跟基層需求抓發展,有效提高鄉村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感召力和輻射力,實現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紅色血脈賡續不斷。
講好紅色故事,優化鄉村振興文化服務。“行程萬里,不忘初心”,回顧百年歷程,一個個動人故事蕩氣回腸。要深挖紅色文化“精神富礦”,積極尋訪紅色歲月的參與者、親歷者、見證者,充分利用文字、圖畫、影音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留存傳播具有革命精神的非物質紅色文化,直觀再現紅色歷史全貌,系統展現紅色文化內涵,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革命先烈的故事,引導廣大黨員群眾跨越時空接受紅色教育洗禮,堅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必勝信念。廣大黨員干部要勇當宣傳紅色文化的主力軍,尋覓紅色印記,破譯紅色密碼,扎實推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開發紅色文創產品,播撒紅色精神種子,讓紅色文化活起來、立起來、動起來,成為鄉村振興最美底色。
發展紅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文化繁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要著力推動紅色、綠色和古色旅游資源融合發展,構建集革命傳統體驗、紅色精神傳承、綠色休閑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紅色旅游體系,引導廣大群眾開啟瀏覽山水美景的心靈之旅、瞻仰紅色遺跡的思想之旅、聆聽革命故事的精神之旅,打造鄉村振興新的經濟增長點,讓青山綠水、革命情懷、文化魅力相映生輝。要擔當起富農惠農的新使命,以提高農民收入為切入點和落腳點,在紅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出新招、見實效,積極拓寬紅色旅游消費市場,全面帶動提升農家樂旅游、農產品銷售、農耕文化體驗等旅游消費新業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增磚添瓦。(作者:夏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