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縣開展“一攬子”務實管用的舉措,提升帶頭人隊伍能力素養,凝聚干事創業合力
?每鎮街至少打造一處宜看宜學的黨建示范區,作為鄉村組織振興示范點,示范帶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今年以來,山東省嘉祥縣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實效導向,著眼破解在實施鄉村振興中帶頭人隊伍、人才支撐、資金項目、技術技能等問題,深入實施農村黨組織“四個一批”工程,著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著力破解一批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難題,著力發展一批優質的集體經濟項目,著力建設一批輻射范圍廣、帶動能力強的黨建示范基地,推動各類資源向基層下沉,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
嘉祥縣城鳥瞰 中共山東省嘉祥縣委宣傳部供圖
堅持“頭雁”引領,著力打造一批優秀帶頭人隊伍。農村干部是推動村級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主力軍。針對換屆后一些新任村干部沒經驗、不會干,一些老干部思路窄、辦法少等問題,嘉祥縣開展“一攬子”務實管用的舉措,提升帶頭人隊伍能力素養,凝聚干事創業合力。
一是優化職責分工。圍繞“壯隊伍、強治理、促發展”3個主題9項內容,系統研究“一肩挑”后增強班子整體功能的制度機制,引導“一肩挑”人員精力到位、履職到位,促進“兩委”班子成員分工合理、齊心干事。
二是強化能力培訓。換屆結束后,撥付資金98萬元,分兩期組織全縣370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封閉式培訓;同步扎實開展全縣黨員冬訓工作,分層次、分批次對1589名“兩委”成員進行履職培訓。制定下發《關于常態化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外出參觀學習的通知》,規定鎮(街)黨(工)委書記每月至少帶領村黨組織書記外出學習1次,推動支部書記在學中干、在干中學,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三是實施導師幫帶。研究制定《嘉祥縣農村黨組織書記“導師幫帶制”實施方案》,通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掛職鍛煉,幫助新任村黨組織書記快速適應崗位。截至目前,全縣78個村結成幫帶對子,村班子干事創業能力不斷增強。
四是注重專業管理。持續深化“頭雁提升”,實施農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從35歲以下黨組織書記、女黨組織書記、優秀黨組織書記中擇優選拔76名村黨組織書記,建立專業化農村黨組織書記數據庫,重點培養,對口幫教,示范帶動支部書記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一批制約發展的難題。針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資金、土地、技術短缺的問題,整合部門資源,撬動社會資本,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一是拓寬投資渠道。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通過以獎代補、貼息等政策,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依托“強村貸”“惠農貸”等金融產品,協調金融機構為經營規模大、帶動作用強、信用評級高的7個五星級村發放貸款365萬元,破解籌資難問題。
二是盤活土地資源。鼓勵承包農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經營權,提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實施好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促進農村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流轉開發利用。加強農村土地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
三是開展技術培訓。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開展“百名農業技術人員下基層活動”,組成專家顧問團,一對一進行包幫,提供全方位技術指導。
四是培育鄉土人才。結合村級后備人才培育計劃,把1432名優秀青年、技術人才、經營能人、致富能手等納入鄉村振興人才庫,逐步培養成鄉村振興主力軍。積極外出招引人才,回引89名鄉村振興專業技術人才回村任職,招募17名“鄉村振興合伙人”共同簽約22個鄉村振興示范基地項目。
五是選聘專業干部。擇優選聘116名縣直機關干部到村擔任鄉村振興指戰員,機關干部原則上從綜合素質較高、副科級以上干部中選派。到村任職期間,工作與原工作部門脫鉤,機關干部在農村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且符合條件的,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優先選拔重用,讓幫扶干部真正沉下心來推動工作。
堅持固本培源,著力發展一批優質集體經濟項目。針對村集體可持續增收能力不夠強,對土地資源過于依賴的問題,以推進支部領辦合作社為載體,以做大做強集體經濟項目為抓手,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提質增效。
一是培育精品項目。抓住中央財政資金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寶貴機遇,整合資金3500萬元,篩選確定5個項目、70個村集中承建,著力培育一批示范帶動作用強的精品項目,力爭帶動全縣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二是實施村企聯建。在全縣擇優選擇100個企業和村進行聯建,依托支部領辦合作社、美麗鄉村建設等重要工作,鼓勵優質企業到村積極認領鄉村振興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項目共36個,計劃投資2146.5萬元,實現聯建村和聯建企業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三是堅持支部領辦。積極鼓勵支持引導基層黨組織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174家,同步成立全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聯盟及聯盟黨委,第一批33個運營良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打破鎮村區域界限率先入盟,實現合作社之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風險共擔、抱團發展。
四是開展涉農招商。鼓勵鎮村通過參股聯建、配套服務等方式,大力引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村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環境友好型新業態、新模式,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嘉祥縣紙坊鎮青山村、馬市村、隋莊村采取山地入股東方左岸假日小鎮項目的方式,實現村集體經濟每村至少增收4萬元,每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都達到10萬元以上,吸納就近村民到小鎮就業400余人,實現文旅融合、共同發展。
堅持抓點帶面,著力建設一批高標準黨建示范基地。注重以點帶面,示范先行,通過集中打造一批黨建示范基地,做到抓先進、抓示范與抓整頓、抓后進并舉,激發農村黨組織創新活力。
一是突出規劃引領。堅持高點定位、高點謀劃,按照“共建共享、實際實用”的原則,申請國家專項債券3.2億元,規劃建設100處集為民服務、黨群活動、養老醫療、農資超市、文體娛樂、生活超市、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衛生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鄉村振興服務中心。第一批15處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加快建設,預計“七一”之前可建成使用。
二是彰顯黨建特色。加強分類指導,結合各地實際,根據不同領域基層黨建工作特點,對創建工作提出不同要求,在農村地區結合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建設,在城市區域則突出社區治理元素,著力培樹一批特色鮮明、標準過硬、宜看能學的過硬典型。
三是示范帶動提升。按照“科學設計、高點定位”的原則,重點建設具有一定基礎的嘉祥街道、紙坊鎮、臥龍山街道、萬張街道示范片區,實現交通主干道、政德教育沿線并軌,促進全縣各鎮街黨建示范區整體提升。每鎮街至少打造一處宜看宜學的黨建示范區,作為鄉村組織振興示范點,示范帶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